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曝光!央行背景的百行征信接入機構部分名單

作者:第一消費金融

2019年6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個人征信機構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準》,核準了鄭先炳、許其捷、劉鵬鵬、易琮和胡正康等五人擔任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簡稱“百行征信”)的總裁、副總裁、董事任職資格。

2018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於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相關情況的公示》顯示,該公司擬任董監高人員名單和各擬任人員當時的身份為:董事長(兼總裁):朱煥啟,原匯達資產董事長;董事:許其捷(來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息科技部)、楊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三部主任)、奚波(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心辦公室主任)、酈永達(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信息部主管)、李臣(螞蟻金服首席法務官)、鄭浩劍(騰訊征信總經理)、邱寒(前海征信總經理)、唐凌(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合規總監)、陳向軍(銀之傑董事長兼華道征信董事長);監事:陳波(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毛振華(中誠信創辦人)、盛希泰(中智誠董事長)、谷國良(鵬元征信總經理)。從人員構成來看,除了8家征信公司各佔一席之外,其余6人均具有央行背景。

2018年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設立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核準了百行征信設立和董監高任職資格。2018年3月19日,百行征信在深圳注冊設立,注冊資本10億元。

此次百行征信人事變動,是該公司成立以來首次人事變動。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總裁變為鄭先炳。鄭先炳出生於1962年,時年已經57歲,曾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系任教,1993年調入招行後在招行多個平台歷練,最近一次是2019年1月銀保監會核準其任招行台北代表處首席代表。

2019年3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答記者問。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解答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時稱,中國的征信體系是“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政府這隻手是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負責,把百行征信定位為市場化的征信機構。實際上,從股權和人事席位來看,百行征信有濃厚的官方背景。也即是說,中國的個人征信市場,央行認可的平台是央行的征信中心和央行背景的百行征信,沒有遊離於央行之外的市場化征信機構獲得官方認可。百行征信此前的招聘宣傳中,提到該公司使命前兩條分別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建立覆蓋全社會征信系統的戰略部署;推動構建基於“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征信框架。

百行征信方面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1日,百行征信啟動個人信用報告、信息核實核驗和特別關注名單等三款產品上線驗證測試工作。截至目前,百行征信已與包括小貸公司、融資租賃、融資擔保、消費金融、P2P等在內的850余家、20類機構簽訂了業務合作和信息共享協議。

據第一消費金融不完全統計,共發現79家接入百行征信的機構名單。這79家機構中,有以螞蟻金服、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為代表的綜合金融科技巨頭,在貸款領域既有自營貸款也有助貸業務;有以捷信、中銀、招聯為代表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有美團、滴滴、中安信業旗下的持牌網絡小貸;有以微眾銀行、新網銀行、富民銀行為代表的民營銀行;有人人貸、小贏網金、桔子理財為代表的P2P平台;有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金融、一汽汽車金融為代表的持牌汽車金融公司;有微神馬之類的偏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等等。

從第一消費金融統計到的百信銀行的79家接入機構來看,P2P佔據43家,佔比超過幾乎一半。百信征信也因此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打造的征信系統區別開來。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統主要是收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數據,隻收錄非常少的小貸公司、P2P平台數據。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數據庫和百行征信的數據庫的數據,雖然有極少的交集,但是絕大部分不重合。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