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江期貨:服務經濟也是期企戰略 今年推進"二次創業"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 陳冬生

  期貨作為金融細分子行業,伴隨著期權工具上市、國際化進程提速等全面鋪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日前,長江期貨董事長譚顯榮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行業的起源,也是生存與發展之本;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產業既是國家的戰略,也應該是期貨公司的戰略。

  今年以來,期貨公司之間的較量日益激烈,譚顯榮介紹,2018年,長江期貨積極推進“二次創業”,全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服務經濟

  也應是期企戰略

  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品種體系不斷豐富,期貨品種已經超過50個,投資者結構也日益優化。

  譚顯榮表示,在經濟轉型更新過程中,企業需要增強自身的經營能力,其風險管理需求具有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對期貨公司提出更高要求,也給期貨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譚顯榮稱,“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產業既是國家的戰略,也應該是期貨公司的戰略。”在譚顯榮看來,一方面,立足風險管理,期貨是實體經濟的保護傘。期貨市場形成的價格資訊可以為企業經營決策起到信號燈的作用;企業應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以鎖定合適的原材料成本或產成品價格,形成穩定生產經營抵禦市場非理性波動的保護傘。隨著期貨、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的進一步豐富,以及業務模式的不斷創新,要讓實體企業實現人不進場而風險管理需求進場,不斷拓寬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這是期貨行業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譚顯榮表示,期貨行業創新業務為產業服務打開了新太空。隨著期貨公司自身專業能力的增強,風險管理子公司開展的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場外期權等一系列創新業務模式,在幫助實體企業推進期現結合經營、促進企業轉型更新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銜接期貨市場與實體產業的重要紐帶。

  今年推進“二次創業”

  以前,期貨行業由於盈利手段相對較少,這幾年創新業務不斷推出,盈利情況出現了好轉,行業誕生了淨利逼近10億級別的公司,但是,行業分化加劇,對於未來行業競爭格局,譚顯榮介紹,今年以來,期貨公司傳統經紀業務的收入在下降,傭金也在下降,但整個行業的營收卻出現增長,說明行業內其他業務收入出現了實質性的增長。

  對於長江期貨而言,正在探索期現結合之道,開啟服務實體新模式。2017年,長江期貨在新三板掛牌,近期貨出了掛牌之後首份“成績單”:2017年度,長江期貨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增長16.65%,淨利潤0.89億元,同比增長3.49%。

  譚顯榮介紹,長江期貨的願景是打造國內一流的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的服務商與供應商。長江期貨將堅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職能,引導和推動期貨行業服務供給側改革和實體經濟轉型更新進一步的發展。

  譚顯榮表示,今年以來,期貨公司之間的較量日益激烈,主要表現在對人才的培養、份額的搶佔等,各期貨公司都想在各項競爭中拔得頭籌。2018年,長江期貨積極推進“二次創業”,針對公司出現的創業激情褪化、運行效率不高等現象,從青年員工培養、調整競聘模式、組織架構優化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