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開泡腳的正確方式,還你一個暖冬!

早已立冬,甚至已經過了二十四節氣的「小雪」,這說明氣溫越來越冷啦。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大家是不是已經做好了腳部的保暖措施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受:即使穿雙厚厚的襪子再加雙保暖鞋來防寒,腳也總是冷冰冰的,捂也捂不暖,甚至嚴重的時候腳還生了凍瘡。這是因為腳是離心臟最遠的一個部位,血液比較難以流動到腳上,所以腳在冬季是最難受的。腳上不保暖,衣服穿再多還是冷。腳的冰冷疼痛讓人煩得直跺腳,讓我們無法專心工作,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甚至會破壞一整天的好心情。而寒氣長久入侵身體,更是影響我們的健康:易生病、易疲勞、易上火、易怒、口臭、便秘、宮寒,不孕不育……


凍瘡


在這裡,小編就告訴大家一個防凍腳的小妙招。那就是,泡腳時在水中加點「料」!



1、生薑片

老薑有除濕、去寒、發汗、增溫等功效。泡腳時加幾片生薑,能預防感冒,還對改善腳部發涼有一定效果。


生薑


2、艾草葉

艾草有祛寒、通經絡的效果,對於緩解痛經有一定作用;並且艾葉泡腳還具有去除肺熱清肺毒的作用。



3、花椒

花椒能祛寒,扶正陽氣,對寒性體質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它還有消腫的功效,加它泡腳能幫助改善下肢浮腫。



正確的泡腳有養生長壽的功效。為了避免水涼太快,選擇相對保溫的木桶較好。時間最好是晚上8點左右,此時正是氣血較弱的時候,這時候泡腳,能更好的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滋養器官、緩解疲勞、提高睡眠品質。

提示:過飽或過飢時不宜泡腳,易導致胃部疾病。泡腳的水溫並不是越熱越好,水溫太高一方面會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另一方面會讓血管過度擴張,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靜脈曲張患者不易泡腳:腳部溫度升高會導致局部血流量增加,易增大靜脈迴流負擔,可能會出現「腳越泡越腫」的現象。


靜脈曲張


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準備去超市買生薑艾草和花椒了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