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問教 | 追求先進教育的國際學校,也難逃應試升學率這個怪圈

伴隨財富的增加,我們的教育追求也越來越高,國際學校成為其中追逐的重點,近期不斷有人谘詢,我把過去的文章再整理供大家參考,本篇為其二。

在擇校時,如果家長堅持認為國際學校是不二之選,這時家長和孩子往往會困惑於讀哪種國際學校?到底應該看重什麽?

學校評價是複雜而且專業的問題,為了接地氣,我從老百姓角度談一點看法,當然,這中間肯定有一些理論不甚正確,本文僅供大家參考。

一、首先需要澄清一個概念,即什麽是國際學校,或者說國際學校的分類。

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學校,是指外國人子女學校,是由教育部嚴格審批的,目前全國有100余所,名單可以去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上查詢(www.jsj.edu.cn)。此類學校只能招收外籍人士,部分招收有國外綠卡的學生,不允許招收中國學生。當然,其課程也基本上是根據相關國家的教育體系與課程體系制定的,完全與中國教育不相關,如順義的英國人學校、亮馬橋的德國人學校等等。

我們目前討論較多的國際學校,其本質都是私立性質的中小學,即民辦學校。隨著出國熱興起,這些民辦學校紛紛打起國際學校的旗號,但這只是學校的市場定位而已;雖然開辦國際課程,卻並不是官方原來定義的國際學校,這是需要明確的。

此類學校雖然開設了國際課程,但根據我國的法規要求,也必須同時開設基本的歷史、政治等課程。不過在實踐中,一些學校陽奉陰違,實際沒有開設。

因為留學熱,加之國家停止對公辦學校國際部的審批,民辦國際學校最近兩年異常火爆。過去一些招生困難的私立學校,一旦改名為國際學校,便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頗有“草雞變鳳凰”的味道。

二、在高中階段,公辦高中國際部與國際學校的選擇上還是比較清晰的,大家最後看的都是升學率。

一所學校肯定不能以升學率來簡單評價,但社會或者說老百姓的評價,往往是功利的,核心還是升學率。因此,很多國際學校雖然經常講自己的各種先進理念,鄙視惟成績論,但最後用來吸引學生家長的,無一例外還是名校錄取率。

前兩天,我看了一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的網站,這所在國內國際學校圈如雷貫耳的學校,其網站首頁映入眼簾的還是學校驕人的升學榜。我們追求了半天的國際先進教育,最後還是回到了應試升學率這個怪圈。

北師大實驗中學國際部這個做法,如果在校本部可能是要受罰的,因為國家明令禁止中學發這種升學榜。但到了國際部,卻習以為常,也是頗為奇怪。因此,在一些人看來,國際學校無非是另外一種“應試”教育,應試的對象換成了美國、英國的大學而已。

無論正確與否,大家更喜歡按這種標準評價學校好壞,各地也都有一批耳熟能詳的名校,我就不再給他們做廣告了。此類學校多以公辦中學國際部為主,也包含了少數私立民辦國際學校。也就是說,按這種標準,到底是選擇普通國際學校還是公辦中學國際部,答案一清二楚。

其實有資格困惑的人不多。最近兩年,隨著低齡留學熱的興起,國家相關部門對公辦中學開辦國際部實行控制,公辦高中國際部尤其是著名中學國際部錄取分數迅速攀升。

2013年北京公辦中學國際部錄取分還比校本部低20-40分,但是2015年起,這個差距迅速縮小,開始拉齊,甚至反轉。比如北京四中、北師大附中實驗中學、十一學校等中學國際部的錄取分數現在已迅速超越校本部,尤其是2018年拿下三個哈佛錄取生的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

我原則上也支持選擇公辦中學國際部,但理由稍有不同。第一個原因就是同學因素。一般來講,公辦中學國際部利用公辦學校原來的品牌,聚集了比較好的生源。我們擇校,其本質還是在擇同學、擇家長,公辦中學國際部在這方面的優勢是很明顯的。而大量的普通國際學校,生源往往參差不齊,加之管理比較松懈,環境與氛圍並不理想,所謂近墨者黑。早年所謂的貴族學校一直發展不起來,有一個原因也在此。

第二,從功利一點的角度出發,公辦中學國際部的確名校概率更高。這些好的公辦學校國際部以及少數國際學校,經過長年累積,在國外著名高校那裡已經有了很好的聲譽,被這些海外名校打了標簽,在競爭中往往處於優勢地位,類似我們的重點中學名單一樣。比如師大實驗中學竟然在一年中有3個學生拿到哈佛的通知書,的確創造了大陸的歷史,非常罕見。除了學生本身的優秀,背後反映的還是大學對這類中學評價的信任。

選擇這類學校,首先需要的是成績,光有錢沒用,因此多數人沒有選擇的余地與困惑的資格。

但這裡想特別提醒的是,我們不能因此顛倒因果,過於迷信這類名校與老師有通天的本事,能把每一個學生都變成優秀生。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如此成就,首先還是生源本身優秀,很努力,很自律,學校更多的是充當了助力的角色,而不是決定性的角色。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不努力的棒槌,即便花錢進去了,最後多半還是個棒槌!不要以為自己花錢把孩子送進去,就等於離名校更近了。

三、小學初中階段國際學校的選擇,變得比較複雜。

高中階段學校選擇,有一個升學的結果可參考、驗證,因此家長不會太迷糊。但小學、初中就不同了,尤其是小學,基本很難有明確的升學尺子去評價,於是大家困惑更多了。

和高中階段不同,中小學多數“好”學校以私立為主,尤其是江浙滬廣東等地,部分私立學校幾乎就是當地最好的中小學,出現了國退民進的現象,讓人憂慮。成熟地區基本形成了所謂幾大名校的格局,不方便在這裡介紹,避免做廣告之嫌。這些年此類學校學費大幅上漲,讓我擔憂。

也有一些是掛了公辦名校“羊頭”的學校。這類學校可能不一定是好的,但應該也不是最爛的,主要原因還是品牌所帶來的基本生源優異。

但無論哪種,越是好學校,僅有錢還不夠,必須成績好,這是普遍現象,選擇余地也不大。我倒是想提醒家長及孩子們,可以關注一些新設的學校,尤其是一些定位獨特的專門學校,比如科技類專門學校,像華為與清華附中在東莞合辦的這類新學校,值得考慮。

對於小學階段,我個人原則上不讚同過度在意學校好壞,也就是說不用必須上國際學校。第一,作為一個中國人,未來面對全世界的競爭,你最大的競爭力還是來自你的“中國芯”。第二,讓孩子經歷一些所謂的不好恰恰是最好的成長:我們人生有多少是可以選擇的?讓孩子經歷他所應該經歷的一切,本身就是一種成長。第三,即便從成長與學習上來講,孩子學習的關鍵是中學,根本不是小學。蓋茨的小學是就近就讀的,所謂學區房,到了中學才轉至當地最好的一所私立中學。

四、哪種理念最先進?外教多少重要嗎?哪種證書有價值?

在所有學校的選擇上,我們經常會遇到理念、證書、教師、課程等方面的說辭,這裡分別談一下,課程比較複雜,下篇再說。

1、哪種理念更好?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國際學校經常提及的,其實在我看來,沒有絕對的先進與否,你喜歡認可就好。美國私立教育發達,各種奇奇怪怪觀念支撐下辦的學校多種多樣。關鍵是,講了一堆理念,到最後多數家長要的還是名校的結果。

我想提醒的是,教育理念的先進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其社會發展水準、社會保障制度以及文化等關聯的。比如近年來,我們非常流行談芬蘭教育,與國內教育相反,其特質之一就是極端的不功利,更為關照人的發展;但這一理念與做法的背後,是我們目前無法企及的發展水準與制度保障、文化支撐。

2016年芬蘭人均GDP排全球第17,我們只有74,從保障制度看,芬蘭更像共產主義。如果你生病了,恭喜你,你不僅不必為看病吃藥發愁,而且工資也會一分不少,直到你康復上班。在充分的保障制度下,在這個國度,自私一點,可以滿腦袋想的是我喜歡什麽,我想幹什麽;不自私,就可以去上班為社會做貢獻,上班與不上班在收入上區別不大,上班更像是為實現某種理想或價值。正因此,他們才會有如此先進甚至是“仙級”的教育理念與實踐,連美英也望塵莫及。

但對於我們,完全不同,上班更是謀生,而這一切觀念的轉化並非一夜之間就可以實現的。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中國家長與學生即便到了美國,英國,最後還是拚命上輔導班,拚命追名校。紐約8所最好的公立特殊高中類似中國,實行考試錄取制度,最後亞裔佔據50%,甚至60%,導致紐約市市長堅決要廢除考試錄取的方式。

2、外教多少重要嗎?

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國際學校或國際部時,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外教多少。很多國際學校都愛宣傳自己有很多外教,但因為種種原因,國內學校的外教水準參差不齊,甚至存在各種問題教師。大家捫心自問,最優秀的老師會去相對落後的國家教學嗎?個別有遠大理想的人會,但多數人肯定不會。說極端一點,中國國際學校的外教大多數是一般的,一些甚至很差。前些年媒體就揭露,有些外教就是街頭混混,甚至是罪犯。這些年教育部采取各種措施嚴控外教資格,原因也在此。

從另外一個功利的角度來看,最有實效的老師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老師,尤其是從國外回來的博士老師。這類老師非常適合國際學校的日常教學,目前也是國際學校最青睞的老師。我想提醒各位家長,絕大部分中教要比外教優秀,不要被外教迷了眼。

3、哪種證書有價值?

國際學校首先需要一個國內的基本資質,即私立學校或者說民辦學校的資質,這是基本要求。有一些學校號稱雙學籍,同時擁有國內外中小學的學籍與資質,其中的一個說法是“好申請國外大學”。嚴格講,這種說法不準確,無論如何你都是國際學生,不會因為你有美國中學的學籍,就被當成美國學生。

一般這類學校還會強調有國外的相關認證,比如美國的六大認證。這種認證更像政府部門給的牌照一樣,是基本質量認證,也不必放大。當然,這些資質證書多多益善,只是雙學籍的做法,細究起來,其實還有違法之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