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學茶館│什麼是國學(二)

那麼國學是怎麼從「國立學府」或是「公立之學」的最初意義轉變為現在意義上的國學呢?現在意義上的國學又是何時產生,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還要從國學向「私學」轉變開始講起。

官府的公學,從夏商周伊始,一直壟斷著中國古代的教育。

跟大部分人想像的不同,那一時期的教育已經完成了制度化,先進不先進拋開不談,但是各項規章制度都是有據可循的,而且當時還有嚴格的學籍制度,發給學生一塊「籍」,用以記載學生的情況。

那一時期並沒有專職的老師,所有的老師其實都是官吏,也可以叫做「學官」。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百姓連識字的機會都沒有。這種現象直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廣開私學才得到了改善。

禮崩樂壞,舊有的制度被打破,像孔子這樣的有才華的「士」階層開始廣泛流動。這些人一方面熱衷於政治,四處宣揚學說。另一方面也身體力行的參與國家的基礎改造工作,最主要的,就是通過辦學手段,推動教育,普及觀點。於是「私學」開始廣泛,漸漸打破了公學的壟斷,使得下層民眾接觸到了學問。

孔子究竟是不是最早的私學傳播者,我們無法考證,但是他確實是當時最成功的。無論是「有教無類」的教育情懷,還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亦或是「不憤不誹,不啟不發」的啟發式教育手法,在當時都大獲成功,深受各界學生的歡迎。

當然最受歡迎的,可能還是低廉的學費。

孔子講學的學費很低,叫做「束脩」,也就是十條肉干兒捆在一塊兒。民國時期鄉村還有私塾、書塾的時候,新生入塾還會舉行給先生獻束脩的禮儀——儘管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作用。

當然孔子的學費也不會是隻收束脩,有的時候可能也會收一些糧食布匹之類,但是絕不會高昂。也正因為如此,孔子身邊聚集了大量的門徒學生。其中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一說「受業身通七十七人」)。這七十多個賢人,應該都是屬於登堂入室,手中有學籍的孔子親授之徒,其中不乏有頭有臉的社會人物;而那三千弟子,出身就比較低微了,有的可能只是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的窮苦人。

但就是這三千人,是中國古代私人教育普及化最早受益的一批人,他們的存在,一方面奠定了孔子在教育界的功勛地位,同時也奠定了中國古代儒學發展的基礎。

到後來,民間私學盛行,學派眾多,直到戰國秦漢以來,國家政治思想開始統一,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了中國的主流思想和學問——從這一時期開始,國學已經不再是「國立學府」的意思了——因為國學或是公學,早已被私學打破了壟斷——這一時期的國學,它的意義開始嬗變為「國家推崇主張的學術」,換句話說,當時的國學,就是儒學。

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清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