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大潛院士:今天我們為什麽要學數學?怎麽學好數學?

日前,由複旦大學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第十二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會暨中學數學教育論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蘇步青數學教育獎”是國內第一個獎勵從事中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獎項,也是目前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的最高獎,在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中享有盛譽。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就數學教育教學的有關問題,專訪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理事會理事長、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李大潛教授。

記者:提到數學,會有相當一些人覺得是一門讓人頭疼的學科。對於這個問題,您怎麽看?

李大潛:數學是絕大部分人念得最多的一門功課。中學數學的教學品質,中學數學的教學改革,關係到青少年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關係到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成長和前途,無疑是百年大計。學生對數學的印象如何呢?有很多學生特別喜歡數學,但也有不少人覺得數學很難,從而望而生畏,甚至避之唯恐不及,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教師付出了認真的努力,學生通過學習更加熱愛數學,愈學愈想學,對進一步學好數學充滿了熱情和渴望,但實際的情況和這個差距還比較大。這不能怪這一部分學生不是學數學的材料,從教師的角度,應該更多地認識到,我們的教學方法,包括我們所編的教材,還有很大的改進的空間和余地。

首先,教師要精準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定位,要想清楚在中學生這個階段,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些什麽。在教材的編寫及實際的教學中,有時候往往會走向一個極端,就是把大學中的一些知識、一些目前時髦而帶有光環的內容,勉強下放到中學來。對於“中學階段本應打好的知識基礎”這一點反而忘掉了或被擠掉了。這種“搶跑道”的做法,是不符合中學階段的培養目標的,也是不符合廣大中學生的認識規律的。這樣做,看來是好心,也似乎目的在提高中學的“水準”,但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把大學或“時髦”的東西硬性下放到中學,必然把原來中學一些應該好好訓練的偏基礎的東西,加以淡化、甚至給擠掉了,這是不合算的。中學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把中學階段的基礎內容,非常透徹、非常明確、非常明晰地教給學生,使他們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這才真正體現了水準。在教材編寫中,不要搶跑道,不要把不適合這個階段學生認識水準的內容硬塞進來,以免耽誤學生最重要的基礎訓練,也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和熱愛。

第二,數學的本質是簡明扼要、一針見血的。教學中要針對本質,單刀直入、切中要害,不要枝枝蔓蔓太多,一定要把教材裡繁瑣的內容盡量拿掉。好的講課,要嚴謹認真,清晰明快,樸實無華。為此,教師既要對數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要對局部有一個精準的理解,要了解局部在整體中處於一個什麽位置,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應付自如,使學生能學到並理解問題的本質和核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教師自嘲為“深挖洞”的教學方式,往往並沒有抓住問題的要害,花了很大力氣標新立異,既浪費了時間,消耗了精力,又加重了學生的負擔,甚至使學生的認識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是值得引起警惕的。

第三,數學教材的編寫要注意語言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學生喜聞樂見,且有助於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如果能做到上面這幾點,課時實際上不用那麽多,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會那麽重,把數學變成一門可親可近、喜聞樂見的課程,是可以做到的。這是我們的一個美麗的夢想。現在離這個夢想,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應該說不是不可以達到的。要做到這點,在新編高中數學教材即將面世之際,對中學數學教師進行認真而有效的培訓,看來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什麽樣的數學老師才是優秀的數學老師?

李大潛:首先要對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有一個比較好的領悟,對學生、對自己的教書育人工作充滿熱愛,並下決心身體力行。不能隻捧著一本教材,要盡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教好一門課。“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不僅適用於演員,也同樣適用於教師。

第二,好的數學老師,要知道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是從哪兒來的,又可以到哪兒去。如果能引導學生知道,生活和工作中有這麽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來解決,學生就有學習數學的持續的積極性了。

第三,是要深入理解數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現在的課堂教學,隻講知識,不講精神;隻講技巧,不講思想,看來還相當普遍。這樣造成的後果必然是學生難以學到數學的精髓,不能對數學有真正的領悟。

第四,要掌握數學的人文內涵。數學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類文明的堅實基礎。很多數學知識後面都隱含著豐富的文化因素,有很多故事。結合這些生動的故事來講數學,學生對數學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只有自覺地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才能真正走近數學、了解數學、領悟數學並熱愛數學。

記者:有人說學了數學最後到生活中也只是買菜的時候才能用到?您怎麽看待數學學習的作用?

李大潛:如果學數學只是為了上街買菜,那麽在小學裡學了加減乘除就夠了。有人會這麽想,說明我們的數學教師沒有盡到責任,我們數學家更沒有盡到責任。其實,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數學對培養一個人的核心素養有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數學講究嚴格,一個數字錯了,一個正負號錯了,一個小數點錯了,這道題就錯了。假如數學學得比較好的話,就自然會養成一種踏實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數學強調邏輯思維,這不僅對做數學習題重要,在社會上處理各種事情,同樣使人善於抓住主要問題和關鍵,有條不紊地處理與解決有關的工作任務。數學還有一個好處,遇到做不出來的問題,一定要想法做出來為止,而且要求做得盡善盡美,這也就無形中培養了攻堅克難的精神,養成了精益求精的習慣。數學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無疑是有巨大貢獻的。

記者:您怎麽看待現在學奧數的問題?

李大潛:我自己念書的時候是沒有這個問題的。我覺得,學奧數的前提一是學生學有余力,二是有興趣,三是自願。現在很多參加奧數的學生未見得都符合這三個要求,往往是家長的意志,有很大的功利成分,不完全是很理性的。其實,中小學的課程內容不少,負擔也不輕,如果真的學好,對一個人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應該已經足夠了。小學就學奧數,更是沒有太多必要。過去小學最難的雞兔同籠內容都是六年級教,現在四年級就開始教,現在教材的難度應該說已經相當可以了。

照我的看法,小學生的數學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才是學到一些必要的知識,而現在,恐怕把掌握知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了。老師布置的習題,學生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被迫再做100個題目,再不行,還要重做,一直到老師滿意了為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但這些“知識”難道真的這麽重要嗎?恐怕只會使學生的學習胃口徹底倒掉,使學生對數學抱有反感,他們能對數學學習有興趣嗎?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嗎?能真正學好數學嗎?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如果跑的是100米、200米,起跑當然很重要,但如果跑的是1萬米或者馬拉松,和起跑的關係大嗎?如果開始就跑得很快,能堅持到底嗎?學生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是一個萬裡長征,不能像短跑那樣只是衝刺一陣了事。過分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就可能會對學生造成片面的影響,甚至將來會跌倒在人生的路線上。小學的第一名不一定是中學的第一名,中學的第一名不一定是大學的第一名,大學的第一名也不一定是走上社會後的第一名。我們的家長要理性一點,老師要理性一點,社會也要理性一點。我們的目標是什麽?是一個學生一輩子的成才和成長。這個目標是很長遠的,從小學開始,就不應該過分計較考試的成績和名次,而要以更大的注意力促進興趣、習慣、素質和知識這些方面的綜合提高和全面發展。(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id:jiaoyuxinwenwang)

本期編輯:項佳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