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安十二時辰》:在千年長安中觸摸傳統文化魅力

       近年來,劇集向精品化邁進的趨勢顯著。無論是電視劇或是網劇均在整體上形成價值立意、創作品質的極大提升。打造精品力作、傳承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講好“中國故事”已成為當下文藝創作者的責任與擔當。近日在優酷上線播出的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就以較為扎實的敘事藝術、經得起推敲的細節打磨,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關照下,還原了千年長安的風貌與氣質,用“十二時辰”的生活狀態帶觀眾領略文化之美、生活之美。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飾演的張小敬、李必兩個角色,肩負使命與擔當,構造了正向積極的人物精神內核。

   

       

      該劇在緊湊的劇情主線之外,還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厚重分量,以飽滿的文化呈現,突顯從容的文化姿態。唐朝與長安,是中華文明千年歷史長河中璀璨的字眼。舊時的長安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四面八方的人們匯聚定居於此,以此作為安居樂業之家園。守護長安不受危局所困的故事,便以“家國情懷、擔當履責、道義信守、重道守禮、教化傳承”為核心的精神脈絡鋪陳開。劇集所傳遞的“為生民立命”“開萬世太平”等質樸願景,描繪出中華民族由古及今、共融共通的質樸民族基因,追溯歷史、燭照當代、擁抱未來。

    《長安十二時辰》用創新的表達方式,全景講述了十二個時辰裡關於使命與擔當的故事。唐朝上元節前夕,主人公張小敬與李必聯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危局、守衛家園安寧。從小人物的刻畫入手,《長安十二時辰》的整體基調更為真實具體。一方面,張小敬雖然帶著對現狀的某種不滿,但他始終將護衛長安城作為自己的堅守,拚盡全力保衛家園;另一方面,李必年輕氣盛,迫切想為國家建功立業,他的幼稚與不成熟不斷暴露,同時也記錄了他迅速成長的過程。兩個小人物的浮沉和成長,更容易與觀眾形成共情;從他們身上映射出的是平凡如你我、奔走在現代都市的芸芸眾生。以小人物刻畫大環境,他們身上不放棄追逐夢想、深愛腳下土地的情懷得以彰顯。

      同時,故事背景設定提煉了千年長安的文化風貌,包容的時代、隆重的節日,給了傳統文化符號最廣闊的展示空間。衣著服飾是展現唐朝文化的重要符號,影片在此精雕細琢,小到主人公李必的子午簪佩戴方式準確還原歷史、創新性的還原以襆頭包扎的唐朝頭飾而非簡單的帽子,大到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四方來者,既追求極致,又做好陪襯、不喧賓奪主。此外,作品對傳統文化亮點的挖掘滲透到日常呈現的方方面面,影片請來專家,精心複原了28種唐朝點心供各種宴會日常場景所需,人物對話之間善用詩歌突顯唐朝古詩發展之鼎盛。

      有不少出彩細節值得關注,例如將古法造紙和打鐵花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妙融入劇中。《長安十二時辰》將承載傳統文化的大命題分解到日常生活的細碎呈現當中,影像的使命不僅是展現與還原歷史文化亮點,更要喚起現代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和傳承意識。

    《長安十二時辰》在一天的光影變幻中,將“包容”二字詮釋的淋漓盡致。各色文化匯聚於長安,交融出華夏文明最璀璨的年代之一,長安城的興盛於繁榮早已為今天的 “引進來”與“走出去”給出了歷史的答案。燦爛的華夏文明在那個鼎盛的時代不斷突破地域,影片中著重描摹著微小如紋樣、圖樣等元素都可以隨遣唐使帶入日本,甚至能夠保留至今。中華文化自古便傳播到世界各地,以文化自信構築起強有力的文化影響力。

     劇中的一些細節反映出長安當時高度的開放與包容,這也恰恰構成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體注腳。劇集進一步深化立意,讓“長安”成為家國情懷的符號,四邊八方的人們匯聚於長安,帶來多樣的特色文化,文化交融共生讓古老的華夏文明更好的傳播到更遠的世界當中,提升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多年來,國產劇如何加深文化內涵這一命題一直在探索中前進,《長安十二時辰》給出了屬於新時代劇作創作的答案,當傳統文化與戲劇張力相遇,便不應該是高聳入雲的宏大題材概念,傳統文化需要扎根大地,當觀眾能夠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在平凡生活的煙火氣背後找尋到強大的文化印記支撐,影像才能深入人心的以凝結華夏文明之精髓喚起情感共鳴。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才是文化自信的從容呈現,《長安十二時辰》危局終會解開,與之相對的正義、心懷天下、民貴思想的正能量同樣彰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