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弘康人壽2月原保費佔比僅8.97% 現擬新引三股東入局

  近日,弘康人壽發布增資公告,擬新引入三股東。藍鯨財經發現,弘康人壽去年規模保費同比縮水61.56%,究其原因或與投連險業務銳減超八成有所關聯。而今年,該公司或重有“加碼”投連險之勢,縱觀壽險公司今年2月保費數據,弘康人壽原保險保費佔規模保費比重僅為8.97%,為行業最低值。

弘康人壽去年規模保費同比下滑61.56%,現擬新引三股東入局

  弘康人壽去年規模保費同比下滑61.56%,現擬新引三股東入局

  本周五,弘康人壽公告稱擬變更注冊資本,並經2018年股東大會第一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增加注冊資本金的議案。藍鯨財經發現,弘康人壽現有的七家股東並未參與此次增資,擬新引入武漢漢口北商貿市場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口北商)、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大健康)、南京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寶科技)三家公司為新股東。

  其中,漢口北商擬認購5500萬股,佔增資後股比4.81%;美年大健康認購5440萬股,佔比4.76%;南京三寶認購3400萬股,佔比2.97%,七家老股東由於未參與增資事項,股本均有一定程度的稀釋。此外,根據三寶科技的公告顯示,擬以每股人民幣1.85元的價格認購弘康人壽股份,認購金額不超6290萬元。綜合來看,弘康人壽共計增發14340萬股,增發完成後,其注冊資本將由目前的10億元提高至11.434億元。

  據悉,三寶科技為香港聯交所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是為智能交通、海關物流應用領域提供基於影片識別及射頻識別技術解決方案。對於認購事項,三寶科技表示“重點在於關注弘康人壽整體資產的獲利能力價值”,同時表示認購事項對自身具有策略及財務意義;美年大健康是一家以健康體檢為核心,同時包括健康谘詢、健康評估等專業體檢和醫療服務集團,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個人健康大數據平台,於2015年登陸深市中小板;漢口北商則專注於市場投資於開發及資產管理。

  雖擬新引股東“入局”,在充裕注冊資本金的同時發揮雙方優勢,但回顧來看,弘康人壽去年業務表現並不樂觀,規模保費從2016年的428.74億元銳減為2017年度的164.81億元,同比縮水超六成,而下跌的背後,或是弘康人壽業務調整的“陣痛”。

原保險業務曾遭“擠壓”,投連險業務一度為弘康人壽保費”支柱“

  原保險業務曾遭“擠壓”,投連險業務一度為弘康人壽保費”支柱“

  回顧來看,2012年7月弘康人壽成立,四年後其一舉實現規模保費收入排名壽險行業前20強的“佳績”,其中,投連險業務“功勞頗大”。根據監管層披露數據顯示,2016年弘康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11.18億元,萬能險保費收入17.43億元,而投連險保費收入“體量龐大”,高達400.13億元,佔規模保費總比的93%。

  歷史數據顯示,成立初期,弘康人壽保費規模相對較小,保費收入主要集中在原保險保費上,2013年、2014年原保險保費佔規模保費比重約在七成左右,投連險保費收入雖然所有上漲,但佔比相對較低。

  2015年開始,弘康人壽進入業務快速發展期,規模保費從2014年全年的32.53億元“飛躍”至2015年的226.92億元,同比上漲597.57%,而這也主要來源於投連險保費收入“激增”的效果。從2014年的4.13億元,到2015年的198.24億元,弘康人壽投連險業務保費收入共計增長47倍,萬能險及投連險等中短期存續業務收入佔全年保費收入的90%以上。

  結合歷年淨利潤來看,說弘康人壽靠投連險“發家”或也並不為過。隨著投連險佔比不斷上升,弘康人壽淨利潤也“水漲船高”,從2013年的94.38萬元一路飆升至2016年的3854.47萬元,共計上漲40.84倍。在回歸保障的趨勢下,2017年弘康人壽業務結構有所調整,投連險業務佔比從2016年的93%銳減為43%,淨利潤同比上漲72.64%。

  由於萬能險、投連險等中短期存續業務的過快發展,潛藏了較大的風險隱患,監管層從2016年開始加嚴監管,去年5月,保監會更是頒布《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從源頭加緊治理,在此大勢之下,弘康人壽去年業務結構已有調整。

弘康人壽或重新“加碼”投連險,2月單月原保險保費佔比僅8.97%

  弘康人壽或重新“加碼”投連險,2月單月原保險保費佔比僅8.97%

  值得關注的是,規模保費的下跌或為今年前兩月弘康人壽重新“加碼”投連險埋下了伏筆。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757.11億元,同比下滑24.31%,規模保費方面,32家壽險公司規模保險出現同比下行。從保費結構來看,86家壽險公司中有6家2月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佔規模保費比不足5成,其中,弘康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佔比僅為8.97%,為壽險公司最低值。為何弘康人壽原保險保費佔比不到規模保費的十分之一,究其原因,或為弘康人壽重新“押寶”投連險業務。

  在最新披露的2月保費數據中,弘康人壽2月單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2.66億元,其中,原保險保費收入1.14億元,環比大幅“縮水”近九成,同比下滑過半,但其投連險保費收入卻達到11.52億元,環比上漲28.56%,同比漲幅更是高達316.31%。值得一提的是,投連險保費收入佔弘康人壽2月單月規模保費的比重高達91.03%。

  從行業數據來看,弘康人壽投連險業務或也“獨佔鼇頭”。2月單月,壽險公司實現投連險保費收入64.04億元,弘康人壽獨佔17.99%,較1月佔比10.31%有所上升。而在1月,弘康人壽投連險業務同比上漲31.07%,環比漲幅則達387.71%,綜合來看,弘康人壽今年前二月投連險同比、環比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據悉,投資連結型保險是指包含保險保障功能並至少在一個投資账戶擁有一定資產價值的人壽保險,其投資方向包括證券市場、貨幣市場等,同資本市場關係密切。通常不設定最低保證利率,投資收益可以在账戶價格波動中反映出來,若具體投資账戶運作不佳或隨市場波動,投入該投資账戶的投資收益可能會出現負數。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對藍鯨財經分析稱“投連險保險保障功能較低且短期退保損失較大,並且投資帳戶不保底,可能虧損。”

  “投連險是一個單獨账戶,它的盈利或虧損是直接跟投保人账戶直接掛鉤的,保險公司隻收取託管費,當然存在退保方面的風險,包括銷售誤導”,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緖瑾指出,“對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來說,當然是存在投資風險的,資本市場具有不穩定性,投資盈利狀況不確定,沒有最低投資回報限制,購買的話還是要比較謹慎。”

弘康人壽去年頻收“罰單”,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回爐重造”

  弘康人壽去年頻收“罰單”,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回爐重造”

  除了此前投連險業務佔比水準較高之外,弘康人壽去年也曾多次受到監管層處罰。去年7月,弘康人壽因以“不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實際履行高級管理人員職責”、“未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被保監會下發行政處罰書。

  9月弘康人壽再收“罰單”,監管函顯示,在弘康人壽報送的2017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其子公司江蘇安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持有的安科科技大廈由固定資產調整為投資性房地產,並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對此,監管層表示,“該項資產公允價值計量不符合償二代監管規則和會計準則規定,評估增值依據不足”。並要求弘康人壽重新編報2017年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同時強化內部償付能力管理。

  藍鯨財經對比“回爐重造”後的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發現,更新後的弘康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由原有的180%下降為131%,核心償付能力溢額由原有的7.16億元下降為2.63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原有的180%下降為131%,綜合償付能力溢額由原有的7.16億元下降為2.63億元。根據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2季度風險評級為C級,而當期僅有弘康人壽、新光海航、中法人壽、誠泰財險、浙商財險五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

  進入2017年3季度,弘康人壽風險評級由C轉B,核心償付能力、綜合償付能力上升為139.93%,環比上漲8.93個百分點,但上漲趨勢並未得到維持。4季度,弘康人壽核心償付能力、綜合償付能力雙雙下滑至123.84%,環比下跌16.09個百分點。

  而在10月份,弘康人壽更是遭到監管層連連問責,據悉,原保監會此前曾對弘康人壽進行公司治理現場評估,發現其在“三會一層”運作、內部控制、關聯交易三方面共計8項違規問題。具體來看,包括公司章程內容不規範、董事會運作不規範、監事會運作不規範、風險管理不規範、薪酬管理制度缺失、發展規劃管理不合規、關聯方管理不規範、關聯交易管理不規範。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