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佔據品質山頭的《長安十二時辰》硬核來襲

傳媒內參導讀:《長安十二時辰》以唐文化的歷史變遷作為歷史坐標,恢弘的宮城、精妙的一百零八坊、環繞其間的水渠等悉數囊括在內,人物的妝發細節在展現各自性格特點的同時還表達出傳統文化以及歷史的美感,真正還原出一幅“盛世長安圖”。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王涵

在電視劇關注度、收視率、播放量呈幾何遞增的暑期檔,各類劇集已然開啟“廝殺”模式,軍事諜戰、年代傳奇、家庭倫理、青春校園、現代都市等題材類型作品輪番上陣。但在首發陣容當中,我們卻發現了一個獨特的存在——《長安十二時辰》。

嚴格意義上說,該劇由於其獨特的雙男主設定、多元素糅合,並且憑借熱血懸疑既填補了題材空白,又憑借強勁的文化輸出使其難以被套入任何一個既定類型中。與此同時,該劇通過演員之間的獨特碰撞,劇情、人物、服化道的深度展現以及對家國大義的價值觀闡釋三步,與愈加年輕化的閱聽人群體產生獨特的共鳴,在開播初期就引發觀眾熱議,使其從激烈的劇集賽道上略顯領先,以8.8的豆瓣開分佔據榜首,成為劇集市場上初露頭角的硬核之作。

現代化思維增強布局張力

差異化題材的反套路設置

在內容優化和製作產業迭代加速的當下,觀眾對作品的感知與認可始終來源於故事內核。在“生死七分鐘,黃金前三集”的普遍追劇規律下,倍速播放也成為人們檢驗劇集好看與否的維度與方式之一。《長安十二時辰》就以差異化的題材類型、獨特的故事內容和偏向美劇風格的講述手法,令觀眾發出“終於有一部不用1.5倍速看的劇”的驚呼。該劇不僅“抓”到了多層面閱聽人的大量目光,也在一定意義上說明其開啟了大劇品相顯露的第一步。

《長安十二時辰》由優酷、微影時代、留白影視、娛躍影業、仨仁傳媒、十間傳媒出品,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故事糅合了懸疑、燒腦、救贖、博弈、動作、反轉等多種賣座元素,劇情緊湊、節奏明快且又耐人尋味,相關情節設置反套路,成為“猜不到故事走向系列”之一,使得閱聽人跟隨撲朔迷離的設置、抽絲剝繭的探案建立完整邏輯線。

具體來說,故事以塞外狼衛潛入長安實施滅城陰謀開篇,雖然擁有一百零八坊且安保周密的靖安司早已監視到,但由於狼衛的狡猾以及與城內人勾結,使得一場請君入甕的好戲變成了引狼入室,古裝化的緝凶行動拉開序幕。

在隨後的講述中,該劇以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章節,隨著二十四格燈樓燃燒、鍾鳴回蕩,激烈緊張的氣氛在不疾不徐的敘事節奏中氤氳。環環相扣的劇情設置、性命攸關的時間描繪,該劇的布局張力顯而易見。

單從劇情總結,該劇不僅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層層疊疊、互相勾連的陰謀秘計,還以具有現代大數據思維,通過分析整理海量信息快速找出相關結果的大案牘術表現得酣暢淋漓,在一天時間之內既有千鈞一發的絕境逢生也有困境暗結的微妙情意,令觀眾感歎內容充實同時也進行深度思考。

雙男主引發化學反應

角色新奇設定與演繹成為觀感投射機

對於具有美劇思維、邏輯性極強的故事來說,選好觀眾的“引路人”尤為重要。而人物言行作為觀眾的第一視角和觀感投射機,角色能否塑造的豐滿立體、演員能否演繹的精準形象,決定著能否起到良好且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並成為引發大眾追劇狂歡的第二步。《長安十二時辰》則採用死囚與天才少年共同營救長安城的雙男主敘事設定,差異化極強的人物碰撞和演繹都產生了難以言喻的化學反應。

對於故事主角之一的張小敬(雷佳音飾),其“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的形象刻畫得十分出彩,既有血有肉也有情有意。作為一個死囚,他汲汲奔走於鬧市,為百姓而活,用自己的方式拚盡全力地守衛著長安城,人性的刻畫以及人物形象與內心堅守的反差都將那顆拳拳愛國之心彰顯得更加鮮明。

對於天之驕子李必(易烊千璽飾),雖是帶著天才之名,既可以追道做仙人,又可以是身居廟堂的小小少年郎,但他卻在危難時刻擔起大任、成為棟梁。李必身為望樓的研發者和最終消息接收者,足不出戶,盡掌天下事,在這盤棋局中成為長安城的終極守衛者。

值得一提的是,與張小敬用大量事跡來表現人物不同,李必這個角色的描繪鮮少發生在激烈的衝突中,而是在日常言行的動作與語態中將其果敢與優柔的矛盾性格“立”住,從而產生鮮明的對比和反差。

與此同時,兩位演員的表現也頗為稱道,相較於以往雷佳音偏向呆萌的喜劇風格,張小敬身上的狠辣、決絕、熱血、膽識、情義與柔軟被其包裹融合得較為恰當;對於李必來說,易烊千璽身上的清冷少年氣質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沉穩的性格也為角色的少年老成特性進行加持。在前兩集的劇情中,兩人的對手戲也令觀眾大呼“驚豔”。從兩人各有目的的初見、達成一致的各自謀略,到接下來劇情中的惺惺相惜,兩人的關係變化也時刻牽引著觀眾產生觀劇黏性。

不僅如此,該劇還匯集老中青三代實力演員傾情演繹,不僅貼合了形色各異的角色設定,還在實際演繹上帶來諸多驚喜。例如周一圍飾演暗藏心機的龍波、韓童生飾演的黑白轉變的何監、蘆芳生飾演的熱血守衛姚汝能、熱依扎飾演的聰慧護衛檀棋、飾演長安第一千金王韞秀的艾如,以及護衛張小敬而死的小乙、嚮往美好的丁瞳兒等青年演員演繹的小角色都十分具有自身內涵和精彩亮點。可以說,不管角色大小,觀眾都能在劇中細節裡感受到人物的完整架構和形象變化。

用懸疑表象進行傳統文化輸出

歷史美學風格的沿襲與闡揚

隨著觀眾審美的不斷提高,反套路的故事內核和獨特的人物設置還不足以讓一部作品完全成為“爆款”。場景展現、服裝造型、美術設計對於劇集而言更是提升整體品相的最後一步。從而使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能在第一時間“鎖住”觀眾的視線,傳遞出全劇的主要訊息,在被故事內容吸引後轉化為粘性極強的固定閱聽人。

從目前已播出劇集的呈現來看,《長安十二時辰》以唐文化的歷史變遷作為歷史坐標,恢弘的宮城、精妙的一百零八坊、環繞其間的水渠等悉數囊括在內,人物的妝發細節在展現各自性格特點的同時還表達出傳統文化以及歷史的美感,真正還原出一幅“盛世長安圖”。

從劇中服飾來看,該劇主創通過學習大量史實資料,無論是選料還是量裁均注重細節,設計出的服裝造型既符合人物身份、情緒變化的同時又色調穩重,頗具質感。

具體來說,男裝以作為所有百姓日常便服和官員常服的圓領袍為主,其次便是作戰所穿的盔甲。由於現今唐代盔甲保存文物非常稀少,造型基礎只得通過寺觀造像的天王像等,為了打造出能夠穿在身上並符合人物色彩的盔甲戰袍,劇組做了很多實驗和考證工作才真正用金屬材質去複原鎧甲。唐朝的錦袍扎甲和吹反兜鍪等元素在武將和普通士兵的不同設置,真正確保生存率的同時還將金屬真盔甲的高級視覺美學以及甲胄質樸考究肅穆凶猛極致展現,不僅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力,還使得唐文化中的盔甲知識破圈傳播,帶來獨特的文化浸染。

與此同時,還有張小敬在不同身份下的服飾、李必子午簪的準確佩戴、塞外人服飾、說著不同語言和不同膚色的各異商人服裝、唐朝女子貼著花鈿的妝容等都令觀眾感受到作品的“誠意”。

從場景建築來看,一些影視作品為了服務劇情或展現鏡頭美學通常會對建築做出調整,從而讓觀眾產生一些質疑,但《長安十二時辰》為了致敬唐文化,做出了高度還原。對於百業興旺、商業貿易繁榮、國力空前強盛的長安盛景,該劇大到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的宮殿,鱗次櫛比、井然有序的街道,小到盛有雕胡飯、薄荷葉、油縋子等特色食物的餐具,甚至連十二個時辰內的光影變化都嚴格跟隨了劇情節奏,可謂是做到了嚴謹考究。

更令人稱道的是,該劇還著重體現了上元燈會等傳統節日和文化習俗,每一次行動發生的坊名、水渠名、宮名也將唐文化融入其中。這些無一不體現主創人員對製作細節的嚴謹態度和工匠精神。

以上元素在劇情畫面刻畫中國風、寫意東方美的同時無縫融入,使整個劇作在畫面表現上,可謂是光影明滅中帶有懸疑鋒芒,成功喚起觀眾對於唐文化的審美想象,帶來了極致的視覺享受。可以在一定意義上說,沿襲傳統美學和文化精神內涵的《長安十二時辰》,在積極宣傳中華元素、傳播正能量價值觀等方面邁出了對大眾潛移默化影響的一大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