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德國學者發現宮頸癌的早期預測指標的一種受體——GPER / GPR30

圖源於水印

一項刊登在雜誌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上題為「The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GPER/GPR30) may serv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醫院的科學家們發現,G蛋白偶聯的雌激素受體(GPER / GPR30)與早期宮頸癌的整體和無複發生存率有關,可以作為早期宮頸癌的預後標誌物

雌激素信號傳導通過各種受體和多種細胞內信號傳導途徑傳遞。已經證明雌激素受體α(ERα)介導的靶基因轉錄與人乳頭瘤病毒(HPV)誘導的宮頸癌致癌作用密切相關。到目前為止,非基因組雌激素信號在宮頸癌中的作用,例如由G蛋白偶聯的雌激素受體(GPER)傳播仍然是相當難以捉摸的。目前關於GPER在宮頸癌中的作用的知識很少,GPER尚未根據臨床病理參數或宮頸癌的預後進行調查。因此,目前的研究調查了GPER是否在宮頸癌組織中表達。此外,GPER與臨床病理學參數,宮頸癌發生的組織標誌物以及患者總體和無複發存活率相關。

在1993年至2002年期間,156名患者在手術期間收集了宮頸癌組織。對所有病例進行了GPER免疫染色,並與臨床病理學數據相關聯。超過一半的患者被診斷為晚期疾病(FIGO II-IV 93/156; 59.6%)。絕大多數患者出現中度或高度腫瘤(G2-3 140 / 152,92.1%)。在隨訪期間記錄了22例宮頸癌相關死亡(22 / 156,14.1%)。

在各種亞細胞染色模式中檢測到GPER。在129/156(82.7%)病例中,GPER在腫瘤細胞的細胞質中表達(GPERcyt)。在114/156(73.1%)病例中發現細胞膜上的GPER免疫陽性(GPERmem)。雖然在大多陣列織樣本中檢測到膜和細胞質染色(GPERcyt + GPERmem)的共同發生(101/156; 64.7%),但只有少數病例(14 / 156,9.0%)被歸類為不表達GPER所有。 GPERcyt與腫瘤分級呈正相關。檢測到GPER與p16和p53的統計學關聯。最後,GPERcyt的免疫陽性可預測早期宮頸癌的有利總體以及無複發存活(FIGO I)。

這項回顧性研究報告GPERcyt與早期宮頸癌的整體和無複發生存率有關。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該觀察結果是否具有臨床影響。有趣的是,激活GPER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雷洛昔芬,最近被證明可以預防小鼠宮頸癌複發。這種效應是否僅依賴於雷洛昔芬阻斷ERα還是可能與GPER的激活有關還有待確定。

宮頸癌組織中GPER陽性與臨床病理參數相關

宮頸癌組織中的GPER染色。

對作為FIGO I的患者的OS(a)和RFS(b)進行單變數分析。

對作為FIGO I的患者的OS的Cox回歸多變數分析

作為FIGO I的患者的RFS的Cox回歸多變數分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