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便血是結直腸癌常見癥狀 應高度重視及時檢查

新華社西安5月28日電(記者陳晨)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專家指出,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逐步上升,但結直腸癌常見癥狀之一的「便血」卻往往被患者忽視。專家建議,便血或大便潛血檢查提示陽性的患者應當高度重視這一現象,必要時及時進行直腸指檢或電子結腸鏡檢查。

結直腸屬於人體下消化道的一部分。結腸長約1.5米,其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和儲存糞便。直腸位於人體腸道的最末端,長約12至15厘米,主要功能為接納糞便並通過肛門排便。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何顯力介紹說,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高脂、高蛋白飲食,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等現象增多,人們的腸道健康受到威脅。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結直腸癌一直位列我國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前列。

便血、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是結直腸癌的常見癥狀,但卻往往被忽視。「許多出現便血癥狀的結直腸癌患者,往往誤以為便血是由痔瘡引起的。等到便血加重,甚至出現腹部包塊、腸道梗阻等癥狀時才去就診,延誤了最佳就診時機。」何顯力說。

專家表示,便血或大便潛血檢查提示陽性的患者,必要時應當進行直腸指檢或電子結腸鏡檢查。此外,當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時,也應當重視大便潛血試驗、結腸鏡等檢查,因為右半結腸癌患者大多會出現貧血、乏力等癥狀,但時常沒有明顯肉眼可見的便血。

何顯力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當積極鍛煉、控制體重,避免飲酒、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對腸道的刺激,適當補充粗糧、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對於直系親屬中有結直腸癌病史的人群,應當定期做結腸鏡檢查,如發現結腸息肉等病變應當積極治療,防止癌變。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來源:新華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