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成基金:專注投研 發掘股票長期價值

本報記者 王蕊

以“改善中國人的投資體驗”為歷史使命,作為“老十家”之一的大成基金,一直力爭以專業的投資能力,幫助國人實現資產穩健增值。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2017年全年,大成基金主動權益產品超額收益率為19.46%,在規模前二十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六。其中,有4隻產品2017年收益率位列同類前10%,另有6隻產品位列同類前20%。

好業績的背後,離不開強有力的投研團隊。18年間穿越多輪熊牛交替,大成基金權益團隊形成了以長期投資能力為核心的競爭優勢,不僅資深大佬繼續星光熠熠,一批新生力量更是嶄露頭角。大成精選增值(090004,基金吧)基金經理李博、大成趨勢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魏慶國與大成創新成長(160910,基金吧)混合基金經理劉旭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投資的要義在於謹慎專注”,不管外界如何風起雲動,最終都是要從企業本身出發。

魏慶國,經濟學碩士。2010年至2012年任華夏基金研究部研究員;2012年至2013年任職於平安大華基金研究部;2013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大成中小盤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大成趨勢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李博,工學碩士,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就職於韓國SK Telecom首爾總部;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就職於國信證券任研究員;2011年5月起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大成精選(090004,基金吧)增值、大成互聯網思維及大成內需增長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劉旭,管理學碩士。2009年至2010年在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任審計師;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任廣發證券研究所研究員;2013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大成高新技術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大成創新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

動能轉換 追蹤新經濟成長

今年以來,關於市場風格切換的爭論從未停止,從年初藍籌股回調、創業板反彈,到近期“獨角獸”回歸、新經濟成長,業內“百家爭鳴”。然而談及這個話題,三位基金經理卻明顯帶著大成基金一貫特有的“鈍感”,不輕言風格,不談論風口,一切都用深入扎實的研究和穩定優異的業績來說話。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備受關注的“新經濟”與“新動能”?

魏慶國:如果把整個經濟體分為新經濟和傳統產業兩塊來看,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到新舊動能的轉換邏輯。此前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因為傳統產業陷入產能過剩、高負債、高虧損的惡性循環。通過兩年的集中整治,在未來傳統產業限制產能擴張沒有資本性支出的情況下,折舊和利潤帶來的現金流可以逐步償還銀行貸款,相當於傳統產業被盤活了。

但目前,工作重心已轉化為新經濟、新動能,核心原因就是經濟需要進一步發展。實際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大會、“獨角獸”回歸等等,都已釋放了非常明顯的政策信號。

中國證券報:市場投資風格是否正在向成長轉變?

李博:市場對成長股的認知其實是比較模糊的,必須注意的是,成長股不等同於創業板。不能把2015年市場瘋炒過的股票都劃歸成長股,也不能把過去3年業績成長10倍的股票和過去兩年沒有業績成長、股價跌了80%而近期反彈的股票混為一談。

我在2016年、2017年都賺到了成長股的錢。粗略估算,2016年約有20%的收益來自成長股,2017年則有60%至70%。在成長股上選到優質股的概率正在增大,且不取決於風格變化、市值大小、板塊等外部因素,而隻取決於公司本身的質地。

近期創業板反彈僅因為其代表了超跌的股票。投資所謂的小股票沒有太大意義,很多目前20億至30億市值的股票只有殼價值。展望未來,注冊製遲早會放開,這些公司失去殼價值同時也沒有並購價值的話,其市值可能會只有3億至5億。

魏慶國:不管市場風格是否變化,投資決策最終還是要具體看個股的風險收益比,建議在新經濟的方向上,去尋找好公司、好股票。

站在當前時點,傳統經濟方面,融資難度上升或政府考核導向變化,均可能使傳統行業需求低於預期;邊際需求變化,對於利潤的邊際影響彈性極大。新經濟方面,在政策預期推升上漲之後,還是要看企業業績能否跟上,4月底前會重點關注一季報業績超預期的品種。

劉旭:我很少關心市場風格轉換,是否出現、什麽時點出現風格轉換是很難判斷的。在投研決策的過程中,我隻賺自己能夠看清、能夠理解的錢。因此,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對公司的長期跟蹤上,包括跑公司、關注新聞、看報告和年報,致力於發掘估值較低的好股票,擇機替換持倉組合中已經被高估的股票。

兼容並蓄 打造多元化團隊

面對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包容自由、倡導多元化投資是大成基金一直努力的方向。大成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監李本剛表示,正是因為給予基金經理較大的發揮太空,大成基金在不同風格的市場中均有產品表現出色,不負“長跑健將”的稱號。

中國證券報:你們的選股風格是什麽樣的?主要從哪些維度判斷股票的價值?

李博:一般情況下,我會將約20%的倉位做均衡配置,從上證50等大股票當中選,其他部分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優選成長股。看好一隻股票就會堅定持有,換手率相對較低。

我在選股時對估值沒有特別的要求。如果一隻股票業績增速和增速確定性都很好,即使當前估值較高也不會放棄。我曾經在200倍估值時買入一隻健康體檢股,就是看好其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且屬於消費更新的範疇,成長確定性較高。事實證明,這隻股票在2015年年初至2017年年末股價增長400%以上。

魏慶國:我在選股上力爭抹掉風格,回到投資和研究的最起點——風險收益比。風格是個結果,我們不能在結果上努力,要把研究和投資建立在一個扎實牢靠的起點上。

判斷股票價值,回到最起點就是DCF模型,把每個公司驅動現金流的因子搞清楚,去掉次要因子,抽象出來這個公司的獨特價值。有些有獨特價值的公司,即使還沒有釋放利潤,也會受到市場的追捧,比如亞馬遜、京東,以及幾年前的東方財富。

劉旭:大成基金投研團隊有“老帶新”的傳統,幾乎每位基金經理的風格形成都深受“師從的基金經理”的影響。我的長期投資願景是以發現卓越的公司和投資機會為目標去分配精力,盡量減少交易性操作,基於影響企業長期價值的因素去研究和分析,以有積累的方式進步和成長。

選股方面,我習慣從分析企業價值出發,落腳估值水準。一方面考量企業業務的難易程度,追問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還要考量在所處行業的不同發展時期,企業所作出的戰略選擇是否合理、是否具備實現目標的能力。此外,企業治理結構瑕疵、經營理念、管理層的差異度也需要特別關注。

中國證券報:年初股市經歷了一輪幅度較大的波動,在防範風險、平抑波動方面,有什麽心得?

魏慶國:年初以來,市場的輪動節奏確實非常之快。在應對波動方面,我認為首先要始終保持思維極度開放,以謙虛的心態傾聽其他人的看法,用實際行動做一個市場的小學生;其次,風險控制其實體現在研究投資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必須做好個股的深度研究,算清楚每隻股票的風險收益比,控制好組合整體的風險收益比。

判斷不定和難以抉擇是行業常態,因為我們做的是風險收益比,不是套利。應對複雜的東西,最好的思路就是:退到最基礎的牢不可破的前提上,看市場的交易分歧到底在哪裡。此外,盡量不要偏離自己的能力圈太遠去做決策,股票市場上最大的確定性是現金,面臨風險時不要著急做決策,也許市場上有風險收益比更好的替代資產。

劉旭:我覺得避免頻繁的倉位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投資組合的損失。我所管理的基金換手率最低時低於95%的同類基金,組合內重倉股最長持有十個季度。因為從長期來看,做波段、頻繁換倉的意義不大。當然,前提還是要在配置投資組合時下足功夫,保證股票具有長期的成長太空。

回歸本源 聚焦確定性增長

展望未來,大成基金認為,2017年以來的市場風格尚在延續。在經濟復甦或預期經濟復甦的背景下,確定性高、穩定性強、具有長期競爭力和壁壘的公司更容易獲得超額收益。基於這一判斷,大成基金積極捕捉企業成長機會,應對市場變化。

中國證券報:有人提出,“2017年是賺估值修複的錢,今年是賺業績增長的錢”,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魏慶國:從長期來說,我們只能賺到兩種錢:企業盈利增長的錢和通過交易賺到對手的錢。2017年平安、茅台、格力等藍籌股股價飛漲的背後,實際業績增長也非常迅速,其背後是行業龍頭強者恆強的邏輯。

目前,我的思路是抱緊行業趨勢好、競爭力突出的企業,首先要賺到企業盈利增長的錢,最好公司能夠維持未來3年淨利潤複合增佔率超過30%;其次就是在這些品種上,通過權衡風險收益比的變化,努力賺到交易對手的錢。

劉旭:2017年的資本市場是藍籌股及周期股估值回歸的過程,可以看成是前兩年極端行情的對稱反射。而從更長時間跨度看,過去十幾年累計的超額收益基本都是由優秀企業憑借商業模式和團隊能力的競爭壁壘所創造的。因此,投資無所謂估值是否修複,而是應以發現卓越的公司和投資機會為目標,基於影響企業長期價值的因素去認真研究和分析,發現真正優秀的企業。

中國證券報:當下相對看好哪些方向的投資機會?

李博:我們始終堅持自下而上發掘擁有長期核心競爭力且估值性價比合適的公司,不僅僅包括價值藍籌,也包括真成長類的成長股。

成長股一直是我擅長的領域,過去主要關注TMT和創業板,但現在也會在醫藥、環保、家電等行業中選擇重倉股。優質成長股首先要有充足的成長太空,從過去來看確實有成長,看未來預計3-5年有一定的太空,並且離行業天花板還遠;其次成長性要有確定性,體現在盈利、商業模式的穩定性上。

魏慶國:主要還是看好新經濟中顯露的投資機會。分行業來看,半導體、新能源汽車、5G通信是三個有扎實產業邏輯的方向,飛機發動機、工業互聯網和新材料是三個偏主題行情演繹的方向,而創新藥介於兩者之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