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連杆一定比扭力梁好? 關鍵還是要看調校

買車時相信大家都聽銷售或者身邊朋友說過:這車好,多連杆的!那個車不行,後橋還是扭力梁的!在網上也經常看到這種言論:扭力梁就是減配!種種說法一定不陌生。但實際上呢?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什麽是多連杆,什麽是扭力梁呢?有啥區別又有什麽優劣呢?

在說多連杆和扭力梁之前,我們先說什麽是懸掛系統。大家知道,車子要在路面上行駛,路面有高低起伏,有顛簸不平,如果說沒有懸掛系統,我們的車輪直接固定在車身上,那路面上的所有顛簸都會傳遞到車身上,遇到崎嶇不平的地方,某個車輪還會離地。這顯然是不符合我們用車需求的。

而懸掛系統就是車架與車橋或者車輪之間的連接裝置,除了讓車輪帶動車身前行之外,也有緩衝坑窪路面傳遞給車架或者車身的衝擊力的作用,盡量讓所有車輪都與地面接觸,從而保持良好的抓地力,帶來更好的行駛能力。所以我們說到懸掛時,常常評論的兩個方面就是舒適性和行駛性能。

那懸掛系統中又包含多種懸掛形式,比如我們常常能聽到的麥弗遜、雙A臂、整體橋式、多連杆、扭力梁等等。這次我們只針對後橋多連杆和扭力梁兩種懸掛結構來說,因為這兩種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也是爭議最大的。

什麽是多連杆懸掛

我們從字面上理解,多連杆就是指由三根或三根以上,有多根連杆的懸掛結構。更多的連杆意味著這種懸掛結構會有著更多的控制維度,調校空間也會更大。從裡面來講,這種結構可以讓輪胎有著更加可靠的行駛軌跡。曾經的三連杆懸掛結構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底盤操控的要求,現在主流的多連杆懸掛都已經是四連杆或者五連杆了。這種懸掛結構可以用在前橋或者後橋上,不過我們通常討論的則是它出現在後橋時的情況。

嚴格意義上來說,懸掛結構分為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兩類,而多連杆就屬於獨立懸掛。那獨立懸掛的意義我們可以參見上圖。顧名思義,獨立懸掛就是每個輪子的懸掛結構是獨立的,彼此的運動也是獨立的,互不干擾。比如左側車輪路過顛簸,右側車輪則不會受到干擾。那既然有獨立懸掛,就有非獨立懸掛。比如我們下面要提到的扭力梁懸掛。

扭力梁懸掛

這種懸掛可以說飽受很多“懂車”人的非議,也被戲稱為“板兒懸”。我們從上面的結構圖上可以看到,這種懸掛結構比多連杆簡單很多,並且左右兩側車輪通過一個梁連接到了一起,結構上看比多連杆簡單很多,而且似乎一側車輪跳動,會干擾到另一側車輪。但大部分乘用車上的這根橫梁是允許一定形變的,所以雖然兩側會有干擾,但並不是百分百的,這也是為什麽會有些廠家把這種懸掛結構稱之為半獨立懸掛。

那這種懸掛結構就如同結構圖上看的這樣無腦、簡單,不高級嗎?非也,扭力梁的截面形狀、截面尺寸、材料的強度、開口方向、襯套的安全角度等等,諸多因素都是可以影響這種懸掛結構所呈現出來的特性的。也就是說,扭力梁懸掛結構雖然簡單,但並不是簡單技術,可控維度也並不少,至少不如我們看上去那麽少。

扭力梁的先天結構短板在於,雖然中間的梁存在柔性,但車輪跳動時,其傾角變化非常小,導致在極限狀態下無法最大程度的保持觸底面積,但在民用級的車中,根本觸碰不到這種極限,通過與彈簧、減振器的良好匹配,扭力梁懸掛一樣可以獲得出色的舒適性和運動型。

比如比較出名的法系車,就以後扭力梁懸掛聞名,無論是其質感還是舒適性都不輸同價位的後多連杆車型。而且扭力梁懸掛結構更節省空間,結構簡單,可靠性也會更為出色。

而運動車型自然更不必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嘉年華ST懸掛在運動性方面表現有多出色,同樣傑出的還有梅甘娜RS。

那怎麽選?

其實我這裡給大家的建議是不用過於糾結結構如何,因為大部分乘用車的性能調校還很難接觸到結構的極限,也就是還沒輪到拚“天賦”的階段。其實決定乘坐舒適性或者行駛性能的,是廠家的調校功底,而並非懸掛結構,市場中懸掛性能、質感一灘糊塗的多連杆懸掛比比皆是。所以如何選?自己親自去試駕、試乘。讓自己的屁股給自己提供參考意見。

總結:其實在汽車其它地方也同樣是這樣,AT變速箱一定比CVT好嗎?好的CVT變速箱駕駛體驗並不差,可靠性也沒有任何問題;雙離合一定不能要嗎?保時捷的PDK表現可以說堪稱完美;6缸發動機一定比4缸發動機好嗎?一定!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汽車獨家稿件,版權為騰訊汽車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騰訊汽車)及作者,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