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茶作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茶類,你知道它有哪些種類嗎?

紅茶的種類有哪些?你知道幾個?

紅茶作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茶類,你知道它有哪些種類嗎?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撚(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紅茶也是現在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一個茶類,最初起源於我國武夷山一帶的正山小種,後來演變成為工夫紅茶和紅碎茶。那麼紅茶的分類到底有哪些呢?不同分類方式,種類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三種最主流的分法。

一、按加工分類


按照其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為三大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和紅茶茶珍。

小種紅茶: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紅茶,同時也是其它紅茶的鼻祖,其他紅茶都是從小種紅茶演變而來的。它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均原產於武夷山地區。我們常聽到的金駿眉紅茶中正山小種的分支,屬於一種名貴紅茶。


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比如祁門工夫、滇紅工夫等等。其「工夫」兩字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加工的時候較別種紅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沖泡的時候要用充裕的時間慢慢品味。

工夫紅茶品類較多,通常按產地命名,如滇紅工夫、祁門工夫、寧紅工夫、宜紅工夫、川紅工夫、湖紅工夫、閩紅工夫、台灣工夫、越紅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

紅碎茶:紅碎茶可是國際茶葉市場的大宗產品,用紅碎茶通過機器加工即成國際CTC紅茶,這種茶最適合做調味茶、冰紅茶和奶茶。如果說紅碎茶你覺得陌生,那說超市貨架上的紅茶包,立頓紅茶你一定見過。

國外紅碎茶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印度、斯裡蘭卡和肯亞,其產量的總和佔世界紅碎茶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紅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細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產地分布較廣,遍於雲南、廣東、海南、廣西,主要供出口。

葉茶:是短條形紅茶,常有金黃毫;

碎茶:是顆粒形紅茶,是紅碎茶的主體產品;

片茶:是小片形紅茶,滋味濃度不如碎茶;

末茶:是細末狀紅茶,沖泡後茶汁易浸出,滋味濃強度較大。

速溶紅茶:速溶紅茶是茶葉的一種加工品,用純天然茶葉原料,通過現代生物科技,將茶葉中的精華成分萃取濃縮,再經乾燥噴霧而成的納米級顆粒狀固體,能迅速溶解於水中的固體飲品。有時候也被稱為紅茶茶珍、即溶紅茶。

二、按規格分類

紅茶根據茶葉的在茶樹上的部位和完成後茶葉的形狀分為不同規格:

白毫(Pekoe 簡稱P):白毫

碎白毫(Broken Pekoe 簡稱BP):切碎或不完整的白毫

片茶(Fannings 簡稱F):是指比碎白毫更小的細片。

小種(Souchong 簡稱S):小種茶

茶粉(Dust 簡稱D):茶粉或抹茶

切碎-撕裂-捲曲紅茶(Crush Tear Curl 簡稱CTC)

三、按品種分

一般分為四大品


祁門紅茶-中國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功夫紅茶的珍品,為歷史名茶,出產於19世紀後期,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有「茶中英豪」,「群芳最」,「王子茶」等美譽。祁門紅茶依其品質高低分為1~7級,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大吉嶺紅茶-印度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大吉嶺紅茶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為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紅茶擁有高昂的身份,三四月的一號茶多為青綠色的OP,二號茶為金黃顯露的FOP。其湯色橙黃,氣味芬芳高雅,上品大吉嶺紅茶尤其帶有葡萄香,口感細緻柔和,適合春秋季飲用,也適合做成奶茶,冰茶及各種花式茶。其工藝是當時正山小種的工藝者帶過去,並加以改造形成的。

烏巴-斯裡蘭卡

錫蘭高地紅茶以烏沃茶最著名,產於斯裡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斯裡蘭卡山嶽地帶的東側常年雲霧瀰漫,由於冬季吹送的東北季風帶來較多的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園生產,所以以7~9月所獲得的茶品質最優。西側則因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風送雨的影響,所產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以1~3月收穫的最佳。

阿薩姆紅茶-印度

阿薩姆紅茶,產印度東北阿薩姆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谷一帶。當地日照強烈,需另種樹為茶樹適度遮蔽;由於雨量豐富,因此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紅茶,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以上就是紅茶的分類知識,關注我們,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各種乾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