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第ー死因竟是它!補一物,降90%風險!

什麼是中國人第一死因?

中風!

醫學上叫「卒中」

中國人中風的年齡平均是66 歲

且不分性別,具有突發性!

而且——

中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卒中

每21 秒就有一人死於卒中

最讓人遺憾的是,九成中風的風險因素其實是完全可以調節避免的!

哪些是風險因素?

行為因素:如不健康的飲食、吸煙、缺乏鍛煉等。

代謝因素:如空腹血糖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肥胖等。

環境因素:如空氣汙染,鉛暴露等。

在這些因素中,行為因素是所佔比重最多,但是行為因素也恰好是我們最好控制的,也就是說,做好飲食和日常習慣這兩方面就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四個動作防中風,百試百靈

【搖頭晃腦防中風】

平坐,放鬆頸部肌肉,頭部前後左右旋轉30~50次,速度不宜過快,每天早晚各做三次,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效預防中風。低血壓患者可以平臥做。

【按摩頸部少中風】

雙手摩擦發熱後,在頸部左右兩側按摩,速度要快,皮膚髮熱發紅為準則。這樣能使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恢復頸部血管彈性,減少膽固醇沉積,促進大腦供血,降低中風的風險。

【聳肩防腦梗塞】

每天空閑時做雙肩上提、下沉的動作,放鬆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促使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舒筋活血,每次要做足至少四分鐘。

【空抓手防腦溢血】

有時間就做空抓手吧,每次各做400至800 次。臨床研究證實,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容破裂出血,因此應多活動左手來預防。

補一物中風風險降低

行為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飲食!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飲食習慣健康,就能大大降低中風的危險。

【喝水加綠茶】

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壁變薄變脆,這是導致中風的病理因素之一。而綠茶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鞣酸等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因此,平時補水時最好多飲用一些綠茶,能夠有效降低中風風險,還有助於抗癌。

【炒菜加番茄】

國際知名雜誌《神經學》曾大力推薦番茄,研究發現,番茄以及番茄製品能夠幫助降低中風風險,中風者血液中番茄紅素濃度最低。因此,多吃一些番茄,對於預防中風有一定效果。

但是我們不推薦用番茄醬代替番茄,因為番茄醬中的番茄紅素和維生素含量很少,而且添加了更多的鹽和糖,對老年人十分不友好。

【吃魚,中風率降52%】

魚肉是所有肉類最健康的了,英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與每月吃魚不到一次的人相比:

每周吃魚超過五次的人中風率降低52%;

每周吃魚二至四次者中風發病率減少27%;

每周吃一次者減少 22%。

原因是魚類中含有Ω-3脂肪酸,能減少血小板的粘性,防止血液凝固,可以降低中風的危險。

【吃全穀物,中風率降25%】

吃粗糧是近年來的流行趨勢,英國阿伯丁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三份全穀食品後,人們的血壓會下降,收縮壓下降明顯,可使患心臟病和中風的概率分別降低至少15%和25%。

【吃點橄欖油,中風降41%】

發表在歐洲《神經病學期刊》上的研究結論顯示,如果人們在烹飪或做涼拌菜時經常使用橄欖油,他們會比那些從來不吃橄欖油的人患中風的可能性低 41%。

橄欖油很貴,但是營養好太多。橄欖油的吃法最好的涼拌,比如拌冷盤的時候加點兒,或者把青菜水煮後加點橄欖油拌一下,味道也不錯的~

【每天吃雞蛋,中風率降12%】

《美國營養學院學報》曾發表過一項研究,每天吃一個雞蛋,可以將中風的風險降低約12%!美國流行病學數據研究所研究人員對1982年至2015年的多項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同時觀察了不同食物對人的心臟和血管狀態影響。

結果顯示:每天吃一個雞蛋,中風風險平均降低約 12%;其中男性中風風險下降 15%;女性中風風險下降 8%!

【記得補葉酸】

葉酸可不僅是孕婦需要,之所以國人的腦中風發生率比歐美人高3~5倍是與 「葉酸」的缺失分不開的。據不完全統計,每五個國人裡就有一人缺乏葉酸,這些缺少者也正是腦中風的高發人群!

葉酸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預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補充葉酸可有效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水果蔬菜也降低中風風險】

美國心臟病學會《中風》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

每天食用二百克水果(大約兩個蘋果),可將中風風險減低32%;

同時如果每天食用200克蔬菜,中風風險可降低11%。

多吃果蔬有助於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血壓、體重、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最終都能降低中風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