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孩子會自卑嗎?

學習成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就會自卑。這是我們在後台留言中一位媽媽的“邏輯”,聽起來似乎也沒什麽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讓孩子好好學習的理由有上百種,大都是一個邏輯,“不好好學習會怎樣”“成績不好會怎樣”,其實利用的都是我們和孩子面對未來的恐懼。

恐懼能產生真正的學習嗎?

真正的學習會讓孩子認識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更好地面對未來。

產生真正的學習,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免於恐懼。

我們的後台,有這樣一條留言:

我費勁讓孩子好好學習,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他有自信。每次他說誰誰一百分,誰誰又被老師表揚了,他眼睛裡都是失落。因為現在的學校真的只看成績,哪個孩子不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呢?我也只是不想讓他掉隊,不想讓他小小年紀就自卑

說實話,第一時間看到這條留言時,我有一種奇怪的難受,能看到這位家長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背後的用心和無奈,又很擔心她這樣振振有詞說久了,真的覺得這個邏輯非常的自然,非常的正確,自己就信了,孩子也信了。

最後,這個邏輯就會變得像“好小學—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的鏈條一樣,是“不需要證明”的。

真的是這樣嗎?順著這位家長的邏輯想,好像是沒有什麽問題。

可是我還是要追問一句:學習成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就會自卑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參加了5月26號童書媽媽《心靈的力量》的講座,近距離接觸了世界一流水準的哲學大師和教育大師,他們的思想如何跟我們具體現實的生活發生關係呢?

那就從我們手頭這個現成的具體問題展開來說吧。

這問題,我真的

不敢去問奧斯卡

奧斯卡是誰?奧斯卡· 柏尼菲,哲學博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兒童哲學顧問。很多人都以為他一定可以回答很多哲學問題,提供一些思考問題的哲學方法,其實他完全不做這些。

他隻做一件事,就是不停地發問,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編輯部的同事們稱之為“棒喝”,可我完全不這樣認為,隻覺得他的問題都好有邏輯啊,他對人的觀察怎麽會那麽精準入微。

我參加了25號幸福教師計劃的奧斯卡的工作坊,親眼見他用貌似無理的追問、對辯解的不置可否,甚至不給人充分表達的機會,弄得同伴們委屈、落淚,這幾個人反而是回到家後輾轉反側,半夜發朋友圈表示要繼續追隨奧斯卡的人,也是工作坊中通過自省反思獲得最多的人。

不過這個問題,我真的不敢去問奧斯卡的,因為我都覺得這個邏輯本身就不成立,這也不是我的疑問,我幻想了一下被奧斯卡噎得一愣一愣的我,好吧,我放棄了。

在奧斯卡的課堂上,我學會了如何提問,於是我就假想了一番奧斯卡式的追問。

▲奧斯卡在《心靈的力量》演講現場,這個表情和動作表明他已經發現了不少邏輯上的矛盾,正在闡釋

▲ 大人所謂的“棒喝”,孩子們並不在意,他們覺得這個爺爺很有趣,問的問題好玩又奇怪

這四句看似合理的話

根本經不起奧斯卡式的追問

我把這段話拆成了四句,每一句都用奧斯卡的方式追問一下,大概會變成這樣:

1. 我費勁讓孩子好好學習,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他有自信。

請問好好學習就可以建立自信嗎?

成績有好有壞的時候,這樣建立起來的自信會不會很脆弱?

學習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讓孩子建立自信的嗎?

你為什麽會用“費勁”這個詞呢?

2.每次他說誰誰一百分,誰誰又被老師表揚了,他眼睛裡都是失落。

別的孩子被老師表揚,為什麽你的孩子就會失落呢?

請問孩子的失落是真實的,還是你內心的投射?

被老師表揚,是孩子自然的需要,還是家長為孩子建立起來的心理需要?

3.因為現在的學校真的只看成績,哪個孩子不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呢?

現在的學校真的只看成績嗎?

如果你孩子所在的學校真的只看成績,你認為這是對的、應該順應的嗎?

哪個孩子不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呢?(這句話不需要證明嗎?真的不用證明麽?)

如果孩子希望得到表揚,只有考出好成績這個唯一途徑嗎?

4. 我也只是不想讓他掉隊,不想讓他小小年紀就自卑

成績不好的孩子就一定會自卑嗎?

這種自卑是父母培養出來的,還是自然發生的結果?

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了,你就認為他是一個自卑的人了嗎?你還打算幫助他嗎?

以上的每一個問題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經過這樣的思考,大家會發現: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邏輯和認同中,還藏著很多值得探討的東西。這是我在奧斯卡的課堂裡學會的。

可是,還有很多人是不滿意的,這些追問完了就完了嗎?沒有答案嗎?

是的,奧斯卡是不會給你答案的,在這位哲學家看來:“這是你的生活、你的疑問,當然應該你自己去思考,答案才能出來呀?我呢,只能敲打敲打你,觸動你去思考的人。”

這個跟我們習以為常的“有問題就問專家”的想法,專家就會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做法,完全不對路啊,所以也有一小部分觀眾表示不滿意,我們就是要一個好的回答。

抱歉,奧斯卡真的不會給你的!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個體心理學大師伊娃,她可是回答問題的高手,什麽問題都能答。

個體心理學大師伊娃

為你具體分析

伊娃是誰?伊娃· 德雷克斯 · 弗格森,阿德勒心理學傑出學者,國際個體心理學協會名譽主席,擁有50多年兒童心理學實踐經驗。

▲89歲的伊娃教授現在每天都工作4個小時以上,演講現場她思維敏銳清晰,完全不像一個老人

▲演講的茶歇時間,找伊娃教授簽名的讀者排起了長隊

別的孩子得到了表揚

我們應該為他高興

現場,我們直接向伊娃提問“學習成績不好,孩子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就會自卑嗎?”

伊娃回答說:不會,孩子不會感到自卑。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成績好被老師表揚並不是學習的目的,被表揚也不是重要的事情。

她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過於在意學習上的競爭,不要給孩子輸入過多的競爭意識,而是告訴孩子,你去學校是為了學東西的,別的孩子去學校也是為了學東西的。

所以,當別人取得好成績,達成他的目標時,你應該為他高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有的時候是你,有的時候是別人。

別人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孩子應該學習分享同伴的快樂,而不是感到失落。

表揚和獎勵都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很多媽媽非常認同這一點,也都特別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得到了鼓勵、表揚,甚至是獎勵。

但是伊娃提醒我們《孩子:挑戰》中也指出了“表揚和獎勵都不是鼓勵”。

表揚表示你做了這件事,這樣做很好,所以我讚美你。表揚會讓孩子獲得一種優越感,也會讓孩子感到焦慮,擔心自己下一次能不能做得同樣好?而鼓勵不會。

而鼓勵是指孩子有能力在將來繼續做好、做到這一點,孩子獲得的是成就感和勇氣,鼓勵是不看結果的,而是看到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和付出,為孩子指出來。

根據成績的好和不好判斷給出的,那肯定是表揚,而不是鼓勵。

對於這樣的表揚,家長是應該保持一些警惕。老師表揚了孩子,家長也可以告訴孩子表揚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好的,別人就是不好的。上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

當然,好好學習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學習是為了我們將來的生活做準備,但是學習是一件長遠的事情,不要被眼前一時的成績或榮耀所迷惑。

成績也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會有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時候,但是家長應該更看重的是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努力,只要孩子盡力學了就是最好的,請不要在意短期的成績,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最終學習到了什麽。

伊娃的回答,是不是幫助大家看清問題了呢?

為什麽要抓住這個問題不放

說得如此細致?

因為我們認為教育是為了讓人免於恐懼,不是使人陷入恐懼。

因為有的家長會更直白地告訴孩子“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進不了好中學,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一輩子沒出息!”很多老師也會這樣說,仿佛這就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在這樣的理念之下, 孩子面對學習時,大概只有一種感覺——恐懼,被嘲笑的恐懼、被貶低的恐懼、得不到表揚的恐懼、被淘汰的恐懼……

這樣的恐懼,能產生真正的學習嗎?

真正的學習會讓孩子認識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更好地面對未來。產生真正的學習,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免於恐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