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致敬首個「中國醫師節」,我們走進了4位醫生的診室……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手機24小時開機,無論白晝與黑夜都隨時待命;他們與家人聚少離多,僅3%的人有「雙休日」;一連做七八個小時手術,下了手術台累得癱倒在地……

這就是醫生,一個光榮而又辛苦的職業。他們迎接生命、保衛生命、送別生命,是生命的守護者,卻也因此承受著高強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壓力。

2017年11月,國務院發文,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為「中國醫師節」。這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後,國家設立的第四個行業性節日。

在第一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生命時報》記者深入臨床一線,親身體驗4個不同科室醫師的日常工作,希望能幫助醫患之間增加了解,也希望全社會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的氛圍。

產科醫生

身兼「一人兩命」的重擔

8月1日早上,記者來到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剛走進去就聽到一串呼叫聲。

「醫生,我怎麼感覺不到胎動了,快來看看啊!」一名「糖媽媽」(對妊娠糖尿病產婦的昵稱)驚慌地喊道。醫生小跑著推來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兒情況,並安撫產婦不要緊張。

在產科護士站,醫護人員不斷解答著產婦和家屬的疑問,「醫生,2床肚子疼」「醫生,我什麼時候才能進帳娩室待產啊」「醫生,我媳婦生到什麼程度了」……這就是產科醫生每天面對的工作環境,熙熙攘攘、隨時待命。

張康抱著新生兒露出喜悅笑容

「我們每天都在身兼『一人兩命』的重擔。」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產科醫生關艷梅告訴記者,妊娠雖是自然生理過程,但暗藏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從孕婦宮縮到寶寶出生,需要10小時左右,這期間醫護人員需要面對產婦們歇斯底裡的喊叫和家屬們急躁的詢問。

面對這些,有時醫生難免感覺焦慮或煩躁,但必須馬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跟著慌張,因為慌張容易出錯,還要儘可能鼓勵、開導產婦和家屬們。產婦身體情況變化很快,一旦遇到問題,必須迅速應對和處理,比如馬上從自然分娩改為剖宮產。

在普通人看來,哭聲象徵著悲傷,而對產科醫生而言,新生兒哇哇啼哭則是健康、安全的信號,能趕走所有緊張和壓力。「忙的時候不會注意,直到產婦成功分娩,我們才會發現,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

產科醫生張康說,希望產婦和家屬們在產前多了解妊娠知識,學會如何使勁、怎麼保存體力。生產過程中,對醫護人員多些理解,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兒科急診醫生

手腳麻利,有果敢勁兒

8月9日早上7點,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門急診大廳裡擠滿了人,大人面帶愁容,小患者們的哭聲此起彼伏。首兒所重症醫學科含內科急診、重症監護室(ICU),重症的患兒會被轉進ICU搶救。

急診搶救室裡,一名1歲多的患兒因肺炎、呼吸困難就診,由於痰液乾稠,堵住了氣管,形成支氣管塑形,孩子的嘴唇憋得青紫,隨時有生命危險,孩子媽媽急得大哭。負責搶救的護士不斷拍打孩子後背,吸痰吸氧,試圖幫其排出痰液,搶救醫生果斷決定:「馬上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孩子獲得了搶救機會,收入ICU緊急進行纖維支氣管鏡灌洗。

重症醫學科主任曲東告訴記者,兒童急診是離死神最近的戰場,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死神賽跑。為了跑贏,不僅需要手腳麻利,最重要的是果敢,因為搶救需要快速判斷、快速處理,而這需要不斷積累和修鍊。

每一位急診科醫生既要有巨集觀、快速的判斷能力,也必須有非常細緻的觀察力。急診工作,必須一絲不苟,一點疏忽就可能給後續治療帶來很大麻煩,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曲東在查房時與患兒互動

除了緊張,這裡同樣充滿溫情。曲東查房時,走到每個孩子床前,都會摸摸他們的小手,即使有些患兒完全沒有意識。「他們身上插了那麼多管子,一定覺得難受,摸摸手或許能給他們勇氣和安慰。」

談到為何選擇「最難、最累、最危險」的兒科專業,並堅持做這麼多年,曲東的回答簡單有力:「熱愛。」她說,兒科急診工作雖然辛苦,卻培養了她快速決斷的能力。「每天和小孩們在一起,人也會不自覺地變得親和,內心世界更加純粹。」

精神科醫生

病人面前記得微笑

8月14日早上,記者來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病房。住在這裡的精神疾病患者並沒外界想像得那樣暴躁,相反,病房氛圍顯得溫馨和諧。該科主任黃薛冰告訴記者,這個病房住的都是願意接受治療的患者,以焦慮症、抑鬱症為主。

黃薛冰帶著記者一起查房時,迎面走來一位剛洗漱完的男患者。患者熱情地向醫生問好,黃薛冰面帶微笑,非常友善地和他打了招呼。患者離開後,黃薛冰說,這位患者患有強迫症,他很怕狗,認為自己四周有狗,所以到了一個地方就花很長時間找狗,自己無法克服。經過治療,如今癥狀減輕了不少。

黃薛冰與患者交流病情

中午12點半,黃薛冰開始出門診。「最近感覺怎麼樣,心情有沒有好一點?睡得怎麼樣?沒事,不著急,慢慢說。這個葯目前先減半片,看效果怎麼樣,如果狀態還可以就一個月後來複診,如果感覺不舒服,兩個星期後來複診,我們看情況再加藥,你覺得這樣可以嗎?」4個小時的門診中,黃薛冰看了14位患者,說的最多的就是「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始終帶著尊重和商量的語氣。

即使面對暴躁、自我表述不清的患者,黃薛冰也能在雜亂無章的話語中獲取關鍵資訊。她說,精神科醫生只有多問、多觀察,和患者做到有效溝通,將患者情況了解透徹,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記者觀察到,很多患者進來時惴惴不安,離開時表情舒緩了不少。

一下午,患者一個接著一個,黃薛冰只能在患者起身離開時見縫插針地喝口水,潤潤喉,即使略感疲憊,也一定是面帶微笑地迎接下一位病人。「精神科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很多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無數個曾經支離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希望,就很有成就感。」

老年科醫生

細心觀察,事無巨細

8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老年醫院腫瘤內科病房,隨該科主任劉寧紅一起查房。

「您看什麼新聞呢?」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躺在病床上看報紙,劉寧紅語氣輕快地問道。「看這個呢。大字看得見,小字看不見了。」老人喜笑顏開地指著報紙。「真棒!看看大字,了解一下國家大事就很不錯啦!您中午吃飯了嗎?」「吃了。」老人笑呵呵地說。「都吃什麼了?我考考您。」「有米飯、蘑菇,還有一些菜。」老人說著,劉寧紅轉頭望向一旁的護工,見她頻頻點頭,便笑著拉起老人的手說:「您記得這麼清楚呀,真的進步很大!」「我的記憶力比之前好多啦!」老人握著劉寧紅的手,分享最近的感受。

劉寧紅在病房與患者一起讀報

走出病房,劉寧紅低聲告訴記者,這位老人81歲了,身患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症,剛住院時記憶力特別差,連剛發生的事都想不起來,最近狀態好多了。由於該科住院病人多是身患中晚期腫瘤的老年患者,合併疾病較多,表現出來的癥狀複雜、模糊,一個小癥狀如不及時發現和乾預,日後都可能變成大問題,危及生命。

所以,大夫們每次查房、問診都要特別仔細,不僅要從頭查到腳,還要觀察患者的表情和精神狀態,了解一日三餐情況,並根據患者的性格和愛好,變著法兒地多讓老人開口說話。

人到老年,死亡是一個無法逃避的話題。作為老年科醫生,做死亡教育,幫助患者和家屬理性、平和地面對生離死別,是劉寧紅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她說,不建議家屬隱瞞真實病情,不告訴老人,因為老人自己有些心願和打算,可能是家裡人不知道的。如果老人能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完成這些心事,才能沒有牽掛和遺憾地安詳離開。

「工作中是否會遇到患者或家屬的不理解,甚至是過激行為?」「會遇到。」但劉寧紅淡淡地說:「這些都源於對患者的關心或對疾病的不了解,作為醫生,我們都能理解。不過,還是希望醫患雙方多些理解和包容,雙方的目的只有一個:戰勝疾病,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編 後

褪去身上的白大褂,他們和你我一樣,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而穿上這身天使的外衣,他們是敢於和死神奪命的勇士。

然而,醫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手足無措,也會在兩難選擇中孤注一擲,也會因無法挽救生命而痛哭流涕,這是由醫學本身特性所決定的。醫生也是偉大的,他們傳遞愛心溫暖病患,他們拚盡全力守護生命。

首個「中國醫師節」之際,向醫師們道聲感謝,也請給予他們更多理解與尊重!

本期編輯:李迪鄭榮華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單祺雯 雷妍 實習記者 高嘉悅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