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北方河流稱“河”,南方和東北河流多稱“江”

全文共4000字 | 閱讀需8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我們習慣上一般說“江河”“大江大河”“江河湖海”,這是語言習慣,如果從字源來考察,“河”字出現的早,“江”字出現的晚,應該說“河江”才是。

如果您仔細觀察中國地圖,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國的河流分布,以長江為界,在北方(不含東北)多稱河,如黃河、淮河、渭河、海河等,南方的河流多稱江,如長江、錢塘江、珠江等等。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東北地區屬於北方,但河流稱江的也不少,如黑龍江、松花江、鴨綠江等等。東北地區稱江的現象甚至都蔓延到與之相鄰的朝鮮半島,流經朝鮮半島的五大河流鴨綠江、豆滿江(中國稱圖們江)、漢江、大同江、洛東江都稱江,這絕對是特例。因為國內出版的世界地圖,境外的河流除了朝鮮半島以及緬甸境內的部分河流之外,一律稱河,甚至國內稱江的出國後要改河,比如說,雅魯藏布江流出中國國境後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後稱為湄公河,這又是為什麽?

江PK河,誰先來,誰後到?

按照水利部編纂的國家行業標準《中國河流代碼》的定義,河流是指“陸地表面宣泄水流的通道,是江、河、川、溪的總稱。”按照這個定義,“江與河”都是河流的名稱,在使用上並無概念定義上的區別,這是從水利角度出發;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考察,“江”與“河”多少有一些不同之處。

我們習慣上一般說“江河”“大江大河”“江河湖海”,這是語言習慣,如果從字源來考察,“河”字出現的早,“江”字出現的晚,應該說“河江”才是。

圖源:象形字典

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河”字,但是沒有“江”字,“江”字要到金文時代才出現,這說明“河”的歷史要比“江”要早。

從“河”到“黃河”

最初,古人稱呼河流都是叫“某水”,或者直接用單個帶水字旁的字命名,比如《爾雅·釋水》中四條最著名的河流稱為“四瀆”,即江、淮、河、濟,指的是長江、淮河、黃河、濟水這四條單獨流入大海的大河(現在淮河和濟水已經不再直接注入大海)。 除了“四瀆”之外,其他河流一般也都用某水或單字命名,如現在的渭河古時候稱為“渭水”或“渭”,洛河古代稱為“洛(雒)水”或“洛(雒)”,古文中經常有“河渭”“河洛(雒)”的習慣說法。

我們今天習慣說的“黃河”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中,當時黃河的泥沙含量已經比較高,河水呈現出明顯的黃色,故名。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毋庸諱言,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決口,侵奪其他河流入海,也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災難。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統計,從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間,黃河下遊決口1590次,改道26次,重大改道7次,幾乎是在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間滾來滾去,兩大平原之間的滹沱河、漳河、濟水、漯河、大汶河、淮河都曾被黃河侵奪過河道,尤其是宋代黃河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無處傾瀉,危害附近百姓近千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徹底解決。

東漢之後,黃河的名稱漸漸固定下來。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先後侵奪或影響了附近的漯水、漳水、濟水、汶水、淮水、泗水、汴水等河流,就給指稱這些河流造成困難。比如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132年),黃河決口,經泗水入淮水,生活在淮水、泗水附近的居民怎麽稱呼眼前的“泗水”呢?還叫泗水嗎?這是黃河水,確切的說是流淌在原泗水河道裡的黃河?淮水附近居民也是一樣,為了加以區別,乾脆來個二合一,就叫“泗河”“淮河”“漳河”“漯河”等等。其實這種表示方法由來已久,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將“河”(黃河)分為“河內”“河東”“河西”等不同地域,如《孟子·梁惠文王》中所說“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由於黃河改道影響到其他河流,為了準確指稱,改變了原來河流稱某水的叫法,改為“某河”,“河”也從黃河專名逐漸變為河流通名。距離黃河較遠的河流,因為不受黃河影響,水的名稱保留了下來,如今天長江最大支流“漢水”等。在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大部分河流還是稱為“某水”。“水”改“河”在唐代已經基本完成了,唐代顏師古在注釋《漢書》時曾記載“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曰河”,冀州正是黃河流域所在。

從“江”到“長江”

“江”字晚出,根據音韻學專家蒲立本教授在其《上古時代的華夏人及鄰族》一書中的考證,“江”這個字是南方的華夏民族和古南亞語人群共同使用的,很可能是漢語吸收了百越語中的詞匯,比如緬甸原住民孟人讀為“krung”,越南原住民佔人讀為“kraung”,均與漢語古音“江”的(現在粵語中讀“gang”)發音很接近。“江”字雖然可能是源於南方的外來語,但進入漢語文字的歷史較早,金文中已經有了這個字。

最初“江”不專指長江。《史記·殷本紀》引《湯誥》說:“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引文中的“江”在黃河的東邊,絕不可能指長江。此處“東為江”,是指魯西地區的五大湖泊一線水系。不過,總體來看,“江”還是指代長江的多,如《尚書·禹貢》中已經有“岷山導江”的記載,《詩經》中有“江之永矣”(《詩·周南·漢廣》)“滔滔江漢”(《詩·小雅·四月》)的句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的句子,都指今天的長江。《論語》中無“江”字,表明春秋時期中原地區先進文明尚未廣泛影響到長江流域,《孟子》《莊子》中有“江”字,表明戰國時期中原文明逐步向南擴展到了長江流域。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流

“江”字除了單指長江之外,很早就與其他字組成複合詞出現。《史記》中並無“黃河”一詞,只有“河”表示黃河,其他河流還是稱為某水,但《史記》中除了“江”指長江之外,還出現了“九江、浙江、烏江”等詞語。

三國時期出現了“長江”的說法,《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周瑜對孫權說:“可以拒(曹)操者,長江也。”同書《魏志·武帝紀》裴松之引《九州春秋》曰:“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 隋代大業年間又出現了“揚子江”的稱謂,這一名稱在近代演變為英語中對整個長江的稱謂。

到了唐代,江字已經基本完成了與其他字的組合,勢力遍及南方。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說:“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為江。”唐詩中既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語句,也有“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憂傷情懷,黃河、長江在唐代均完成了正名定分的工作。

同樣指代河流,江與河有區別嗎?有人認為,直接流入大海的稱江,間接流入大海的稱河,顯然不對,太湖流域很多江都不直接入海;還有人認為,江的徑流大、水量多,河的徑流小、水量小,這種觀點也不準確,像是淮河、大渡河的河流徑流量要比黃浦江的徑流量大。其實,河流叫某江或某河,都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叫法,並沒有水利技術上的客觀標準。

江多還是河多?

北方(東北地區除外)有江嗎?

中國的河流中,到底是江多還是河多,筆者依據《中國河流代碼》對列入其中的河流進行了一番統計,在剔除內流河(內流河無一以江命名)的情況下,以江命名的河流有283條,以河命名的河流為1648條。由此可見,還是河佔據絕對優勢。

“江”都在那裡呢?主要分布在:一是錢塘江流域,這裡是中國“江”最密集的地方,59條河流中以江命名的有32條,以溪、港、浦等其他命名的有27條,整個流域沒有一條河流用河命名。其次是珠江流域,還有就是太湖流域,浙東、閩東一帶,這些地區以“河”命名的都比較少。 其中,水系發達的太湖流域是中國河川命名最多姿多彩的地區,保留了港、塘、江、溪、浜、漊、河、涇、坑、源等十種水道命名,除了最古老的“水”之外,都包括了。中國水資源“南多北少”的特點得到充分展現。

江都在南方嗎?北方(不包括東北,後敘)真的沒有江嗎?北方也有江,就是少了點。在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有中原地區唯一的一條江——粉紅江,這條江長36公里,流域面積190公里,常年乾涸,但是前幾年也發過一次較大的洪水。在中原及北方地區,粉紅江孤零零的以江命名,確實讓人感到疑惑。這條河流自古就是叫這個名字嗎?還是後來改的名,不得而知,也查不到相關資料。望有知道內情的朋友賜教。

為什麽東北地區河流稱江?

說到“江南”,你會聯想起什麽?杏花春雨、柳綠桃紅、才子佳人?如果這“江”是指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圖們江呢?為什麽,“江”越過中原、華北在東北地區扎根了呢?

可以肯定的是,東北地區的江都是後來改的名字,最初都不用“江”命名。

東北地區現在稱為“某某江”的河流最初都是以“某河”“某水”命名,為什麽後來改江呢?並且與東北地區接壤的朝鮮半島的一些河流如大同江、漢江、洛東江等等,也是以江命名,在國內出版的世界地圖中,除了緬甸的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等河流之外,沒有第二個地區用“江”命名境外河流,這又是為什麽?前文已經講過,根據專家考證,“江”字可能起源於東南亞一帶(緬甸的兩條稱江的河流可能與此相關),然後逐漸向北傳播至長江流域。在長江以北,由於黃河的絕對影響力,大部分河流都隨著黃河的腳步改“水”為“河”,形成了以長江為界,北河南江的局面。如果按照這個傳播趨勢的話,東北地區的河流應該等到在它南邊的中原、華北地區的河流都改名為江之後才輪到該地區。為什麽出現這種瞞著鍋台上炕的情況呢?

揆諸史實,出現這一現象與歷史上中國南北分裂、對峙有關。西晉滅亡之後,司馬氏一支渡過長江在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定都長江邊上的建康(今天南京),東晉雖然偏安一隅,但是相比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仍然被周邊國家(即古代所稱的“四夷”)視為華夏正統,即所謂“衣冠南渡,社稷播遷”。東晉滅亡之後,169年間南北朝對峙,雖然最後是脫胎於北周的隋朝統一了全國,但是南方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一直保持著相對領先的優勢。

與中國南北朝分裂對峙幾乎是同一時期,朝鮮半島此時也處於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時期,史稱朝鮮“前三國”時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