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斷直連”大限在即 倒逼支付行業求新求變生態嬗變

  ⊙魏倩 ○編輯 陳羽

  “斷直連”大限在即,支付行業再起波瀾。昨日,針對支付寶、微信接入中國銀聯的傳聞,三方均未作出明確回應。僅銀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會積極推動產業相關機構加快市場規範行動,將各項監管政策落實到位。

  自去年以來,央行連發數文,鐵腕整治支付行業,包括“斷直連”、提高備付金交存比例等。在分析人士看來,在整改規範政策引導之下,支付行業基礎生態已發生變化,行業也到了一個全新的時間節點。無論是從業務還是資本層面都傳出新動向。

  行業生態嬗變

  在央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中,非金機構與商業銀行之間“斷直連”已成為監管任務的重中之重。去年以來,央行先後下發數個檔案並進行現場檢查,意圖全面整治支付行業,保證合理競爭,支持金融創新,同時堵漏洞,杜絕亂象。比如,支付機構要向央行交存客戶備付金、打擊聚合支付、清理“二清”現象、二維碼支付限額等,同時還要終結延續多年的支付機構與銀行直連問題,並設定“斷直連”時間大限。

  其中,引發支付界巨震的主要是備付金交存和“斷直連”。過去支付機構手握大量客戶備付金,不僅可用作與銀行談判費率的籌碼,還出現了挪用佔用等亂象。如今,支付機構不僅要向央行交存,且比例最高上調至50%左右。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月末非金融機構存款達2202.35億元,環比增加約78%。

  “斷直連”方面,按照最新的《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296號文),銀行、支付機構要在4月1日完成“斷直連”,接入合法清算平台,即銀聯和央行主導的網聯平台。

  “這是必須要做的。從政策嚴厲度看,第三方支付機構再按照過去的經營模式,在灰色地帶加速拓展業務已不太可能,從監管空白處套利的口子將越來越小。”易觀支付機構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說,導向就是要讓支付機構回歸小額支付的角色定位。

  據了解,目前支付機構正在按照一定節奏接入合法清算平台。從目前的公開資訊看,銀聯已和全國200家銀行完成互聯互通。此外,還與包括10余家主要支付機構在內的上百家成員機構達成合作共識,其中70余家機構已經完成平台對接或正在開展對接工作。

  在網聯方面,據央行3月5日公布的《2017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共有248家商業銀行和65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平台。

  資本運作起航

  支付行業經過近十年發展,不僅形成一個數額龐大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且競爭激烈、兩極分化。上述種種舉措,都說明支付行業已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從業務到資本層面更是動作頻頻。

  上述支付寶、微信接入銀聯的傳聞,引起了支付界高度關注。因為這兩家支付機構在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超過90%,若接入銀聯,意味著什麽不言自明。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說,去年央行頒布的一系列整改規範政策,使支付機構的運營模式發生了變化,影響到整個行業,市場競爭格局也趨於穩定,走向規範化經營。

  在王蓬博看來,監管政策對行業的影響早已開始。他的判斷是,一些支付機構在垂直領域已經形成優勢,客戶很難被撬走,市場格局將趨於更穩定,競爭將向場景滲透,同時向管道下沉。上證報此前曾報導,自去年開始,支付寶、銀聯等支付機構就在交通出行場景進行拓展,如地鐵、公交等領域。

  而今年一個大的新動向是,支付機構正在尋求融資壯大自身實力,目前資本運作已有實際案例。

  日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已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漫道金融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寶付網絡)正在衝刺A股。銀聯商務正在進行Pre-IPO階段的融資,估值達230億元。

  從招股書資訊來看,這些支付機構在流量、用戶、數據等方面已形成優勢,且都實現盈利。融資主要用於增加資本金、研發、收購、建立直銷管道等。實際上,細究融資用途,可以窺見上述監管政策的影響。

  據薛洪言分析,在行業競爭趨於穩定、經營走向規範時,選擇進入資本市場也更適合,是一個視窗期。當然,也不排除這些支付機構早期都是創業性機構,如今背後的投資者有退出的訴求。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