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女性「宮寒」,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宮寒顧名思義是「子宮寒冷」的簡稱。在中醫學的文獻記載和正式的教科書及相關的中醫婦科專著中並無此詞條。但是「宮寒」已經成為深入人心的熱詞,也通常會被廣泛地運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多數不孕婦女都從不同的途徑對這個詞有深切的感受和認識,我在門診也經常會有病人問「我是不是宮寒?」。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這個辭彙的含義。

1、你了解「宮寒」嗎?


「宮」是指什麼?

「宮」是指中醫學「五臟六腑」裡「六腑」的「胞宮」,它不單是指西醫解剖學裡的「子宮」,而是泛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功能。這樣解釋「宮寒」的「宮」,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宮寒的含義和所指的疾病。

「宮寒」是指什麼?

「寒」在中醫中首先是一個常見的致病原因,即貪涼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襲、貪食寒涼食物等都可招致外來之「寒」侵入人體,停滯在人體的經脈、臟腑中,當然也包括胞宮,這種寒多為「實寒」。另一方面,「寒」在中醫中還指病理產物之「寒」積聚在人體經脈臟腑中,這種病理產物的寒可由人體內的陽氣不足,比如脾腎陽虛,無法正常運化水濕而使寒涼之氣停滯在人體經脈臟腑中,這種寒多為「虛寒」。所以,廣義的「宮寒」,即由於外來之寒邪或者是人體脾腎陽虛所生之內寒停滯在女性胞宮,使胞宮的功能受損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

為什麼會宮寒?

上面提到的「寒」有外界寒氣侵襲而致的「實寒」,也有體內陽氣不足所致的「虛寒」之分。一般而言可因早產等原因使女性先天脾腎陽虛,或者因多次孕墮或生產損傷女性脾腎陽氣,陽氣不足,不能很好地運化體內的水濕之氣,故而內寒積聚;也可因如貪涼涉水、長期居處寒涼之處、經期吹冷氣機,貪食寒涼食品或直接在寒冬臘月遭受寒邪侵襲等,外來寒邪凝聚胞宮而發病。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發生,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錯後、月經量少、閉經、痛經、陰道炎、流產、產後腹痛、產後惡露不絕、不孕等。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寒」只是上述疾病中的其中一種病因,並不是說一出現上述疾病就是「宮寒」導致的。

宮寒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因不同發病原因和不同的發病階段,宮寒可在女性的經、帶、胎、產、雜病等各方面有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如表現為月經病的有:月經量少、周期錯後、閉經、經期浮腫、經期腹瀉、痛經;表現為帶下病的有:白帶異常,如陰道炎,反覆發作的念珠菌感染等;表現為妊娠病的有: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宮外孕等;表現為產後病的有:產後惡露淋漓不盡、產後腹痛、產後缺乳等;表現在婦科雜病的有: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等等。

中醫判斷寒氣的其他全身表現還可有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怕冷、手足發涼、腰酸腰涼、性慾淡漠、大便稀溏,舌質黯淡,苔白,脈沉濡等。要知道,一個中醫生要診斷宮寒,是需要結合臨床癥狀、舌脈等綜合情況來確診,並不是說手摸到肚子皮膚溫度較涼就是宮寒哦。

2、宮寒的檢查和診斷

中醫是如何檢查宮寒的?

因為這是中醫的術語,所以現代醫學檢查未必會出現異常,一般可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進行檢查確定。

望:面色晄白或青白,形體略胖、舌質黯淡、舌苔白;

聞:白帶清稀無味,月經色黯淡無異味;

問:月經不調、流產、惡露不絕、不孕、各種婦科疼痛,全身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怕冷、手足發涼、腰酸腰涼、性慾淡漠、大便稀溏等;

切:脈象:脈沉濡。

中醫是如何診斷宮寒的?

根據望聞問切收集資料可確診。

3、宮寒的鑒別診斷

需注意將實寒和虛寒進行鑒別。在臨床上,虛寒與實寒都屬寒證,但由於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均有區別,因而在治療上,特別是在用藥上也有區別。虛寒,是指體內陽氣不足,寒從內生,即「陽虛則外寒」之意。是由於機體陽氣不足,溫煦生化能力減弱,機體不得溫暖,而出現寒證的癥狀,屬陽虛證的範圍。而實寒是指外感陰寒之邪,使體內陰寒過盛,損傷陽氣,出現寒的表現。陰寒偏盛,陰盛則寒,即「陰盛則內寒」之意。

如果有疼痛癥狀,則會有得溫熱後疼痛減輕的共同特點,但也有不同:實寒為劇烈疼痛拒按;虛寒為隱隱作痛喜揉喜按。實寒是寒氣侵犯人體之實證,可見到手足冰冷,面色蒼白,口淡無味。虛寒則兼有各臟腑功能的衰退虛症,常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胃口不開,大便溏泄,月經量少等症。

4、宮寒的治療和預後

中醫是如何治療宮寒的?

實寒的病理機制是寒邪凝滯於胞宮,使氣血流通不暢,因此治療為溫化寒濕之氣,服用溫經湯、桂枝茯苓丸等;虛寒的病理機制是脾腎陽虛,虛寒內生,氣血流通不暢,治療可溫補脾腎,服用艾附暖宮丸、金匱腎氣丸等。

宮寒如何做好預後?

宮寒無論是實寒還是虛寒引起婦產科經孕產乳等疾病,如果不積極治療或者調整改善,對女性的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還會影響女性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

5、宮寒的預防

預防宮寒有哪些食療方?

因宮寒部分原因是貪食寒涼之品所致,也可通過飲食進行調理。一方面,如多食用溫經暖宮的食物,如紅肉(牛肉、羊肉等)、核桃、大棗、花生、艾葉、生薑、紅糖等;性寒食物少吃,如芥菜、綠豆、苦瓜等。湯方:紅參茯苓白朮燉牛展;黑芝麻核桃燉羊腰。因此長期素食的朋友也容易出現「宮寒」的情況。要提醒大家一下,食療也涉及到一些藥材的使用,而且即使都屬於「宮寒」,每個人個體之間還是會有差異,而且在不同的生理病理階段也會有差異,所以食療也應該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的。

如何通過生活方式的改善預防宮寒?

1)注意保暖,注意給小腹、腰部和雙腳保暖。不穿露臍裝、春夏之交不要過早暴露雙腿、過早穿短裙,以防寒從腳下生。

2)經期、產後、哺乳期要注意避免過多接觸寒涼,如經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臥濕盛之處。

3)中醫有「動則生陽」之說,即運動可以改善體質,增加陽氣,每天半小時的散步,能有效改善身體的氣血循環。平日可用熱水燙腳,可以配合我們針對各種體質的患者制定出來的藥包來泡腳或者熏蒸,刺激足底及小腿的經絡和穴位,也可以改善宮寒狀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