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之後,謹記: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喝,少生病,更健康!

立秋過後,暑熱未盡,白天依舊炎熱,雖然,時有涼風起,但氣象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

今年的立秋,還處於二伏之中,高溫酷暑,依舊讓人難忍。

立秋後,注重養生的人,都會調理身體。

秋季氣象乾燥,容易耗傷肺陰,自然萬物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處於一個過渡的狀態。

此時,要謹記立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喝」!

立秋之後,三不睡

1、不睡濕發覺

頭髮不乾睡覺易感冒引濕氣,一天之中人的陽氣在午夜的時候最弱的,人們經過一天的消耗,很容易感到疲憊,如果,睡前用熱水洗頭後,已擴張的毛細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頭部的陽氣遇到冷而凝時,就會使機體受到風寒。

2、不帶心事睡覺

心事會擾亂睡眠,導致失眠,時間久了會導致神經衰弱甚至抑鬱。且脾主運濕,思慮過重會損傷脾胃運化,脾一虛,無以運濕則濕氣重。

3、不睡過子時的覺

中國人講究夜半之前必睡,凡過子時還不睡,身體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差,部分人一定會爆豆(也就是長痘痘),皮膚也一定會很差。你會發現,只要你到了三四十歲,以前一直熬夜,某天11點安穩睡了,第二天精神狀態和皮膚都會變好。所以我們不要過23點睡覺。

立秋之後,三不做

1、不做劇烈運動

立秋之後人體以保養體內的陰液為主。劇烈運動或導致大汗淋漓,會耗傷體內的陰液。想要運動,最好適度慢跑或快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2、不貪食瓜果

雖說秋季養陰,需要進補。但補品卻要防燥不膩。不能打著貼秋膘的幌子,過食大魚大肉,肥甘厚膩,小心損傷脾胃。也不可貪食瓜果,造成脾胃寒涼。

3、不洗涼水澡

雖說已經立秋,但炎熱還沒有褪去。晚上回家一身汗,許多人會沖個涼水澡。但是季節已經到秋天,氣象再熱也不適宜用涼水洗澡,容易導致風寒濕氣侵襲人體,導致身體困重。

立秋之後,三要喝

1、要喝紫蘇陳皮茶,防「熱」,防暑降溫

材料:紫蘇葉、陳皮、生薑、冰糖

做法:

1、紫蘇葉洗凈,陳皮洗凈,備用;

2、生薑洗凈,切片,備用;

3、紫蘇葉、陳皮,以3:1比例,加三兩片薑,入水同煮。

4、待水沸後,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再放入一兩塊冰糖,待涼後即可飲用。

紫蘇葉有很強的發汗能力,在夏末秋初,預防秋老虎,紫蘇葉泡水,可解暑、祛濕、開胃,更可以預防風寒感冒。

陳皮,溫胃散寒、理氣健脾,生薑亦可散寒,三者搭配,有助於解暑降溫,防熱,助力身體健康。

2、要喝蒲公英砂仁茶,防「濕」,祛濕熱

做法:

1、蒲公英、馬齒莧,洗凈,切段,烘乾,碾碎,備用;

2、薏苡仁、赤小豆,炒熟,碾碎,備用;

3、梔子、砂仁、茯苓、山藥、甘草,烘乾後,碾碎,備用;

4、綠豆、黑豆、芡實、陳皮,碾碎,備用;

5、百合、乾薑、冬瓜皮、淡竹葉、桔梗、人蔘,洗凈,烘乾,碾碎,備用;

6、金銀花、菊花、紫蘇葉、荷葉,洗凈,烘乾,碾碎,備用;

7、取蒲公英、薏苡仁、梔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藥、甘草、綠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乾薑、芡實、冬瓜皮、淡竹葉、馬齒莧、陳皮、桔梗、荷葉、人蔘、金銀花、菊花、紫蘇葉各0.1g,做成一個茶包,即可!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濕、排毒的功效,其中:

蒲公英,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

砂仁,善於化濕行氣,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薏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馬齒莧清熱祛濕。

芡實健脾祛濕、固腎止瀉。冬瓜皮,利尿消腫、清熱祛暑。

3、要喝人蔘百合玉竹茶,防「燥」,潤燥、安神

材料:人蔘、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蕎

做法:

1、人蔘烘乾,切片,磨碎,備用;

2、百合烘乾,磨碎,備用;

3、玉竹根將去須子,洗凈,烘乾,切莫,磨碎,備用;

4、蒲公英根洗凈,切段,烘乾,磨碎,備用;

5、苦蕎洗凈,烘乾,磨碎,備用;

6、取人蔘、百合、玉竹、蒲公英根、苦蕎,按照1:1:2:2:4的比例,做成茶即可。

人蔘,滋陰補生,扶正固本,含有人蔘皂甘,強心氣、補肺氣。

百合,養陰潤肺,養心安神,增強抵抗力。

玉竹,味甘多脂,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是對抗秋燥之佳品。

苦蕎,清熱降火、降壓、改善微循環。

蒲公英,清熱去火,性質微寒,可改善人蔘滋補容易上火的問題。

五種搭配在一起, 滋陰潤燥,養心安神,是秋季對抗秋燥不錯的飲品。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