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成祖朱棣,為何因當年一次起義而大索天下尼姑?

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正在為遷都北京做著最後的準備,舉國上下一片繁忙,上至臣工,下至百姓,都在圍繞著朱棣這個政治工作忙乎著。可突然間,朱棣下了一道旨意:“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者,悉關京師。”朱棣這是怎麽了,放著遷都這麽重大的事不管,轉而給尼姑杠上了?原來,這和一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叫唐賽兒。

唐賽兒何許人也?永樂年間白蓮教的尼姑首領。白蓮教的初衷並非是為了造反,它起源於宋代,提倡慈悲為懷,念佛持戒。立“五不”教規:“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成員多為社會底層人員,信奉通過修行,死後能入天堂,轉世可成為富貴之人。但因其組織松散,成員普遍缺乏文化,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斂財或奪權的工具。唐賽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月,唐賽兒利用朱棣忙於遷都,無暇他顧之機,在山東境內糾結數千白蓮教教徒,舉白旗反抗朝廷。由於朱棣一時間騰不出手,所以唐賽兒在短時間內迅速佔領了青州、諸城等數座城市。待當地官員將情況上報朱棣後,朱棣極為震驚,隨即派出大軍鎮壓,結果,唐賽兒的義軍不堪一擊,作鳥獸散狀。而匪首唐賽兒就此失蹤。

朱棣為斬草除根,於是下令,捉全國尼姑進京,進行甄別。期望通過這個手段逮住唐賽兒。這可苦了眾尼姑,凡是被捕的尼姑,大部分被關押,少數和白蓮教有關聯的,統統被殺掉。幾乎無一人平安返回原地。

《明史》對此事件有如下記載:“永樂十八年二月,山東蒲台唐賽兒反,唐賽兒不獲,溟逮天下出嫁尼姑萬人”。《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上以唐賽兒久不獲,慮削發為尼或混處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道姑,逮至京詰之。”“盡逮山東、北京尼。既又盡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

朱棣殘忍凶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毫無一國之君的仁德。大量的佛門女弟子受到無辜的牽連。可見,在中國歷史上,政權對宗教可以親之,可以滅之,甚至也不時辱之。不過朱棣最終也沒能逮住唐賽兒。“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

但這場震撼一時的起義到底給明王朝敲響了警鍾。之後的幾年裡,從晚年的朱棣到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幾代皇帝,都盡力調整國策,努力輕徭薄賦,這才讓朱棣晚年時已經國力消耗嚴重的明王朝緩了過來,有了“仁宣之治”的偉業。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這場嚇出朱棣一頭冷汗的農民起義,已經生動詮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