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漢能宣布私有化,下一站回A,上科創板有戲?

2月26日晚間,在香港上市的漢能薄膜發電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漢能移動提出了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的最新方案。

這意味著,漢能薄膜發電在私有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1

通過股票置換私有化

據了解,漢能薄膜發電是一家高科技能源企業,主要業務包括研發和銷售薄膜太陽能高端裝備整線生產線,以及開發、運營及銷售下遊薄膜發電項目和應用產品。

目前,漢能薄膜發電處於“超長停牌”狀態。

2015年5月,漢能薄膜發電因被質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被傳涉嫌操作股價被香港證監會調查,股票“短暫停牌”。

雖然漢能薄膜發電公告稱是短暫停牌,但其股票從此再也沒有開盤過。截至目前為止,漢能薄膜發電股票已停牌3年零9個月。

2015年7月,香港證監會宣布根據證券及期貨規則相關,停止漢能薄膜發電股份的買賣, 根據香港證監會的要求,該公司複牌需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公司需要完成證券及期貨條例證監會尋求法院命令;第二個複牌條件,是公司需要發一份披露文件,對本公司的活動、業務、資產、負債、財務績效和前景等資料作出詳細披露。

2018年4月,漢能薄膜發電公告稱,香港證監會提出的第一個複牌條件已經達成,第二個複牌條件已完成披露文件並提交香港證監會審批,希望香港證監會可根據相關規則,考慮漢能薄膜發電的複牌申請。

2018年8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新規》,在生效日期前已停牌的上市公司,若未能在生效日期起計12個月內複牌則或會被除牌。

對此,漢能薄膜發電表示,雖然公司已盡力尋求恢復股份買賣,但未必能夠如願。

這或許意味著,2019年7月是漢能薄膜發電的複牌最後截至日期,如果此時間之前未複牌,其或許將從聯交所“除名”

或許漢能薄膜發電不想“蒙羞離場”,現在其欲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市。

2018年10月,漢能薄膜發電收到了控股股東漢能移動對公司私有化的提議,因公司停牌已經超過三年(自2015年5月20日停牌),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經漢能控股集團董事會批準,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

而此次漢能薄膜發電公布的私有化方案主要是確定提議僅通過股票置換(而非現金收購)方式實行。

2

下一站:回A

從港股私有化後,漢能薄膜發電的下一站將是A股。

據了解,漢能移動將成立一類特殊目的的公司(SPV)用於承接公司全部股份,後經過一系列的換股計劃,所得漢能薄膜的業務最後包裝在一家A股上市公司中。

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種創新換股的方式在資本市場很少見,並且有可能登陸科創板。

漢能薄膜發電滿足登陸科創板的條件嗎?

Wind顯示,漢能薄膜發電2015年-2017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億元、43億元、5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02億元、2億元、2億元。

由此可知,雖然漢能薄膜發電在2015年巨虧100多億元,但是在上述時間段內,其業績持續增長。

進入2018年後,漢能薄膜發電的業績更是出現了井噴式爆發。

2018年1月-6月,漢能薄膜發電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同比增長612%,淨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2894%。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漢能薄膜發電還是一家注重研發的公司。

Wind顯示,2015年-2017年和2018年1月-6月漢能薄膜發電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9153萬元、50733萬元、51967萬元、42332萬元,近3年半累計投入21億元。

截至2月27日,漢能薄膜發電總股本約421億股,股價為3.91港元,停牌時總市值為1600多億港元(約1400多億人民幣)。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停牌的時間過長(超過1年或以上)其總市值並不能被投資者接受。

至此,記者查詢發現,目前A股市場共有19家與漢能薄膜發電可比的上市公司,且這19家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47.8倍。

記者計算,若以A股IPO發行默認的市盈率23倍來計算,雖然漢能薄膜發電上市之初的市盈率遠低於上述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但公司估值將達到2852億元。

以漢能薄膜發電的業績情況來看,其完全符合上交所明確發行人申請科創板的符合要中“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的要求。

記者 鄧皓天

排版 潘潔

編輯 許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