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汽緊急回應大眾股比增持事件,是誰動了合資車企的底線?

啊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眾與上汽,掀起了汽車江湖的狂風巨浪。

3月18日,上汽火速發布官方聲明:上汽集團未與大眾汽車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汽車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

上汽公開與大眾“開撕”,這在雙方攜手並進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並不多見。都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上汽集團因大眾單方面宣布調整股比的言論引發股市震蕩,火急火燎的發布聲明也在意料之中。而雙方的溝通沒有達成一致,致使大眾在公開場合發表不恰當言論,也在側面反映出上汽與大眾在合資過程中的不平等地位。

1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大眾的試探

“誤會”發生在德國時間3月12日,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在沃爾夫斯堡總部召開的2019年度投資者大會上出乎意料地表示,大眾正在考慮調整在華合資企業的股比,最快將在今年下半年,最慢2020年上半年將宣布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及合資股比的調整情況。

目前大眾在中國有三家整車合資公司,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其中一汽-大眾中外方的股比為60:40,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兩家公司的股比都是50:50的對等股比。由於江淮大眾仍處於起步籌備階段,股比調整的說法可暫時將江淮大眾排除在外。一石激起千層浪,那麽處於輿論中心的自然是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

加上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常年以龐大的銷售體量排在車企銷量排行榜的冠亞軍位置,如調整股比,那麽無論是上汽還是一汽,利潤的減少可謂立竿見影,財報也會難看很多。但對於大眾汽車集團而言則正好相反,中國已成為大眾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佔據其全球銷量近四成,調整股比後將會為其增加非常可觀的利潤。當然,對於上汽與一汽這兩個合作夥伴,大眾也不敢一意孤行,此次“無意”透露出來的信號,恐怕是大眾“蓄謀已久”的試探。

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大眾汽車集團CEO,大眾中國管理董事會負責人,迪斯上任後已參與中國市場戰略制定和相應的執行。他認為,在未來,與其把歐洲的東西拿到中國,更應該在中國、為中國發展和創造。此前國民轎車捷達一躍成為大眾全新子品牌,為大眾在中國開拓全新的細分市場,顯然是經過精心布局,勢在吞食更多中國市場份額,此時迪斯又怎麽“說漏嘴”?

2

上汽的不忿與無奈

透過上汽發布的聲明,不難看出上汽的不忿與無奈。作為合作方,在沒有預先告知的情況,大眾擅自宣布調整合資股比,對上汽而言是極具衝擊性的,這從上汽投資者的信心霎時不足,急需一個說法就能看出上汽的被動性。

上汽大眾在2018年銷售206.5萬輛新車,連續四年斬獲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而從上汽集團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上汽通用2018年的銷量為197萬輛,上汽乘用車為70萬輛,上汽通用五菱為207萬輛。儘管上汽乘用車逐漸與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拉近距離,但從體量上,差距仍然很大。因此,作為上汽集團的主要利潤貢獻方,上汽大眾有個風吹草動,真可謂茲事體大。

另外,上汽奧迪項目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這也是上汽被拿捏的其中一個要素。與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一汽-大眾奧迪的博弈還未停止,上汽奧迪首款車型還未從生產車間下線,上汽奧迪尚未從豪華汽車市場搶食成功,此時若大眾以上汽奧迪項目為籌碼,上汽又該如何應對?當然,對大眾而言,上汽也是一個絕佳的合作夥伴,若失去上汽恐怕也很難尋找到更為契合的合作方。

3

合資股比開放,中國汽車品牌該如何自處?

大眾方傳出股比調整的消息,就能讓上汽與一汽如此被動,汽車合資股比開放究竟對誰更有利?前有寶馬第一個吃螃蟹,以290億元人民幣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後傳戴姆勒欲增持北京奔馳股比至65%。合資股比開放,似乎對中方無一利。

行業巨擘的每一個行動,對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迫使仍在享受合資紅利的自主車企加緊思考,還能活多久?以華晨汽車為例,在短時間內攫取近300億元的巨資可用於發展自主品牌業務,但多年起色不大的中華、華頌、金杯三大品牌真的能靠這筆巨資實現騰飛?業內人士並不看好。

中國汽車品牌還有機會,在合資紅利完全消退之前,加緊獲取核心技術力量,鞏固自身品牌實力,在單飛之前,翅膀長得更硬一點!

目前,大眾與上汽已解除“誤會”,雙方將繼續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高端品牌等領域深化合作,上汽大眾全新MEB新能源汽車工廠已啟動建設,上汽奧迪項目繼續推進,上汽大眾情未了。那下一個被卷進股比調整的車企會是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