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汴水和泗水是如何流到長江的,難道白居易寫錯了?

中唐詩人白居易有一首名詞《長相思-汴水流》,詞的前半闋曰:“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詞中提到了兩條歷史上有名的河流——汴水、泗水,白居易說這兩條河最終流到了瓜州古渡頭。瓜州既著名的瓜洲渡,王安石詩雲“京口瓜洲一水間”,陸遊詩雲“樓船夜雪瓜洲渡”,指的就是這裡,位於揚州以南的長江北岸,與鎮江隔江相望。不過,問題在於,汴水和泗水並沒有匯入長江,難道白居易寫錯了?

先說汴水。古汴水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汴水始於河南滎陽的黃河南岸廣武,從廣武到大梁(河南開封),這段河的名字稱為鴻溝。鴻溝從大梁南下,而還有一條河流向東流動,在彭城(江蘇徐州)匯入泗水。漢高祖劉邦曾任泗水亭亭長,泗水亭就在沛縣的泗水河東岸。汴水有很多名字,比如西漢時,按段分別稱為狼湯渠、甾獲渠、獲水、谷水。到了南北朝時,這條河就統一稱為汴水了。

泗水發源於山東腹地,向西南流去,經現在的微山湖以西,流經沛縣,在彭城接納汴水後,向東南流去,最終匯入淮河。

但是唐朝時的汴水,已不是上邊提到的那條汴水了,而是一條人工運河。隋煬帝楊廣修建了利在千秋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黃河北段稱為永濟渠,黃河南段稱為通濟渠。而黃河南段自汴州(河南開封)以下也稱汴水。白居易所說的汴水,應該指的就是條匯入淮河的運河。

但是,淮河與位於長江北岸的瓜洲古渡頭還有數百裡之遙,汴水與泗水又是如何與長江扯上關係的?這還要提到隋煬帝楊廣(隋人給楊廣的諡號是隋世祖明皇帝,李世民出於某種目的,故意給楊廣上惡諡“煬”)修建的大運河。通濟渠隻修到了淮河北岸的泗州,如何才能抵達長江呢?先讓運河在淮河中段“泡”一段,向東流至山陽(江蘇淮安)。在山陽以下,出現了一條運河,北接淮河,南接長江(瓜洲渡)。這段運河在歷史上大名鼎鼎,春秋時吳國所修的邗溝,就是這裡。

吳國修建的邗溝,在彎彎曲曲之間溝通了江、淮。到了東漢時期,這段已不怎麽使用的運河,稱為中瀆水。公元410年,掌握東晉權力的劉裕北伐南燕,他走的是水路。晉軍從國都南京坐船下水,順江東至中瀆水與長江的匯合處(今儀征附近,非唐宋時的瓜洲渡),然後經中瀆水北上,至淮河。晉軍再從淮河入泗水,在下邳(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登陸,北上滅南燕。

到了唐朝時,瓜洲渡已成中瀆水(也就是現在的京杭大運河淮揚段,以下稱淮揚運河)與長江匯合處。唐朝的汴水與泗水匯入淮河後,再經中瀆水南下,匯入長江。所以,白居易所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並不是文學上的誇張,在地理上也確實能說得通。

淮揚運河北在山陽連通淮河,南在瓜渡連通長江,為南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楊廣修建大運河的目的,有去江都遊玩的想法,但客觀上,這條運河解決了北方糧食及物資短缺的問題。一條運河可以讓南方的糧食及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亂後,在河北諸鎮由軍閥割據的情況下,唐朝朝廷的財賦,有一大半要由江南承擔。生活在中唐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就說過:“現在朝廷所征服的錢糧,如果以十分計的話,江南可佔九分。”

江南運錢糧到中原,最便捷的通道就是走運河。淮揚運河之於唐朝的作用,怎麽高度評價都不過分。安史之亂時,名將張巡不惜吃人肉留下千古罵名,也要死守住睢陽。何之?只要守住睢陽,就能保住長江、淮揚運河、淮河、汴水這條生命線。淮揚運河,在相當程度上講,可稱為唐朝的救命河。淮揚運河只要出現一點問題,長安城中都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