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寧起死回生:上半年業績發盈喜 曾遭遇定位失敗致收入下滑

面對2008年在自家門口的奧運會,大小商家紛紛入局讚助商競標。中國本土企業佔到70%,除了實力雄厚的國企,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大家都希望借此能收獲巨大的廣告效果。

2005年,在和阿迪達斯競標時,李寧咬著牙填了一個壓上公司身家性命的“天文數字”,結果對方開出的數字比他的還要大好幾倍。

最終李寧無緣奧運讚助商資格,但這還沒結束。李寧決定圍繞奧運會做更多的行銷,力爭扳回一局。

開幕式的夜晚,2008人擊缶歌唱、29枚“大腳印”沿中軸線邁向鳥巢,突然李寧手舉“祥雲”火炬出現了,吊著威亞在鳥巢上空的“祥雲”畫卷上繞場一周“奔跑”,最後點燃了主火炬。

人們早已把丟失讚助商的事忘得一乾二淨,這場“飛天點火”把李寧本人和李寧品牌的知名度被推向了新高峰。

在之後的兩年,李寧品牌沉浸在業績狂歡中肆意跳躍,然而沒過多久,音樂戛然而止,開始大滑坡。

人們總是對輝煌印象深刻,卻常常遺忘曾在黑暗裡掙扎的風雨前塵。

有人讚賞安踏命硬,屢遭沽空依然乘風破浪,股價堅挺,但我更欣賞墜落深淵,歷經黑暗,而後逆襲翻盤的李寧,魄力十足,無畏堅韌。

低谷與平庸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李寧公司很快迎來了自己的轉折點。

此時,Z世代登場,李寧面對的消費者出現了大轉變。

他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活在褒獎和溺愛中,備受呵護。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甚至特立獨行,希望自己卓爾不凡。

他們用著MSN、QQ等通訊工具,觀看土豆網、優酷,用百度地圖搜索路線,可以自由出行去陌生的地方。他們對NBA球星、新生代電影明星如數家珍,在微博上大肆討論MBA全明星的陣容如何強大。他們有著和互聯網一起成長的青春。

面對這批新的消費者,李寧焦急萬分。過去的產品風格樸素,缺乏特點,經銷商們都在抱怨服飾設計平庸。

2010年,公司決定重塑品牌。

可惜這群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認同度不高,滿腦子都是阿迪達斯、耐吉。自認為新潮的設計、滿大街吆喝 “你不了解90後”、混淆了90後個性和叛逆的行銷。沒討好這群消費者,反倒把原來就作為鐵杆粉絲的70後、80後給擋在了門外。

從前的忠實消費者開始叛逃,這一切隻意味著:低谷期要來臨了。

產品定位失誤,導致收入下滑,真是大意失荊州。

當時恰逢行業迎來復甦,從衰退到復甦的轉變中,首要處理存貨積壓。

李寧當時的存貨周轉率明顯低於同行,清理庫存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為了幫下遊經銷商快速清庫存,只能犧牲利潤打折降價。

加上內部改革失敗、組織內訌、庫存高企、費用冗余等問題迎面而來,像一根根繩索捆綁著李寧。公司業績大跳水,開始掙扎求生企圖穿越荊棘叢林。

2010年~2011年,全行業迎來反彈,各大品牌營業額同比增速回暖,安踏、361、特步、匹克先後進入繁榮期,而李寧公司依然被捆綁無法動彈。

淨利潤急速下跌,刹都刹不住車,四年內淨利潤同比增速從80%跌到-80%,經營狀況極其惡劣。

2012年收入下滑 24.5%,虧損近20億,出現了上市以來最差業績。

從前,李寧並不把安踏放在眼裡。此時,即使閉著眼睛,也無法輕視安踏的威脅了。同年,安踏盈利13.59億元,以76.2億元營收超越它的67.4億元。

在2011年~2014年的轉型期,營收和歸母淨利潤持續下滑,甚至2012年~2014年公司連虧三年,總虧損達30億。

夢想很性感,現實很骨感。業績持續不給力,市場自然沒有好臉色。

2010年開始形成下跌趨勢,股價開始滑鐵盧。

從2010年高點30.18港元至2015年7月的低點2.77港元,跌幅高達90%。前期股民的盈利基本全軍覆沒。

那時的李寧仿若無人問津的棄兒,股價深跌,被外國品牌吊打,寄希望於改革卻不見成效,產品運營成效差,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老大的地位被迫拱手相送。

很多人都認為,一直橫盤甚至下跌,就是它未來的軌跡。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生死存亡之際,李寧毅然選擇回歸,接下了這個爛攤子。這也才有了今天李寧的輝煌。

一切從零開始

歷史上,前秦苻堅曾帶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玄統率東晉八萬兵馬在淝水迎敵,眾寡懸殊。謝玄後在謝安的幫助下,以少勝多,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

當時的謝安,早已隱退,卻借助淝水之戰,進一步鞏固了朝中地位,官至東晉宰相。

人生有大起大落,可以卷土重來。但做生意,很少有企業在衰敗之後還能東山再起。環顧全世界,這類企業是鳳毛麟角。

李寧說:一切皆有可能。

2014年底他回歸後,開始引導公司逆襲。

(1) 明確公司定位,推出多品牌戰略

有了之前的經驗,李寧公司重新做了品牌定位。

公司定位調整為體育運動公司,旗下五大核心業務品類,分別為籃球、跑步、羽毛球、綜訓和運動生活,主打產品性能和功用。除了主打專業運動屬性的主品牌,旗下還有 LNG、彈簧標、Aigle(艾高)、Lotto(樂途) 和紅雙喜等子品牌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

用基本款來迎合大眾需求,用更專業的高端產品來提升品牌形象。

(2) 改良訂貨模式,線上、線下結合行銷

緊接著改革訂貨模式,促進庫存加速出清,以應對新型運動市場和消費者口味轉變。耐吉曾在1985年前後,忽視了在美國興起的健美操運動,錯過了那波健身潮,失去搶佔市場的機會。

李寧公司把當初只能在展銷會訂購期貨的傳統模式,改良成主導訂購的模式。在維持基礎訂單的基礎上,提高暢銷款的補貨效率,還通過生產周期短的產品來緊貼市場需求,並增加了對終端銷售情況的監控。

積極採用創新行銷方式,線下採用體驗式終端模式,實現與消費者“產品-服務-體驗”的多維互動。開設旗艦店內跑步Corner、iRun 俱樂部和跑步專營店,增強用戶購物體驗。

(3) 擴大讚助資源,提升品牌影響力

對於品牌讚助商來說,找到一個優質的商業代言人尤其重要。李寧公司試圖拓展國際市場,

讚助資源從對西班牙、阿根廷等國家隊讚助向國內籃球聯賽、NBA球星集中。

李寧先後簽約讚助了韋德,推出的“韋德之道”系列高端籃球鞋銷售情況良好。除此以外還讚助羽毛球和乒乓球國家隊。

產品知名度和關注度會隨之提升,同時在相關領域專業化的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

(4) 產品融合新科技,增加消費者體驗

針對運動裝備輕薄、吸汗等更高的功能性要求,注重對於特定場景下,產品功能性的研發。推出部分旗艦款跑鞋和智能包鞋。

將傳統鞋服和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結合,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銷售方式的升級。

(5) 改進產品設計,甩掉土帽子

回想這幾年,國際時尚圈刮起了運動風,連Gucci為了迎接Dad Shoe風潮都推出了複古運動鞋。椰子鞋、老爹鞋相繼風靡,年輕人們對時尚越來越敏感,喜愛的style說變就變。

2017年Adidas時尚品牌Stella McCartney 合作,邀請時尚名模Karlie Kloss代言,進一步將產品推向時尚化。

再看看李寧,2018年亮相紐約時裝周,以“悟道”為主題,推出一系列產品,紅遍國際時尚圈。連國內人都在懷疑,這還是曾經總帶著鄉土氣息的李寧嗎?

圖片來源:李寧官微

要是能趕上潮流風口,那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Adidas就是個很好的例子,2015 年,Adidas 推出22款新鞋,接近一半是結合時尚的,配合“單品+爆款”的行銷,椰子運動鞋系列、Stan Smith迅速風靡市場。

李寧意識到自己也要時尚化,在新的時尚風吹來之前做好準備。2018年首次亮相時裝周後,國潮當道,許多款式一夜間成了難以買到的爆款。

命運有時候,真的是那一刹那的事兒。光是努力是不夠的,還得學會把握機遇。

從2015年起,公司業績開始轉正,營收、毛利率、市場佔有率都在攀升。

2015年首次扭虧為盈,營收7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7%,從虧損5.54億到盈利1.4億人民幣,毛利率保持45%。市場佔有率在本土品牌中位列第二,僅次於安踏。

此時,大家看到了希望,股價開始從2015年形成的底部緩慢爬坡。

首次登陸紐約時裝周的同年,公司營收105億元創歷史新高,淨利潤7.2億元,經營現金流持續改善,同比增加44%至16.72億元。

運營效率改革發揮作用,庫存結構持續健康發展,公司的新品流水佔比提升至80%左右,12月以上產品庫存佔比下降,新品庫存佔比提升。

剛剛過去的6月24日,李寧發布盈喜,靚麗的數字震驚市場。

預計2019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約7.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64%;經營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約90%。

次日股價飆升18.32%。之後,股價幾乎一路飄紅,今日股價創下2010年12月以來的新高,總市值超440億港元。

李寧牽動著我們所有人的目光,仿若回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夜晚。引來高盛、摩根等華爾街大狼再次給予增持評級,持股的投資者在為股價三年翻三倍的盈利而歡呼雀躍。

看著朝氣蓬勃的款式,人們才緩過神不禁感歎,今天的李寧已經不一樣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App

這場翻身仗打得漂亮又艱難,即使面對國際競敵它從未退縮。今天的它可以傲世蒼穹。

在德迅投資執行董事齊海看來,李寧當下走的潮牌路線,和設計師本身功底和品味好、灌輸高端街頭潮流的核心理念有密切關係。

而且,它正確的模仿了以Supreme為代表的饑餓行銷模式:時裝周走秀+海外媒體曝光,這些都是促使它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李寧的 “勇”與“潮”

公司從成立開始,就帶著李寧的人格基因,它的發展、復甦是李寧脾性最真實的寫照。

李寧成長在中國體操從無到有的20世紀70年代,為國爭光的決心、奪金欲望貫穿了他運動生涯的始終。

1980年11月,李寧隨國家隊前往莫斯科參加第1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適應場地時,他不慎右踝骨嚴重扭傷,腳一著地就疼得鑽心。

李寧作為主要得分選手受重傷,中國隊陷入決戰前夕折大將的困境。

他決心放手一搏,在報名截止的那天凌晨,他悄悄披衣起床,咬著牙跑步出門。當著教練的面,試著用勁兒從凳子上往下跳,然後用受傷的腳做單腿平衡和深蹲……用體能和決心換來了領導的同意:上場。

最後,中國體操隊以微弱優勢戰勝了民主德國隊,進入世界前三名。整個大會都為李寧的行為所震動:中國人有仙丹神藥!

面對劇烈痛楚,中國人哪裡有什麽仙丹神藥,只不過是一顆為祖國榮譽傾盡全力拚搏的赤子之心罷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老百姓眼裡,李寧在等於金牌在。

奪冠仿佛成為了一種習慣,冠軍之心也從不被困難澆滅。這點在公司過去的發展歷程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今天的李寧,儼然成為“網紅”,時不時發發新產品,宣傳一下新走秀。過去的苦難歲月似乎沒有磨平他身上的靈氣。雖然他早已年過半百,但自嘲、賣萌信手拈來,裝酷耍帥起來還十分可愛,攜手年輕的運動員玩轉公益,多了許多親切感。

他不拘泥於社會認為的中年人本應活成的樣子,反而隨性而為,肆意灑脫。

他不在意外界對他的定義是什麽,更注重自己想要成為的真正的樣子。

他骨子裡是喜歡潮流的,看看微博中的照片,當時他手裡舉著個大哥大相當拉風,走在路上的回頭率相信一點都不比現在拿著個三星折疊手機低。紅藍搭配的衣服和八九十年代的顏色搭配風格差距大,色系搭配大膽靚麗,讓人不禁聯想起時裝周上李寧的衣服設計。

他本質裡的“潮”被完全注入了李寧產品的設計。

李寧2020春夏系列,把運動DNA灌注潮流文化,富有當代質感和李寧個性。

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強者永攀高峰。即使身陷絕境,依然奮力求生。面對耐吉、阿迪達斯等強敵也從不畏懼。他靈活應對商業環境的改變,勇於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破舊立新。

他的身上有一股運動員不服輸、勇敢拚搏的精神氣兒,李寧公司也散發著這樣的精神魅力,我們才得以看到公司從業績連續三年虧損到股價、業績絕地反擊。

比起接連被沽空機構狙擊的福建系安踏,他的體操王子的背景,給公司增加了不少魅力,這也是李寧公司獨一無二的優勢。

總結

回首過往,從上個世紀90年代,李寧公司聲名鵲起,接著到跌入谷底。失敗之後默默蟄伏,逐漸改變直到現在,我們看到它已走出困境,完成了華麗轉身,王者歸來。

“民族品牌”、“創始人的大IP”已經不能作為這段故事的結尾,它扛著手中的大旗,瑰麗的業績足以撼動許多王者寶座。

從它起死回生,我為它勇於創新、砥礪前行、腳踏實地經營企業的精神所動容。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器”,在國家爭端異常尖銳的今天,國之大器,是企業。企業出問題,會危及小家和大家。國以一人興,也以一人亡。

如今,企業財務造假頻出,前有“獐子島”,後有“康得新”“康美”,企業違規層出不窮,不禁讓人思考什麽才是真正的民族企業精神呢?

一個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企業家,未來才會有希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