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知識普及】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抽搐)是以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的發作性劇痛為主要表現(刀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痛)疼痛多以突發、突停,疼痛持續1~2分鐘不等。女性多於男性,多在中年後起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疼痛部位常位於面部單側,右側多見;分布以三叉神經第II、III支分布區最常見,單純I支痛者少見。

一.原發原因: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除外腫瘤、炎症、腦血管病變及中毒等有明確致病因素以外的三叉神經痛。以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出現反覆發作性觸電樣劇烈疼痛為特徵,好發於中年老年人,女性略多於男性。大多數為單側,以右側多見,疼痛分布以三叉神經Ⅱ、Ⅲ支分布區最常見,單純第一支疼痛者較少見。根據國外統計資料, 其患病率182/10萬人,發病率為4.7/10萬人。國內流性病學統計患病率22-32/10萬人,發病率3-4/10萬人,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病人在尋求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原發原因多為神經受壓所致:三叉神經系統感覺根的某一處,受到各種原因的壓迫或牽拉所致三叉神經痛。包括血管壓迫學說和骨性壓迫學說。① 血管性壓迫學說:機械性壓迫三叉神經,即腦底動脈和小腦上動脈對三叉神經根的壓迫,是引起疼痛的一重要原因,也是最常見的原因,因此常採用了血管減壓的手術方法治療該病。② 骨性壓迫學說:此類壓迫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其壓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角抬高,骨孔狹窄和岩上竇變異等原因而至三叉神經痛。而後天性引起的骨孔狹窄,多為顱腦損傷顱底骨折所致。

二.繼發原因: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由小腦橋腦角腫瘤、三叉神經根及半月神經節腫瘤,血管畸形、動脈瘤、蛛網膜炎、多發性硬化等引起。

三.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

1.反覆出現的顏面部劇痛:呈短暫的重複性發作,每次疼痛持續時間數秒鐘到數分鐘,每天疼痛發作幾次到幾十次不等,表現突發突止,發作間歇期如正常人。發作前常無預兆,表現為驟然發生的閃電式、呈撕裂樣、電灼樣、刀割或針刺樣劇痛。

2.患者或醫生輕微觸壓面部某一部位,可以誘發出顏面部閃電式或撕裂樣劇痛,如大聲說話、吃飯、洗臉和刷牙,甚至微風吹及面部等動作,均可以誘發扳機點發生疼痛。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咽,從而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

3.三叉神經痛在間歇期表現為疼痛發作一段時間或經藥物治療後,疼痛可以緩解或完全消失,稱之為間歇期。但大多數病人會出現複發,且複發後的顏面部劇痛會加重,此後間歇期亦愈來愈縮短,以致終日不止。

臨床上如何治療三叉神經痛?

對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神經外科開展的顯微血管減壓術是醫學界公認的根治三叉神經痛的標準方法。手術在顯微鏡或內鏡下找到壓迫三叉神經的責任血管後,將相關血管與神經分開,並在兩者間墊入特殊的材料即可。隨著顯微外科技術非常成熟,手術的安全性不斷提高,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比率已經很低,術後出現面部麻木、聽力下降、面癱、腦脊液漏、感染、出血等併發症的比例在5%以下。手術技術成熟,操作簡單,風險較小,術後罕見複發,可為三叉神經痛病人減輕病痛,提高生活品質。

除了手術,還有什麼辦法?

1、藥物治療:

首選卡馬西平,約70%病人服藥後疼痛緩解,但是一般不能根治,療效常會逐漸下降而不得不進行性增加劑量,部分病人(約30%)出現頭暈、嗜睡、血白細胞下降、肝功能損害、過敏性皮疹等副作用。

2、射頻毀損術:

該方法簡便快捷,適用於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高齡、身體狀況差、不能耐受或不願意接受微血管減壓手術者。術後短期內療效在90%以上,但是遠期複發率比較高(25%左右),少數病人可有面部麻木、感覺障礙、角膜反射遲鈍、咀嚼乏力、感染、出血等併發症。

3、伽瑪刀治療:

具有簡便和安全性較高的特點,適用於藥物治療效果差或不能耐受者;高齡、身體狀況差、不能耐受或不願意接受微血管減壓手術者。但是療效相對較差,起效較慢,一般在治療後2-3個月起效,治療後疼痛消失者只有60%-70%,且遠期複發率較高(16%左右)。少數病人治療後出現面部麻木、感覺障礙、角膜反射遲鈍、咀嚼乏力等併發症。

三叉神經痛的各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一般而言,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如果身體狀況較好、無嚴重器質性疾病等禁忌,可以首先考慮微血管減壓術,但對於高齡、身體狀況差、不能耐受或不願意接受微血管減壓手術的病人,可以酌情採用射頻毀損、伽瑪刀等其他治療手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