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寒食節的由來:晉文公為紀念“割股啖君”的介子推

割股啖君 祭之寒食

“春風擺蕩禁花枝,寒食秋千滿地時”;

“芳草長時寒食天,紅牆低處見秋千”

正值寒食,暮春時節,氣象轉暖,樹木蔥綠,百花盛開,正是戲秋千的好時節!

寒食節一說是在清明前一日,一說是在前兩日,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因為在農歷冬至後一百零五日,也稱“百五節”,《荊楚歲時記》雲:“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這一節日的核心活動是禁火與吃寒食。因時間上與清明節接近,在後世的發展中受其影響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蕩秋千等風俗,並逐漸把它與清明節近趨等同。

天清明前一天,寒食節,顧名思義,就是不能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100萬年前,猿人就開始使用火。吃熟的食物更加容易吸收,也能有效減少疾病。刀耕火種,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金屬工具的製作、陶器的發明都離不開火。可以說,人類的每一個進步,都與火有關。

有關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因介子推之故,寒食節對於介休便有著特殊意義。

介休人原來在寒食節當天過一種極為重視的民俗活動叫“一百五”(也稱“百五節”)。當地人解釋,因這個節日時間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故稱“百五”“百五日”或“百五節”,意即“百無禁許”,這一天行事無所禁忌,可做諸多平時不能之事。其原因,按當地人的說法是,時值春天,代表著新希望、新開始,便可脫冬衣換春裝、花草搬出院子等,百無禁忌。凡涉及破土動土之事,如建房、鋸樹、移木等,都須在這一天完成,或者至少應有一個啟動儀式,否則當年運程不佳。

過節也能過出巔峰來

不信?

你能隨隨便便過個節

弄出個天下第三行書來嘛?

有人,能。

937年前的今天,蘇軾隨便過了個寒食節。

其實,說隨便簡直太冠冕堂皇了。那哪裡是隨便,簡直是淒慘。

“灶下沒火,灶上沒吃的……”

“沒完沒了的雨,從頭到腳的冷……”

“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不如裝死算了……”

這樣的日子,蘇軾已經過了三年。

他說: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頭已白。

又說: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他把這些憤懣,這兩首詩,在次年書寫成卷(也可能是元豐七年離開黃州以後)。這便是《寒食帖》。它的排名,是天下第三行書,排在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半仙之戲——秋千

寒食節現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它的到來也增添了清明節的神秘感。而我們的寒食節除了帶來神秘,還帶來了不一樣的遊藝活動——秋千。

從唐宋許多詩詞中可以看出,秋千是寒食節的主要娛樂活動,不戲秋千反而成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寫道:“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千。”因此惋惜感歎“今歲清明行已晚”,只好期待“明年寒食更相陪”。

韓愈《寒食直歸遇雨》寫因為寒食遇雨,“不見紅毯上,那論彩索飛”,很感掃興。朱敦儒《清平樂》詞寫得更有趣味:“春寒雨妥,花萼紅難破。繡線金針慵不作,要見秋千無那。西鄰姊妹丁寧,尋芳更約清明。畫個丙丁帖子,前階後院求晴。

”清明了,可春寒更兼多雨,該是秋千踏青的季節,針線活再也乾不下去了。都約好了與姐妹們一起戲秋千、尋芳的,可風雨不停,怎麽辦?急中生智,趕緊畫個丙丁帖子,在院子裡祈禱天晴。這急迫的心情,虔誠而有趣的祈禱讓人忍俊不禁。

關於秋千的起源,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曾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認為秋千的起源與古人的特殊生活環境和經驗有關:“在古代山野間行獵,揪藤條騰越是常有的,似是古代秋千淵源之一。”

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為了謀生,在上樹采摘野果或山野間狩獵的過程中,經常會抓住一些粗壯的野藤,把自身蕩起來以便於上樹或跨越溝澗,這就是秋千最原始的雛形。有文字記載的秋千為山戎所創,《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秋千為寒食節日遊戲之一。

書中引《古今藝術圖》雲:“秋千,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者。”山戎也叫北戎,是春秋時期一個居住在北方一帶的少數民族,以遊牧為主,位於今河北東部,與齊、鄭、燕等國境界相接。山戎人大都勇猛強悍,善於攀登,秋千是山戎軍隊訓練攀躍山崖、溪流能力的訓練器械,當時這個民族中流行蕩秋千,主要是為了鍛煉人輕捷的能力,是一種習武性質的活動。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為救燕國,發兵進伐山戎,齊桓公征伐山戎,將蕩秋千運動帶回中原地區,並逐漸演變成為漢民族中普遍流行的遊戲活動。

另一說,秋千一詞源於漢代。為漢武帝時宮中祝壽之辭。唐人高無際在《漢武帝後庭秋千賦》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漢武帝祈千秋之壽,故后宮多秋千之樂。”宮中之人以“千秋”作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為了避諱,民間則將“千秋”倒讀為“秋千”。秋千原為漢朝宮中後庭之戲,由於秋千遊戲符合古人的生活情趣,逐漸融入民俗節日之中。

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再現了一幅在林花絢爛的寒食時節,美麗的女子蕩起高高的秋千,“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衣袂隨風飄蕩的歡愉景象。

宋代秋千遊戲的玩法,更加新奇精妙。在東京(開封)出現了所謂“水秋千”。就是在兩艘大船上,豎起高高的秋千架,蕩秋千的人,在幾個來回飄蕩之後,等到與秋千架頂端齊平時,脫手飛出,縱身入水。這樣的秋千遊戲,驚險刺激,有很強的觀賞效果。元明以後,秋千遊戲成為城鄉春天的風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