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淡飲食很久,可是膽固醇還是沒降下來,怎樣吃才可以呢?

55歲的老孫體檢查出了高血脂,醫生告訴他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還是冠心病、心梗、腦梗的危險因素。老孫回家後告訴老伴,他以後不吃肉了,隻吃主食和青菜。如此過了三個多月,按老孫自己的話來講,他差不多和「兔子」吃的都一樣了。但複查時,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還是沒降,這是為什麼呢?

一、膽固醇的來源不僅僅是飲食

很多人認為血中的脂肪、膽固醇就是因為吃得太「油」了。所以只要不吃肉,膽固醇就可以降下去。但實際上,人體中的膽固醇只有20%是來源於食物,80%的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利用其他的營養物質合成的,而且當食物中的膽固醇供給減少時,自身合成的就會增多。也就是說,就算完全不吃肉,膽固醇水準也不會降低多少。

二、飲食中「清淡」的誤區

而老孫這樣的例子,華子平時也見的不少。很多人認為血脂高了,只要平時吃的清淡一些,就可以把膽固醇降下來。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確的方法,隻單純的追求「清淡」,反而不利於膽固醇的降低。在「清淡」飲食上,有這幾種誤區:

1、主食過多:當飲食中減少了魚、肉、蛋、奶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後,人就會感覺自己「不耐餓」了。於是很自然地就會增加米、面等主食的攝入量。而這些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類),非常利於人體吸收。結果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就在體內被轉化為了脂肪。

2、零食過多:雖然不吃肉,但很多人喜歡吃一些小零食。比如花生、瓜子、核桃等堅果中也富含脂肪,吃多了同樣會影響到血脂。

3、烹飪不當:純素食寡淡無味,有些人就在烹飪方法上動了心思。採用重油煎炸的方法,結果菜中的脂肪含量仍然不少。

三、純素食會影響脂質代謝

人體的脂質代謝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參與才可以保持正常代謝。在長期純素食的狀態下,人體的脂溶性維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就會攝入不足。尤其是高血脂的人,已經出現了脂質代謝異常的狀態,缺乏均衡營養更會使糖、脂代謝發生紊亂,最終表現的是血糖和血脂的升高 。

四、如何健康的飲食呢

這裡要申明一個概念,純素飲食不是健康飲食。高血脂的人應該以「少葷多素」為原則,而不是完全吃素,這樣才能科學的控制血脂代謝。

1、避免「壞」脂肪: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對人體來說是「壞」脂肪,會提高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準。所以平時要盡量少食用如動物脂肪、人造奶油、加工肉等食品。

2、選擇「好」脂肪:不飽和脂肪對人體更健康,是「好」脂肪。所以日常烹飪可以多選擇橄欖油、油菜籽油等含有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

3、避免高膽固醇:避免食用膽固醇、嘌呤等物質含量較高的動物內臟。避免飲用火鍋及熬煮時間過久的肉湯。

4、攝入優質蛋白:動物蛋白可以選擇不含脂肪的瘦肉、魚類和禽肉,植物性蛋白可以選擇豆製品。雞蛋中的蛋黃雖然膽固醇含量較高,但有研究證明,高血脂病人每天食用1個雞蛋並不會增加膽固醇水準。補充優質蛋白,可以減少主食攝入,更利於控制血脂。

5、主食首選粗糧:粗糧、燕麥、糙米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全面,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熱量卻更低。所以相對於精米、精面對人體健康更有益,主食可以優先選擇。

6、吃海魚:同禽類和畜類相比,海魚中含有的脂肪、膽固醇更低,而且深海魚中含有的ω-3脂肪酸,可以起到幫助人體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的作用。烹飪以蒸為宜,避免煎、炸。

7、水果和蔬菜:新鮮的水果與蔬菜含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多食有助於人體降低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不能僅依賴飲食控制,配合適量的運動效果會更明顯。但人體的膽固醇水準與年齡、吸煙、遺傳、疾病、長期應用某些藥物都有關係,所以通過三個月以上的飲食控制和運動,仍然不能使血脂達標者,建議請醫生診治,開始藥物治療。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聯繫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