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屁為脾葯,怒為膽葯,語為肝葯!用好三葯人無病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靈樞譯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治療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我們來談談我們人身上三味大葯。這就是屁、怒和語。

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從頭說。

先來說屁。

屁,就是我們日常的排氣。告訴您,有規律地排氣,絕對是人體的一張調養方劑。它可以很好地調治我們的脾胃。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我們的脾,主運化。我們胃腸的整個消化機能,實際上就屬於運化功能的體現。脾胃的運化,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降泄,一個方面是升清。其中,所謂的降泄,說的就是排便、排氣。脾的功能失常,導致降泄失常,體現出來就是排便和排氣的異常。

那麼,這種異常到底有怎樣的體現呢?比如說我們反酸、噯氣,這就是胃氣不降的結果。比如說我們不排氣了,這就是腸道失於通降的結果。比如說我們便秘了,這更是胃腸不降的結果。

因此,一個脾功能正常的人,必定是胃腸通降正常的人,那麼也一定是排便和排氣正常的人。所以,我們要珍視通暢的排氣現象。通暢的排氣,很多時候,代表脾運化正常。這個所謂正常的排氣,指的就是排氣暢快,異味不大、不頻不繁,排氣之後胃腸暢快舒適。這樣的屁,如一味良藥,可以調脾。當然,也有一些屁,是脾運化不佳的表現,比如屁的異味特別大,放屁頻繁,排氣之後腹部依舊憋脹不適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警惕。

再來說怒。怒,作為一味良藥,可以治我們的膽。

您翻開《黃帝內經·靈樞》,依舊是「九針論」篇,可以看到「六府氣,膽為怒」的講法。意思是,膽氣如果鬱滯,就會令人發怒。反過來,發怒,本身也是排解膽氣鬱滯的方法之一。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真正長壽的人,未必是傳統意義上脾氣好的人,而是那些有什麼說什麼,說完就忘的人。那些表面上脾氣好,其實背後容易生悶氣的人,往往會多病的。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疑惑:「那個人脾氣那麼好,怎麼會得了癌症呢」?其實,所謂的脾氣好,只是表面。他背後到底生不生氣、苦惱不苦惱,只有他自己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放在心中的鬱怒,會傷及我們的膽。膽的升發之機,最受不了鬱怒的戕伐。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膽氣不升,則如四季無春,五臟六腑之生機也不會隨之升起。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生病,甚至生大病。所謂生悶氣傷身,意思就是這樣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要學會適當地發怒、發泄。調查發現,有很多百歲老人,平時是會發怒的,但是發怒之後就再不提及這件事兒了,跟沒事兒人一樣。這種發怒,是偶爾的,不是經常的,是適可而止的,不是怒不可遏的。它的目的,在於宣洩不良情緒,而不是生活中的常態表現。這樣的怒,就是一味良藥,可以調膽,舒暢膽的氣機,從而有利於一身的氣機升降。

最後說說語。語言,是一味良藥,可以調節我們的肝。

同樣是《黃帝內經·靈樞》中的「九針論」篇。古人這樣告訴我們:「五藏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意思是,五髒的氣機失調,表現之一,就是肝氣失調者多語。這就在暗示我們,我們的語言和肝氣的暢達與否有關係。適當地傾訴、說話、表達,是可以暢達肝氣,緩解肝鬱的。

我們都有這樣的一種生活經驗——人在遇上坎坷的時候,或者心中苦悶的時候,就想找人傾述,說一說,說出來就好受點。我國古代燦爛的詩歌,很多就是詩人在遭遇人生低谷、不公,或者在遭受強烈情感創傷的時候寫出來的。這些都說明,他們當時需要表達,需要說話,需要通過語言來緩解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人們在不自覺地利用「語」這味肝葯了。

因此,如果我們生活中有了一些難題、困阻,不要愛面子,而是要大大方方說出來,談出來,說開了,就好了。如果總把心事憋在心裡,遲早會出病的。適度地嘮叨嘮叨,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女性之所以長壽,就得益於愛嘮叨。

全文完。您一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