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長期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這個鍋益生菌不背

益生菌對於人體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但畢竟「人紅是非多」,總有一些關於它的謠言混淆視聽。

每當醫生或營養師建議孩子長期補充益生菌時,有些家長便會擔心,服用益生菌久了,寶寶會對它產生依賴性,以致到最後必須依賴於益生菌才能正常生活、排泄,甚至擔心益生菌會有副作用。

今天小編必須得好好為益生菌正正名。

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人體就已經在和包括益生菌在內的各種微生物打交道,益生菌和人體處於一種共生關係,一方面人體為腸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動的場所和營養,另一方面,腸道菌群也共同維護腸道微生態的平衡並且對人體發揮著必要的生理功能。

實際上,媽媽的子宮是一個無菌環境,嬰兒出生後就開始從產道、空氣、母乳、食品等來源中獲得益生菌,也就是說,我們體內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後天獲得。

腸道內細菌100%都從外界進入。只能適應腸道厭氧環境的細菌才會駐留、繁衍,形成腸道內正常菌群。而服用益生菌不會產生依賴性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離乳後,嬰兒的定殖菌已經基本形成和佔據了腸道大部分位置,後服用的細菌很難在體內定殖。脫離開母乳餵養,當人體腸道受到病原菌、抗生素、過敏原損傷時,需服外源性益生菌調整,沒有依賴之說。

益生菌的清除和排泄機制也表示,目前認為,攝入的益生菌菌株不可能永久定植於人類和動物腸道,最終會被清除和排泄。

也就是說,我們人體會一直從外界得到益生菌,它也會一直被清除和排泄掉,這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

益生菌如同人體必需的營養一樣,缺乏了就會有病,就需要及時補充,但卻不能說人體對益生菌具有依賴性,而只能說是人體非常需要它們。

益生菌有副作用嗎?

益生菌不是化學製劑,不是葯,而是生物產品,所以不存在對於消化系統自身器質性的影響。只有服用藥物的時候,我們才會面臨有無副作用和依賴性的問題 。

因為益生菌本來就是消化系統的組成部分,所以長期使用益生菌就等於經常給你的消化系統做保養。長期科學適量使用益生菌只會對身體帶來好處,不會因為外界補充而降低了自身的調節機能的。

有人說,不會產生依賴性的只是天然的益生菌,而我們服用的很多是人工合成的益生菌,小編真是忍不住笑了,益生菌是一類活的微生物,生物體內是不會自動合成。

目前人類的科技水準還沒有達到合成細菌的水準,人類目前連起碼的存在生命的物質都沒法創造,更不要說益生菌了。

而平時經常見到的益生菌沖劑,其實也是我們生存的環境中的菌種在巨大的發酵罐裡進行生長、 繁殖,當這些微生物的數量足夠時,再用離心機將其分離出,最後通過各種工藝做成成品。

那麼,這些人工培育發酵得來的益生菌和我們平時自身在外界獲得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只能說,人工培育得到的會更純凈,是我們人體所需的對我們有益的菌種,能夠更直接的抑製體內腐敗菌的生長繁殖,幫助體內有益菌的增殖,從而更好的維護微生態平衡。

補充益生菌會不會過量呢?

人類腸道中包含著高度多樣的微生物群落,本質上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腸道菌群由「原籍菌」+「過路菌」兩大部分組成,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的這些益生菌對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的組成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某些特定的微生物群體會產生影響。

過路菌想轉變成原籍菌是非常困難的,通常服用的益生菌產品,短的大概3-5天就隨著糞便排出了,長的話7天左右才被排出。

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藥物大多是化學品,沒有生命,而益生菌是微生物,是有生命的東西。

和其他生物一樣,益生菌也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和生長階段,包括適應期,快速生長期,穩定期和衰亡期。 在進入腸道定植後,益生菌就會經歷這些正常的階段,到衰亡期的時候,數量就會開始減少。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腸道內的面積是一定的,不管是有害菌還是有益菌,都需要粘附並定植在腸道粘膜上,才能存活。多出來的益生菌以及被搶了地盤的有害菌沒有了地方住,也就沒有了依靠,隨著腸道的蠕動和其他廢物一起被排出體外了,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危害。

所以呢,綜上所述,媽媽們擔心益生菌補充過量,或者會產生依賴,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攝入量科學,可長期補充!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