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心產後甲狀腺炎被誤診為甲亢

小心產後甲狀腺炎被誤診為甲亢

產後甲狀腺炎其實發生在產後的亞急性甲狀腺炎。它有一個甲亢期,其甲功結果與普通甲亢病人的結果幾乎沒有差別,一般都會把它當成甲亢結果。然而,作為專業的內分泌醫生或甲狀腺專科醫生,絕對不應該發生誤診。可是,目前被誤診為甲亢的產後甲狀腺炎病人越來越多了。錯誤治療會給產婦和嬰兒帶來很多麻煩,最常見的就是產婦出現永久性甲減。如何區別產後甲狀腺炎和甲亢,真的成了一個難題嗎?衛提醒廣大寶媽,如果你在產後一年內,如果你被診斷為「甲亢」,請你千萬不要馬上服用「丙硫」和「賽治」哦,更不要隨便回退。多方求證,弄清病因,避免被誤治哦!


吳小姐8月份生下一個漂亮的女兒,一家人歡喜得不得了。誰料到,吳小姐產後並不開心,原來她發現脖子越來越粗,心慌心悸,去醫院做檢查,才發現是產後甲狀腺炎。醫生說,得了這個病之後,除了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還會經歷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一般經過6-12個月會自然恢復健康,但還有20%左右的患者會終身甲減。

臨床上,產後甲狀腺炎的患者比較常見,這類患者往往是在產後出現比較明顯的癥狀,尤其是脖子變粗才來就診,實際上她們還有心悸、乏力、怕熱等癥狀,隻不過因為在產後,她們還以為是正常的現象。

其實,產後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一個類型。開始是一過性甲亢,隨後發生一過性甲減,最後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


甲亢期發生在產後1-6個月(通常在產後3個月),維持l-2個月。產婦表現為心悸、乏力、怕熱、情緒激動等癥狀。產生的原因是甲狀腺組織被炎症破壞後,甲狀腺激素漏出,導致甲亢。醫院給患者做檢查的時候,會發現患者血清T4(四碘甲腺原氨酸)、T3(三碘甲腺原氨酸)水準升高,甲狀腺攝碘率顯著降低。患者的甲狀腺可以輕度或中度腫大,但無觸痛。

一般產後甲狀腺炎表現為甲亢的時候癥狀往往比較溫和,不主張用抗甲亢藥物治療,如果心率快、心悸厲害的話,可以適量用一些藥物改善癥狀。

甲減期發生在產後3-8個月(通常在產後6個月左右),持續4-6個月。患者表現為肌肉、關節疼痛和僵硬,疲乏無力、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畏寒、皮膚乾燥等癥狀。產生的原因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被炎症損傷後,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實驗室檢查TSH(促甲狀腺激素)水準逐漸升高,血清甲狀腺激素水準下降。

在這個階段,產婦要注意監測甲狀腺功能,補充適量的甲狀腺激素,維持正常水準即可,在哺乳期也不需要停葯。

恢復期發生在產後6-12個月。甲狀腺激素水準和甲狀腺攝碘率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但簡小兵提醒,約有20%的病人會表現為永久性甲減,少數病人還會在產後甲狀腺炎康復後3~10年再次發生甲減。


由於有20%的患者會發展為永久性甲減,且曾經患過產後甲狀腺炎的女性,在產後5-10年發生永久性甲減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建議曾患產後甲狀腺炎的女性在發病後的8年內每年檢查血清TSH,一旦發生甲減,應當及時治療。

另外,在懷孕前,女性應查一查甲狀腺激素,產後3-6個月要監測血清甲狀腺激素和TSH水準,以及早發現甲減,產後出現甲亢癥狀時,應該及時就醫。

產後甲狀腺炎不影響哺乳,無論是甲亢期還是甲減期,也無論有沒有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或甲狀腺素藥物,都不影響哺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