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余家公司違規減持 誰在把監管當兒戲?

證監會發布“減持新規”已近兩周年,如今正頻頻遭遇挑戰。

5月20日晚間,東軟集團公告稱,因家屬誤操作,高管蓋龍佳違規清倉式減持了公司股份,為此發布致歉聲明。蓋龍佳減持成交均價為14.24元/股,而截至5月20日收盤東軟集團最新股價為12.38元。蓋龍佳承諾6個月後將減持股份全部購回。

《華夏時報》記者根據交易所公告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股東進行了違規減持。其中不少違規減持的高管將原因解釋為家屬誤操作,一些機構則解釋為對減持相關規定認知不足。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華夏時報》表示,家屬代管情形並不必然導致高管免責。一些機構違規減持稱是對減持規定認知不足,這種說法更是荒唐可笑。違規減持頻發說明目前在股東減持方面存在不少監管漏洞,另外監管尺度也過於寬鬆。

東軟集團高管清倉式減持

5月20日晚間,東軟集團公告稱,蓋龍佳於3月29日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票2765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022%,成交均價為14.24元/股。本次減持後,蓋龍佳不再持有本公司股票。

上述交易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中關於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定期報告窗口期買賣股票、每年減持不得超過25%的限制性規定;同時,本次減持未按照《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的規定進行預披露和公示。

東軟集團表示,經與蓋龍佳核實,因平時工作繁忙,其證券账戶一直由家屬代為管理。公司審議聘任蓋龍佳為高級管理人員的董事會,以通訊表決方式於2019年3月28日召開。蓋龍佳對該次董事會會議時間記憶有誤,導致家屬進行了上述誤操作。公司對蓋龍佳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其繼續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並要求其對家屬代為交易的行為進行嚴格管理,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蓋龍佳還就本次違規減持事項的致歉聲明稱,對本次違規減持公司股票的行為進行了深刻反省,並就本次行為向公司和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儘管蓋龍佳所持股份不多,但此次減持可謂精準。今年2月1日至3月11日期間,東軟集團股價走出了一波大行情,最高漲幅達75%,在3月份減持的股東收益不菲。蓋龍佳減持成交均價為14.24元/股,而截至5月20日收盤東軟集團最新股價為12.38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致歉公告中,蓋龍佳承諾將在上述交易發生之日起6個月後將本次減持的股份全部購回,並在本屆任期內不進行減持。

年內20余家公司現違規減持

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近來頻頻發生。

涪陵榨菜5月19日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賀雲川違規減持公司股份,原因是其配偶對高管減持的要求認識不足,操作失誤,在賀雲川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減持股票交易操作。賀雲川對本次違規減持公司股票行為給公司的負面影響深表歉意,對廣大投資者致歉。

5月16日,博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高管喻詠梅的家屬因誤操作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300股,未在減持十五個交易日前披露。喻詠梅主動向公司出具了關於本次違規減持的情況說明及致歉函。

5月15日,回天新材公告稱,公司董事劉鵬的家屬因誤操作,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賣出股份,劉鵬先生就本次違規減持行為致歉。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5月20日,滬深兩市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違規減持相關公告。除去上述提及的公司,還包括南京熊貓、柳藥股份、華脈科技、神力股份、新通聯、福達股份、艾華集團、元祖股份、濱化股份、靈康藥業、浙大網新、新智認、晨曦航空、國軒高科、智慧松德、黑貓股份、天翔環境等。

其中,高管違規減持解釋為家屬“誤操作”的還包括國軒高科、涪陵榨菜、回天新材等。此外,一些機構股東違規減持則解釋為對減持相關規定認知存在偏差。如柳藥股份被持股5%以上的股東九泰基金違規減持,華脈科技被股東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夥)違規減持。

違法成本低是主因

為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行為,促進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曾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乾規定》,彼時被稱為“減持新規”,如今該規定將滿兩周歲,仍然頻遭挑戰。

根據該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計劃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未按照本規定和證券交易所規則減持股份的,證券交易所應當視情節采取書面警示等監管措施和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情節嚴重的,證券交易所應當通過限制交易的處置措施禁止相關證券账戶6個月內或12個月內減持股份。證監會則依照有關規定采取責令改正等監管措施。

在上述20余家股東違規減持的公司中,元祖股份控股股東卓傲國際有限公司就因違規減持,在今年4月被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巨豐投顧投顧總監郭一鳴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上市公司的股東和高管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進行減持,只要是規定範圍之內的減持都無異議。但今年來違規減持不斷,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主要集中於“未提前預先披露相關減持計劃公告”、“低於此前約定減持價格減持”、“超出減持計劃數量上限”等,從其公告原因看,多是因為“操作不慎”、“認知偏差”、“政策不了解”等。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麽,可能不僅僅是這麽簡單。

郭一鳴表示,對於違規減持,相關處罰力度不高,監管也不到位,這可能是違規減持的主要原因。而股東、高管對於減持規定的重視度不夠也有很大原因。從上到下都應對其重視——上對違規減持加大處罰力度;下要求熟知減持規定,做到自律自覺。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不少上市公司高管借口公務繁忙,將證券账戶日常由其家屬代為管理和交易,但代管情形並不必然導致高管免責。因為根據《證券法》相關要求,上市企業高管證券账戶由他人代管這一情形屬於違規行為,其交易產生的收益應收歸公司所有。一些機構減持則稱是對減持規定認知不足,這種說法更是荒唐可笑,因為這是最基本的證券常識。

宋清輝還認為,違規減持頻發說明目前在股東減持方面存在不少監管漏洞,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監管尺度寬鬆。違規減持行為的低成本,不僅影響到普通投資者的公平交易,也影響他們對規則的信任,證監會應高度重視對違規減持等相關行為立案調查,未來對股東減持方面的監管尺度要更加嚴厲,以儆效尤。

責任編輯:呂方銳 主編:夏申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