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哪些藥物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一文總結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用藥遵醫囑,合理且安全!

文|靳彥明

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前兩天,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一篇《「代餐減肥」「青汁排毒」,這些傷肝行為千萬要遠離!》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有很多人建議界哥把那些能夠引起肝損傷的保健品和減肥藥產品披露出來,好讓大家不再受傷害,在這裡說一句,市場上的保健品和減肥藥琳琅滿目,良莠不齊,界哥實在不能越俎代庖一一點名批評。

因此,這篇文章會詳細說明哪些藥物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DILI),大家在購買或服用某些產品時,需要警惕其藥物成分,避免造成身體傷害。

一、抗生素類

1.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引起藥物性肝損傷並不常見,主要由免疫變態反應引起。病理改變為膽汁淤積和門脈區炎症細胞浸潤,常伴有大量嗜酸粒細胞浸潤。預後良好。

2.四環素類:典型特點為微泡型脂肪變性伴急性肝功能衰竭。發病機制為肝臟脂肪轉運和線粒體脂肪酸氧化障礙。

二、抗結核藥物

1.異煙肼:治療3個月時出現可逆性轉氨酶升高,隨治療繼續可恢復。藥物性肝炎表現類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大部分停葯後可迅速恢復。

2.利福平:肝損傷發生率相對低,程度輕,聯合異煙肼後發生率由1.1%上升至2.5%,主要與誘導細胞色素P450有關。

3.吡嗪醯胺:引起劑量依賴性肝損傷,多引起急性肝炎,也可發生肝衰竭及肉芽腫性肝炎。

三、心血管系統用藥

胺碘酮:

  • 25%應用患者轉氨酶升高1至5倍,0.6%出現明顯肝臟疾病。病理為脂肪性肝炎表現,15%至50%出現小結節性肝硬化。

  • 進展性肝損傷患者,即使停用胺碘酮,肝損傷也呈進行性變化,死亡率高。


  • 可誘導產生慢性肝臟疾病,發病遲緩隱匿,可能發生肝硬化失代償後才發現。

四、降脂葯:他汀類降脂葯總體來說與肝損傷沒有密切聯繫。

五、降糖葯

格列酮類:可產生致命的肝毒性和肝功能衰竭,應用此類藥物應監測轉氨酶水準,如谷丙轉氨酶(ALT)升高3倍以上,應停用此類藥物。

六、解熱鎮痛葯

對乙醯氨基酚是歐美國家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其危險因素為禁食後,特別是48小時未攝入碳水化合物。其臨床特點分為3個階段:前驅期12至24小時;癥狀緩解期24小時;48至72小時出現肝衰竭,常伴有腎功能不全。病理特點為大塊亞大塊壞死,或全腺泡壞死。

七、抗驚厥葯

丙戊酸:年齡小於3歲,多葯聯合治療,線粒體酶遺傳缺陷的高危人群,肝損傷發生率1/500,正常人群發生率1/37000。40%使用者最初2個月可見轉氨酶一過性升高,發生肝損傷的患者中2/3出現亞大塊或大塊肝細胞壞死。

八、中草藥

在我國,中草藥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的重要原因,藥物品種眾多,肝損傷形式各異,易發生誤診。

中草藥相關性肝損傷(herd-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指中藥、天然藥物及相關製劑引起的肝損傷。我國屬於中草藥及其相關製劑應用大國,截至2016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國產保健品目錄中含決明子的保健食品有440 種,含何首烏的保健食品有282種,含蘆薈的保健食品有253種,含大黃的保健食品有66種。在既往很多DILI臨床回顧研究的文獻中,中草藥作為誘發藥物的案例都位居領先地位。

近年來,隨著HILI研究的深入,部分原未提示致毒性的中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酶異常、肝細胞的變性壞死,如補骨脂、吳茱萸等。其中蒽醌類成分是最常見的中藥毒性成分,是大黃、何首烏、決明子、蘆薈等中藥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瀉下、保肝、降血壓、降血脂、抗菌消炎等藥理作用,主要存在於很多瀉下劑中,其不良反應以結腸黑變病為主,伴發不同程度的肝損傷,長期使用含蒽醌類成分的藥品或保健品會造成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的毒性,其毒性程度與給葯時間、給藥劑量、炮製有關。中草藥相對化學藥物成分更加複雜,其製法、配伍等對單一成分的環境影響不容忽視。

征 稿

寫得好用心的,不給個好看嗎?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