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振鶴:北京為何能成為千年帝都?

作者▼周振鶴(複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重點

◆ 從少數民族政權的角度來看,北京位於天下之中。

◆ 唐以前是東西力量的對峙,宋以後則是南北的對峙。東西對峙以西安為上,南北對峙則以北京為上。

明朝前期,在北京與南京之間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往複階段。

與此同時的今北京一帶,由於地處中原邊緣,長期以來還只是一個州郡級的首府而已。更早時期的的一帶也隻做過燕國的都城,燕先只是西周的一個諸侯,後來只是戰國的一個弱國。

北京地處中原王朝的邊緣,既不可能被選擇為中原王朝的首都,也不可能作為佔據北半個中國政權的都城。北京作為中原王朝的陪都以至首都,是邊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逐漸形成的。

契丹族崛起東北,後建立契丹國,勢力逐漸進入中原。五代後晉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的土地割讓給契丹,遂使契丹國的南界直到今河北中部一線。幽州政治中心即今北京,938年契丹改國號為遼,並改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改析津府),建為陪都,又稱燕京。這是今北京作中原王朝之一的遼的陪都之始,北京作為有影響的都城可以從這一年算起,比南京晚了7個世紀。

12世紀初,遼的部屬女真族繼起於東北,十幾年後即滅遼滅北宋,建立金朝。金的南疆一直到秦嶺淮河一線,遠過於遼。仍建遼南京為陪都,改稱燕京。1153年,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金朝將首都從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至燕京,改稱中都大興府。這是北京成為中原王朝之一的金朝首都之始。

從此以後,北京就從半個中國的首都到全中國的首都直到今天,其間雖有遷往南京的往複,但相對而言都比較短暫。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於北方草原,元朝建立以後不久的1267年,忽必烈即從開平府(今內蒙正藍旗東)遷都金中都城,後改稱大都。金、元的情況相同,既要統治中原,就不可能將首都設在民族的發祥地,但又不能離得過遠。於是北京就成為最合適的地方

北京成為建都最合適的地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於邊疆民族的入主中原,帶來了東北與北方的遼闊版圖,使得原來天下之中的位置有了新解釋,從洛陽位移至燕京了。金海陵王仰慕江南衣冠文物朝儀,想遷都於燕京,而征求意見於內外臣僚,結果多數人都以為“上京僻在一隅,轉漕艱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宜都燕以應之”。於是貞元元年(1153)遂從上京會寧府遷至燕京,稱中都大興府。因此頗疑中都之定名,實以“天地之中”為稱也。

到了元朝,也同樣以此地為天下之中。據《元史》載,巴圖爾曾對忽必烈言:“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邊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可見蒙元時人視燕京是“中”。後來,忽必烈在開平就帝位,不久即遷都金中都,而改稱大都。

就自然條件而言,北京山前小平原處於華北平原的最北端,從北方而下,既已進入中原,可以控扼天下,又緊緊背倚邊疆民族的發源地。往北可通過燕山山地諸山口,進入蒙古草原,往東北可沿渤海邊緣大路進入松遼平原,往南可經太行山山麓通道直達中原地區核心。這種形勢十分理想。

所以金人梁襄說過很有名的一段話:“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奧,而俯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諸關,東西千里,險峻相連,近在都畿,據守尤易。”這說的就是一種地理上的氣勢。

本圖來自地球知識局

清人入主關內,出現的依然是遼金元的政治態勢。

清的龍興之地在東北,在建立了全國性的一統王朝之後,舍北京外,沒有其他更合適的地方作為首都。這時的北京從遼代以來,已經有了近七百年的陪都與首都地位,除了中間明初中斷的數十年之外。

此後的北洋政府的中華民國,再往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首都的定位無不依此勢而來。可以說,除了西安以外,全國沒有第二個城市作為首都之氣勢可以與之相比。西安是以西駕東,而北京則是以北臨南。

唐以前,山東地區,即黃河下遊地區是可以與關西抗衡的政治與經濟力量所在。也就是說是東西力量的對峙。宋以後則是南北的對峙。東西對峙以西安為上,南北對峙則以北京為上,形勢使然,豈有他哉。中國首都的選擇,形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傳統觀念。這一點有時要勝過經濟中心的重要性,也要勝過天下之中的實用性。

西安與北京可以說是兩個最突出的以形勢取勝的都城。而對於北方民族而言建都北京其實也有一定的實用性,所以蒙元王朝敗於明代,退向北方以後,北元仍然存在了好一段時間,而蒙元的後身韃靼瓦剌始終對明王朝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與金對峙的南宋按照前朝的慣例似乎應該建都南京,但宋高宗沒有恢復全宋的雄圖,且金兵曾南下深入長江以南甚遠,故趙構寧願躲到更偏安的杭州。這是割據南方的政權的一個例外,不去細說。

應該重點述說的是南京作為全國性首都之始。就這一點而言,南京落後於北京近一百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以應天府即今南京為首都。這是因為南京一方面有帝王之宅的形勢,另一方面離朱元璋的根據地淮西老家很近。

但形成有趣對照的是,朱元璋之子朱棣從其侄子手中奪取帝位後,思路卻與其父完全不同,他一開始就打算遷都北京,原因可能有幾方面:一北京是其龍興之地,他封燕王,在北京有比較牢固的政治基礎;二他的帝位按中國傳統觀念是篡奪而來,他自然要避開嫌疑是非之地的南京;三明朝的主要外敵是北逃的蒙古勢力,建都北京有利於抗敵。

撇開前兩點不談,第三點考慮是積極的也是有道理的,他六次親征蒙古,都以北京為基地,對鞏固明朝邊防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南京是明太祖欽定首都,永樂帝又不便立時改變,而且他的子孫想法又與他不同,並不都認同北京為首都,想要回到南京去。

所以明朝前期,在北京與南京之間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往複階段,從明朝建立到正式定都北京經過了七十多年時間,即使從永樂元年開始的兩京制度算起,也有近四十年之久。

永樂元年(1403)改北平為北京,此時的北京只是陪都。朱棣在永樂七年、十一年與十五年三次巡幸北京,都是從南京出發的。第三次巡幸以後再未回南京,首都機能開始轉移。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改稱京師,而原京師改稱南京。洪熙元年(1425),又改北京為行在,有南遷之思,經宣德朝至正統朝,南遷始終未能實現,於是正統六年(1441),北京官廳去“行在”二字,北京最後正式定為首都。

明代前期北京、南京之間的小往複,不但反映了選擇首都的各種外在因素交叉的複雜性,還體現了具有定都決定權的皇帝個人的心理狀態。永樂皇帝自然是一心要遷都北京的,但卻遷延了十九年之久,期間他有將近一半時間是呆在北京處理國事,或以北京為基地進行親征。

但在他離開南京的時候,他的太子洪熙帝卻幾次在南京監國,對祖父朱元璋定都南京有相當的感情,而不願定都北京,想遷回南京。但他當皇帝只有一年時間,來不及完成這個任務。他的太子宣德帝情況又與他不同,雖然遵照父命有遷都打算,但他作為永樂帝的皇太孫當其祖父遠征蒙古時,都隨侍在側,所以對遷都回南京積極性並不高。加之北京作為全國性首都條件的確比南京優越,故經過來回往複之後最終首都還是底定北京。

不過南京作為留都,比一般的陪都位置更高,與北京一樣設有六部,這種情況為歷代所無。這一方面自然是出於對祖宗制度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示南京的確具備建都的一些必要條件。

清朝代明而興,選擇北京為首都沒有任何遲疑之處,這與金、元時期思路完全相同。而且由於清代所建立的多民族大帝國北部幾乎囊括全部蒙古人部落,西北包容準噶爾與回部,西南領有西藏地區,遠遠超過漢唐盛世,北京的地理位置也因此不像過去那樣偏向北部,而顯得相對比較適宜。或者說,也近乎天下之中的位置了。

進入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政治基礎在北方,定都北京自然是不二的選擇。但由國民黨建立的國民政府,其政治基礎卻在江浙財團,也因此自然選擇南京作為首都。但上面已經說過,作為一個領土廣袤人口眾多的多民族的國家的首都,北京的地理區位顯然優越於偏於東南一隅的南京,這是自古以來的定論。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也以北京為首都,這是理所當然的。

從北洋政府到南京國民政府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間,由北京到南京再到北京的往複,雖然是不同政權之間的首都變遷,其意義重於明朝前期兩京制度的變遷,但時間卻不過只有22年,遠短於明前期的往複期。

南京之所以被選為明初與國民政府的首都,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明代與國民政府的統一行動都是由南而北地完成的。至於元、清兩代則恰好相反,所以作為軍事行動的策源地,也為定都加上了一個重要的砝碼。

本文節選自:周振鶴,東西徘徊與南北往複——談談中國歷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刊載於《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