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錯過輔食添加的關鍵期,寶寶挑食、厭食、出牙說話晚問題多多!

對於寶寶來說,吃固體食物是需要學習的,所以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表現的「不愛吃」是很正常的。寶寶「不愛吃」輔食原因有很多:

1、不會吞咽

對寶寶來說,吞咽固體食物是需要練習的,一開始吃固體食物,寶寶很可能會條件反射把食物吐出來。經過反覆練習,他才能掌握吞咽的技巧。媽媽喂輔食的時候也有技巧,剛開始寶寶還不會自己張嘴吃固體食物,媽媽要把食物用小杓輕輕送到寶寶的下唇裡即可。

2、對輔食不怎麼感興趣

一開始添加輔食不是為了讓寶寶吃飽,主要是為了讓他嘗嘗味道。寶寶對新食物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他肯定會自我保護性地少吃,但只要他嘗到了就好。到了中後期,寶寶的食量會逐漸增加,而此時,奶仍是寶寶的主食。輔食吃得不多,不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另外,研究發現,寶寶對於一種新口味大約要嘗試8—10次以上才能接受,隻喂一兩次,寶寶表現出不接受也是正常的,可以多嘗試幾次。

3、米粉放到奶瓶裡才吃

還是建議用小杓給寶寶喂輔食。米粉和其他輔食雖然可以用奶沖調,但最好不要和奶混在一起喂,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吃奶量。輔食可以安排在兩頓奶之間,最好用杓子喂。寶寶吃輔食更重要的是為了讓他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養成吃飯的習慣和技巧。用杓子喂輔食是在鍛煉寶寶舌頭和口腔的配合,對日後學習說話也有好處。

4、寶寶挑食

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吃多吃少(輔食)不必太在意,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寶寶習慣各種食物的味道。建議給寶寶嘗試不同口味的食物,切不可讓寶寶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輔食添加攻略

01寶寶輔食什麼時候加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都明確建議,純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寶寶滿6個月(180天)開始添加輔食。

輔助食物過早或過晚引入都會對寶寶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過早引入半固體食物影響母乳鐵吸收,增加食物過敏、腸道感染的機會,而過晚引入則會錯過寶寶味覺、咀嚼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造成進食行為異常、斷離母乳困難,寶寶營養不良。

那是否只能在寶寶滿6個月那一天才能添加輔食呢?當然不是。如寶寶生病、身體不適應適當延遲添加,可顧問醫生來確定添加時間。

輔食添加套路多,專家給出輔食添加全攻略,爸爸媽媽們速來學習!

6個信號告訴你,該給寶寶加輔食了:

①寶寶體重達出生時2倍;

②對成人食物表現出強烈慾望;

③能夠保持姿勢穩定、控制軀乾運動、扶坐、用杓進食等;

④寶寶大量吐口水,甚至流出口外;

⑤餵奶形成規律,每天5—6餐,每隔3—4小時一餐;

⑥母乳餵養達8—10次/日,人工餵養奶量超過1000毫升/日,寶寶仍吃不飽。

結合以上情況及寶寶身體情況,得出添加輔食的時間建議。但最早不早於4個月,最遲不遲於8個月,也不應在6個月前將輔食作為一餐。

02添加輔食作用大

*輔食初期,讓寶寶接受味道即可。

添加輔食的好處:

①為小牙齒萌出做準備;

②咀嚼是為說話打基礎;

③品嚐多種輔食,預防寶寶挑食;

④自己動手吃輔食,鍛煉寶寶的五感。

03輔食添加有原則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應該遵循以下四大原則:

①由少到多;

②由一樣到多樣;

③由細到粗;

④由軟到硬。

高階輔食添加技能

輔食轉換要科學寶爸寶媽們了解了添加輔食的四大原則,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寶寶年齡段不同,輔食性狀、添加方式均不同,食物根據月齡轉換:

專家建議:

  • 1歲內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其他食物為輔。

  • 盡量減少鹽和糖的攝入,1歲內不加鹽,2—3歲鹽<2克/天。

  • 提倡順應餵養,若寶寶不想吃,不強迫餵養。

  • 注意培養寶寶的用餐技能及良好用餐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