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汽集團硬“懟”大眾 調整股比需尊重中方話語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斌 於建平 北京報導

3月18日,面對大眾集團CEO迪斯10天內兩次放話調整股比的言論,最早開始市場化的上汽集團明確表達了自身的態度,不商量的事不能當兒戲,當日聲明中,上汽集團使用了“對於此次合作外方未經事先交流,單方面就在華合資企業重大事項表態的行為,上汽集團感到遺憾”這樣的表述,作為中國第一家轎車合資企業上汽大眾的中方母公司,上海人今天不僅代表了一次自己,連長春兄弟企業希望及時回應公眾的話,都一並懟回給了大眾。

迪斯表態太早了

德國時間3月12日中午,大眾汽車集團 CEO 迪斯表示,正在與中國合資夥伴談增持合資股比一事。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最晚2020年上半年將對外宣布。兩周前的日內瓦車展上,迪斯還比較含蓄,“不排除增加合資股比的想法”。

迪斯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公開表態,鑒於中國合資股比政策最終會在2020年放開,大眾的時間表是2020年。

目前,大眾在華共涉及三家合資車企,一汽-大眾方面,大眾汽車集團並不控股一汽-大眾,一汽-大眾的股比結構為一汽持股 60%,大眾持股 30%,奧迪持股 10%。而上汽大眾方面,上汽集團持股50%,德國大眾持股38%,大眾中國持股10%,斯柯達持股1%,奧迪持股1%。江淮大眾中外雙方股比為50:50。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為46.27億歐元,佔大眾汽車集團2018年全球139億歐元營業利潤的35%。

大眾首席財務官弗蘭克·威特在年報現場強調,“如果46億歐元能出現在我們自己的經營範圍當然最好”。弗蘭克·威特所說的46億歐元,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利潤。

但可惜的是,利潤的最大頭——整車合資企業,並未能出現在大眾汽車集團當年的經營報表內。

上汽集團話裡有話

3月18日,上汽聲明中稱,上汽集團未與大眾汽車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汽車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外方股東是否會提出“調整股比”,要看每家合資企業的具體情況,要視中方股東在合資企業的話語權和貢獻度而定。

有心者注意到,在上汽集團聲明中段,上汽這樣表述:“雙方的合作始終遵循對等、雙贏的根本原則,類似合資企業股比調整等關乎合資企業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必須由雙方協商一致決定。對於此次合作外方未經事先交流,單方面就在華合資企業重大事項表態的行為,上汽集團感到遺憾。”

上汽集團公關部在回應上述事件時稱:“事後,雙方高層進行了溝通,大眾汽車集團向上汽集團還原了現場情況,澄清事實,消除誤會。”

成立於1985年的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轎車合資企業。2019年1月,上汽大眾成為國內首家累計產銷量突破2000萬的乘用車企業。

合資公司利潤奶牛

在上汽集團的四大業務平台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業務平台的利潤收益通過合並報表後,年年都能體現於上汽集團的收益中,而之所以上汽此次有底氣直言,除了手握三大合資公司的利潤話語權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其自主業務板塊的崛起,在近兩年的財報中,上汽乘用車已佔集團新車銷售增量的一半。

也就是說,上汽對於合資公司利潤率的期待,雖然也很強,到至少其自主業務線已經撐起了上汽業務板塊的半壁江山,而這種情況,在中國合資汽車公司的案例中,除廣汽在內的少數地方車企外,幾乎就是孤例。

時間回溯2017年,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淨虧5.1億,而上市公司一汽夏利虧損10.76億,與此同時大眾在中國的整體利潤大約366億人民幣(含南北大眾和大眾中國)。

同年,長安即使在福特銷量下滑的情況下,長安福特仍然成為當年長安汽車淨利潤的大頭,在長安汽車整體72億淨利潤中貢獻了大約60億,若再拋去長安馬自達的淨利潤貢獻,自主品牌的淨利潤大概不足7億。

2017年,北汽股份的毛利潤為355億,而同期北京奔馳的毛利潤為382億。也就是說,北汽自主品牌的毛利為負數,主營業務處於虧損狀態。

同樣,華晨中國港股披露的2017年財報中的數據顯示,2017年華晨中國稅前利潤大約39億,而華晨寶馬則在當年度貢獻了52億,這是39億中的52億,意味著如果沒有華晨寶馬業績的遮羞,華晨當年自主淨虧損13億。

而相同的情況,從2017年至2018年底幾乎沒有任何改觀。

2018年7月,寶馬集團提出欲提高在華晨寶馬的股比至75%,當時,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對媒體急呼“瞎扯”,而事實是,伴隨中國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寶馬欲在華晨寶馬合資公司中提高的25%的股份屆時還是將全面加持。

相比較上述車企,至少到目前,上汽是發聲最篤定自信的,沒有之一。

(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