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血便警惕大腸癌

從血便警惕大腸癌

現代生活中,血便是非常常見的癥狀,很多人都經歷過,卻容易被大家忽視。即便引起注意了,涉及到了隱私部位,也很難向他人張口。這就會導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發生到癌症的地步。

我們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今天我來為大家普及一下大腸癌的知識——從血便警惕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大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病因:確切病因不明,目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

脂肪在腸道內可轉化為某些致癌物質,而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低纖維素飲食可以導致這些致癌物質與腸粘膜作用時間增加,所以也就增加了患大腸癌的幾率。

2、遺傳因素

目前認為大腸內發生的腺瘤樣息肉屬於癌前病變,有一定的癌變率。潰瘍性結腸炎癌變的幾率比正常人高5-10倍。

臨床表現: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如大便帶血、膿血便、大便變細、排便不盡感、便秘、腹瀉、腹痛。有的患者腹部可摸到腫塊。直腸癌的患者可以通過直腸指檢摸到位於直腸部位的腫塊,晚期病人可出現黃疸、腹水、消瘦等。

檢查:

1糞便潛血試驗

如果大便裡面有血,糞便潛血試驗可呈陽性。

2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是診斷大腸癌的最好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腸道表面的腫瘤組織還可以取活檢做病理檢查。

3CT 可以了解大腸癌的轉移情況。為手術提供參考。

4 血清CEA增高。

診斷:

對於有上述癥狀的患者特別是40歲以上的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就要引起注意了,應儘早做結腸鏡等檢查。

預防:

提倡高纖維素因素,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肥肉、油炸食物。

對於家族遺傳性腺瘤性息肉應該及早切除防止轉變為結腸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