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興全基金蔣寒盡:流動性和心理因素導致價格偏離價值

  買好的,更要買得好

  中國證券報 □興全基金 蔣寒盡  

  你是否還記得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上世紀60年代的“漂亮50”,以及20世紀末的互聯網和科技股?

  這些曾風靡一時的資產,最後都發展成為“泡沫”並很快“破裂”,讓很多投資者折戟沉沙。其實,上述資產本身品質是不錯的,只是當大家瘋狂地將價格推高到遠遠超過其內在價值時,從購買者的角度來看,它們就不再是好資產了。

  買好的,更要買得好。

  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漂亮50行情中,許多大公司的市盈率一度高達80倍以上,而二戰過後美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在一片唱好聲中,即使最初不看好的投資者也抵製不住誘惑而繳械投降,高峰時段的追隨者似乎都瘋狂了,幾乎沒有誰為估價過高而擔憂。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一切都變了。經濟增長停滯,持續通脹壓力下的股市開始降溫,漂亮50出現暴跌。短短幾年間,80多倍的市盈率跌到10倍以下,這意味著高點投資美國最好公司的投資者們,在那一輪下跌中損失掉近90%的本金。

  是漂亮50不再漂亮了嗎?不是的,它們仍是美國最知名的龍頭公司,是優質資產的代表,投資者錯就錯在支付了過高的價格。

  為什麽價格總會偏離價值?

  在一些專業投資者看來,價格對價值的偏離主要來源於兩點:流動性影響和心理因素。

  “流動性影響”理解起來並不難,比如在股市出現系統性崩盤的時候,部分採用杠杆的投資者可能會被迫平倉,被強製賣出持有股票,導致這些股票價格出現非基本面因素的大幅下跌。

  心理因素是導致價格偏離的一個極重要的原因,投資者心理幾乎可以導致股票價格在短期內出現任何定價。無論是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還是1970年的漂亮50,它們最大的共同之處是:所有人都覺得它們“無懈可擊”,“完美至極”,最後大家不得不為這所謂的完美買單。當大家意見出奇一致地認同某樣事物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眾人的追捧已經將它的價格推高。

  所以,一些投資大家認為,對於做投資影響最大的學科,不是會計學或經濟學,是心理學,而這恰恰是很難掌握的一個領域。

  流動性、心理等因素影響了市場的有效性,使得價格總是會偏離價值,或高估或低估。也許在“泡沫”沒有破滅前,“博傻”會短期有效,但放長時間,價值最終會發揮作用,資產價格終會向價值趨近。

  長期來看,市場會回歸正確,這主要是“價值之錨”在起作用,而股票的基本面就是這個“錨”。其實,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行情每次經歷過大幅下跌後,當市場認為進入底部區域的時候,投資者開始更多關注淨資產、ROE、股息率這些基本面指標,可見基本面確實是市場的“錨”。

  以低於“價值之錨”的價格買入資產,等待價格回歸,雖然並不能保證馬上奏效,也許價格與價值達到一致所需的時間比你可以等到的時間更長,但這確實是一種博取大概率正確的投資方式。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常福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