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向坤:拚多多用戶現狀能否支撐其上市背後的雄心

向坤

北京時間6月30日凌晨,拚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此次IPO由瑞士信貸、高盛和中金聯合承銷,尚未最終確定掛牌交易所。

在此前的採訪中,拚多多創始人、CEO黃崢曾多次表示暫時沒有上市的計劃。然而與近期同樣尋求上市的小米和美團相比,拚多多的動作可謂搶得了先機。

在這個時間點上市,或許是因為拚多多已經感受到了自身的發展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時刻:一方面越來越被巨頭關注;另一方面供應鏈的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凸顯出來。

拚多多成立於2014年,完成過四輪融資,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4月,由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紅杉資本中國投資的約30億美元C輪融資。

2016年,拚多多淨虧損人民幣2.92億元,到2017年虧損擴大至5.251億元(大約8370萬美元)。受大幅擴張市場需要,拚多多在2018年一季度的銷售與市場支出達到12.17億元,平台單季發生2.01億元的淨虧損。由此看來,公司每年的虧損額還在逐步擴大,這也導致面臨著一定的資金壓力。

從黃崢的經歷來看,一方面他有著海外名校、海歸等背景,另一方面又能接地氣地選擇從低端入手,在接受訪談時也十分沉穩,並且有著巨集大的視野和抱負。

邀請陸奇加入作為公司獨立董事,這在外界看來是一步“奇招”。一方面陸奇可能存在一定的競業協定限制,從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來看,可能也是打算借拚多多試試水再作決定。另一方面,拚多多要在海外上市,從完善公司治理角度來看,需要在海外有影響力和公信力、可以代表股民利益同時又完善董事會結構的人選加入,陸奇豐富的經驗正好可以為拚多多提供建議,這也是黃崢人脈的體現。

由此可見,黃崢志向遠大。這確實是電商領域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每一個巨頭的崛起路線都不容易。面對拚多多的“野蠻生長”,兩大電商巨頭淘寶和京東當然不能不重視。京東和阿里已經在努力向品牌化和高端化攀升,目前拚多多有很大一批賣家正是被淘寶“放棄”的賣家。儘管當前拚多多暫時不會對淘寶和阿里形成激烈的正面衝突,但未來如何發展,仍然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拚多多發展的客戶,很多其實是阿里和京東沒有覆蓋到的用戶。根據創業家2018年2月份統計的數據,淘寶用戶月活數為4.48億,京東以1.59億月活數緊隨其後。這也表明,當前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農村,還有大量的用戶並沒有電商消費習慣,或者說還是習慣在實體店消費。

但與此同時,由於微信的月活數已接近10億,這說明上述還沒有形成電商消費習慣的群體可能因為網絡效應的影響而使用了微信,這就有可能被轉化成為拚多多的用戶。考慮到三四線城市人們的生活節奏相對緩慢,而且具有更強的熟人社會特質,在熟人之間的分享和信任願望更強,這實際上對拚多多的發展是有利的。

當前拚多多的社交關係主要還是依托微信,但是也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微信和拚多多未來的關係將如何發展,如果拚多多像之前一段時期那樣持續負面消息纏身,作為一個大平台,微信也可能會像今日頭條一樣,對於拚多多的鏈接進行限制。

從拚多多的界面來看,最重要的是強調了優惠和刺激購買欲,大部分界面通過瀑布流不斷地推出商品。但在這個平台上,目前除了讓用戶購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以外,還缺少更高層次的購物體驗和滿足,也沒有建立起拚多多自己的社交體系,社交關係還需要依賴微信。

因此對於拚多多來說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它需要不斷努力將微信用戶發展成為自己的用戶,長此以往,它和騰訊的關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變數。而即便是吸引來的用戶,對於拚多多的品牌認知目前多數還停留在低價上,一來用戶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並不高,二來用戶也會成長,如果到了追求高端品牌消費的階段,可能就會棄拚多多而去。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伴隨消費更新,拚多多就沒有消費太空了。即便是在美國和日本,也存在DOLLARTREE這樣的平價消費品,也需要有平台來適應一部分消費欲望弱和購買能力相對較低的用戶。

但是,如果拚多多未來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太空,就需要拓展商品品類,尋求更加高端的品牌認知。而對於在該平台棲身的商家來說,也都有發展壯大、明確自己品牌認知的需求。到那個時候,雙方如何平衡關係,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了。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