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肝病更複雜,肝功異常要早診

編者按

「維護肝臟,增進健康」,是今年第19個全國愛肝日的宣傳主題。兒童雖小卻也不乏肝病患者,兒童肝病比成人更加複雜多樣,且由於大多數肝病起病隱匿,不易發覺,有些孩子發現患病時已發生嚴重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嚴重危害孩子健康。兒童肝病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青少年肝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張敏提醒,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常常沒有特異性癥狀,當一部分兒童因查體發現肝功異常時,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找專業的兒童肝病醫生系統診治,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早獲益。

在剛剛過去的第19個全國愛肝日,「維護肝臟,增進健康」是今年的宣傳主題,兒童肝臟健康走入了我們視線。保護肝臟,增進健康,要從孩子抓起。兒童應該怎麼維護肝臟健康?記者就此採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青少年肝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張敏。

兒童肝功異常,無癥狀也要早檢查

作為兒童肝病專家,張敏平時常遇到相當一部分患兒因為查體發現肝功異常來就診,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任何癥狀。家長帶孩子看病時難免會有疑問:孩子肝功異常問題大嗎?是不是把轉氨酶降下去就沒事了?

張敏表示,首先,家長及時帶孩子來看病的做法是很對的,因為沒有癥狀不等於沒有病。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常常沒有特異性癥狀,僅表現為輕度乏力、食慾差,直到肝功完全失代償才會出現明顯黃疸、出血、腹水甚至昏迷。所以肝功異常的孩子讓醫生評估一下肝損害程度非常必要,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判斷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檢查治療。

其次,家長要端正態度對待肝功轉氨酶升高。轉氨酶升高提示肝細胞有炎症,而查找引起肝細胞炎症的原因非常重要,只有弄清了原因,孩子才能得到合理正確的診治。而目前相當一部分家長的關注點只在轉氨酶上,要求醫生把轉氨酶降到正常就可以了,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轉氨酶升高探明「真兇」很重要

孩子轉氨酶升高都可能警示什麼問題呢?張敏介紹,一般在確診過程中醫生第一步要篩查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感染都可以引起肝功異常。

如果第一步檢查沒有發現肝炎病毒感染,第二步需要篩查的是各種非病毒性肝病。張敏說,近年通過接觸的臨床病例和科室數據分析,以藥物性肝損傷、肝豆狀核變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最多見。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性肝損害的診斷需要排除其他病因,自身免疫性肝炎評分診斷需要肝穿活檢,有時藥物性肝損害可以伴發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病,如果第二步檢查還不能確定「真兇」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第三步肝穿活檢。這是一個有創檢查,很多家長不願接受。其實這只是一個簡單小檢查,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根本無須顧慮。而且肝臟病理常常是某些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不僅能夠明確診斷,還能提示病變的嚴重程度,對某些藥物性肝損害的「肇事藥物」也能有所提示。此外,一些少見的遺傳代謝病也可直接通過病理確診,比如甘糖累積病、高雪氏病、Alagille綜合征、卟啉病、血色病等等,會有特徵性改變。至此,多數肝功異常的原因通過三步檢查都可以明確。

但有時也會遇到例外,張敏說,比如孩子情況不允許肝活檢或者肝活檢也不能明確診斷的少量疑難病例,還有臨床高度提示某些特殊疾病比如肌營養不良、尿素循環障礙等,這時就需要藉助基因和質譜技術的檢查,這些高科技手段可以幫助明確診斷一些罕見的遺傳代謝病。

兒童肝病早診斷早治療早獲益

張敏提醒,一旦發現孩子肝功異常,家長要認識到早明確診斷、早介入治療才能早獲益。以B肝為例,幼兒抗病毒治療的效果遠高於成人;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肝內銅代謝異常的遺傳代謝病,早期開始規範排銅治療可以避免神經系統損傷和嚴重肝病;甘糖累積病確診後口服生玉米澱粉可以起到很好效果;一些遺傳代謝病如酪氨酸血症、高苯丙酮尿症等都有相應的飲食治療方法,能極大改善預後。

兒童雖小卻也不乏肝病患者,兒童肝病比成人更加複雜多樣,診斷更加需要專業團隊。由於大多數肝病起病隱匿,不易發覺,因此有些孩子發現患病時已發生嚴重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其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因此,在體檢時發現孩子肝功異常時,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請及時找專業的兒童肝病醫生系統診治,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獲益。

兒童肝病有哪些元兇和預警?

小兒肝病主要有4大病因

小兒肝病發病率很高,對兒童健康影響很大,且其發病原因特別多,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感染性小兒肝病。1.寄生蟲性小兒肝病:常見病原有溶組織阿米巴、弓形蟲、藍氏賈第鞭毛蟲、血吸蟲、華支睾吸蟲、瘧原蟲等。

2.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組嗜小兒肝病毒引起的以肝細胞病變為主的炎症。主要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

3.感染中毒性肝炎和細菌性肝膿腫:常見病原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埃希菌屬、沙門菌屬、志賀菌屬、結核桿菌、布氏桿菌等。

二、藥物性小兒肝病。藥物性小兒肝病可見於長期應用抗風濕的解熱鎮痛葯、抗結核葯、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環磷醯胺、紅霉素等藥物,均可引起肝臟損害。誤食毒蘑菇或農藥如磷化鋅等中毒亦可致小兒肝病。

三、先天性遺傳代謝性小兒肝病。遺傳代謝性小兒肝病是由於遺傳基因突變導致代謝物質合成和分解障礙而出現的一類疾病。目前能確診的已有4000餘種,主要表現肝臟形態結構和(或)功能上的病變,常伴有其他臟器的損害。

四、自身免疫性小兒肝病。國外資料顯示,自身免疫性小兒肝病在小兒肝病中約佔3.2%,平均年齡為8.5歲,女性患兒考慮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性大。其特徵為:①起病隱匿,往往難以發現;②慢性發展過程;③常常發展為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

小兒肝病警惕4大危險信號

1.小便呈濃茶色或淡黃豆油色。有時滲入土後還在地面上留有黃色痕跡,這是急性肝炎的早期警告,此時雖無肝腫大,但是若檢查轉氨酶已經有所升高。

2.大便變白。一向正常的小兒,在食慾減退的同時,大便不成形或有腹瀉,看上去呈消化不良狀,而且便色發白,這是肝內毛細膽管有膽汁淤積所致,是小兒肝炎不可忽視的早期癥狀之一。

3.關節疼痛。在不發熱的情況下,出現原因不明的關節疼痛,且關節內又無積液,這往往是肝炎免疫複合物所引起的,多見於乙型肝炎。

4.出現皮疹。在沒吃特殊食物和服用藥物的情況下突然身上出現皮疹而發癢,且藥物治療無效,這種現象與免疫複合物有關,是肝炎癥狀之一。 (禹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