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杏林醫話 | 「水深火熱,酷暑難當」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大暑篇

適宜:

1.俗語講:「大暑老鴨勝補藥」。民間自古就把鴨肉當做「補虛勞」的佳品。中醫認為,鴨肉味甘、鹹,性寒,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水消腫的功效,特別適宜夏秋季節食用,尤其適合脾胃虛弱、勞熱骨蒸、月經量少、水腫的患者。鴨肉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

2.民間素有大暑吃童子雞進補的習俗。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生長剛成熟但未配育過的小公雞,其肉質營養且容易吸收。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溫中益氣、益精添髓、強壯筋骨的功效。比較適用於病後、產後體虛,以及虛勞羸瘦、老年體衰者,而且對於產後乳少、婦女崩漏、脾虛水腫等亦有良效。

3.民間還有進入大暑伏天喝「伏茶」的習俗。「伏茶」名義上是「茶」,實際上是葯,是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野菊花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炎炎盛夏喝「伏茶」能起到清涼祛暑的作用。

注意事項:

1.鴨肉具有「陰虛者服後不燥,陽虛者服後不寒」的特點,但脾虛便溏、感冒未愈、感染性腹瀉者均不宜食用。

2.童子雞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易於被人體吸收,但食用時注意凡實證、邪毒未清者不宜食用。雞尾部有個凸起的實質體為法氏囊,是一個淋巴器官,儲存各種病菌和癌細胞,應去除後烹飪食用。

3.大暑喝「伏茶」雖好,但也因人而異。「伏茶」所用藥物一般皆性偏寒涼,體質偏寒或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喝,嬰幼兒臟腑嬌嫩,老人消化功能衰退,飲用「伏茶」更要慎重,避免損傷脾胃陽氣。

適宜:

1.大暑時節,早晚溫差較大,白天雖熱,但夜晚仍陰氣逼人,此時皮膚腠理開合頻繁,如果貪涼開窗或直吹空調,當人體進入睡眠後,極易遭受風邪侵襲。俗語講「夏夜避風如避箭」,故睡覺時最好穿著睡衣,既能吸汗又能防止受涼。

2.盛夏陽熱下降,水汽上騰,此時容易感受濕邪,故居住環境應保持乾燥、涼爽。

3.定期開窗通風、關閉空調,定期清洗空調防塵網,保證居室空氣新鮮。

注意事項:

1.睡眠、午休和納涼時,不要露宿室外,應遠門窗縫隙,以防感受賊風,出現全身酸痛、發熱、噁心、腹痛腹瀉等「陰暑證」。

2.不宜長期居住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避免寒濕損傷人體陽氣。

播放GIF

適宜:

1.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中午前後盡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中暑。

2.「暑易傷氣」,炎熱可使汗泄太過商陰。因此要避免過度勞累及大汗淋漓,同時還應保證休息及睡眠,在微感乏累時便開始休息或入睡。

注意事項:

運動後不宜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避免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適宜:

1.夏季應選擇吸濕和散熱性能好的衣料,有利於吸收和蒸發汗液,降低體溫。如棉布、絲綢、亞麻、人造絲等。

2.夏季服裝還應具有透氣性好而吸熱率小的優點,如麻織物和真絲織物。

注意事項:

避免選擇細密、質厚、量重、彈性差、不柔軟的衣料。

小習俗:鬥蟋蟀

播放GIF

大暑節氣期間,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我國鬥蟋蟀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蟋蟀相鬥,要挑重量與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後特製的日草或馬尾鬃引鬥,讓它們互相較量,幾經交鋒,敗的退卻,勝的張翅長鳴。鬥蟋蟀活動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後經歷了八九百年的漫長歲月。這一活動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長興不衰。

食療方:紅豆老鴨湯

【材料】:收據老鴨1隻(約1500克),紅豆50克。

【調料】蔥段、薑片、料酒、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鍋內放入紅豆(洗凈)、老鴨(切塊)、料酒、薑片、蔥段,加500毫升水。大火燒沸,小火燉煮60分鐘。放入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潤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小妙招:中伏到了,繼續來婦幼中醫科做「節氣灸」吧!

2019年中伏為7月22日至8月10日,共20天(中伏及閏中伏)。您如果錯過頭伏「節氣灸」,也不用著急,中伏仍然可以繼續來中醫科做三伏「節氣灸」,且「節氣灸」的治療範圍更廣。除咳、痰、喘等呼吸系統疾病,還適用於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以及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風寒濕痹證,痛經、慢性盆腔炎等婦科疾病,以及多汗、尿失禁、尿頻、遺尿等虛寒性疾病。

2019年三伏「節氣灸」時間

頭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閏中伏:8月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就診時間(周一至周五):掛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內科普通號均可。


供 稿:中醫科 李競 李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