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能源車補貼降半 如何影響賣車、買車?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

“初步估計,補貼殺得有點太狠了,目前很可能沒有車企有更好的應對方案,普遍會采取漲價措施。”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愛卡汽車表示。

猶如平地一聲雷。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等待已久的靴子終於落地。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對此解讀十分明確,即2019年的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到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當即生效,設置過渡期3個月(3月26日至6月25日)。

50%意味著什麽?打個比方,去年一輛續航超過4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能享受國家5萬元補貼和地方補貼(通常為國補的50%),再考慮到能量密度等,粗略算下來,一輛車大概能補8、9萬元。但今年,國家對400km(含)以上續航車型的補貼降到2.5萬元/輛,同時取消了地方補貼。考慮到成本,新能源車型漲價也就不稀奇了。

事實上,補貼降半影響到的不僅僅是車價,還關乎車企的戰略、車型定位,甚至決定市場走勢、資本決策等等。新能源汽車補貼又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這一切的?

2019新能源乘用車補貼要求有何變化?

《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針對的是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和貨車,本文主要就新能源乘用車來進一步分析。根據計算公式,決定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金額的因素分別是:續航裡程、帶電量、電池能量密度和能耗。相比於2018年的補貼標準,今年這些因素又是如何調整的?

在續航裡程方面, 2018年純電動車用車國家補貼設置五個裡程等級,150km為補貼下限,裡程數越高,補貼越多,400km(含)以上續航車型可補5萬元/輛。所以,去年有很多車型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綜合續航超過400km,如比亞迪秦EV450、比亞迪E5 450、長安EV 460、騰勢500等。

但今年續航裡程的補貼標準變化非常大,裡程變為兩個等級,250km(含)-400km為一級,單車補貼1.8萬元;400km(含)以上為一級,單車補貼由5萬元降到2.5萬元,而續航250km以下的車型將不再享受補貼。或許,這將對一些車企的車型結構調整起到決定性作用,但也未必,接下來會分析其中的原因。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單車補貼由2018年的2.2萬元降到1萬元,降幅超過50%。

在能量密度方面,純電動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補貼下限由去年的105Wh/kg,提升到今年的125Wh/kg,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去年按1.2倍補貼,今年則是按照1倍。筆者看來,電池能量密度的門檻升高,同時也不過度補貼高能量密度,這也是2019年新政將技術門檻和安全權衡考慮的結果。

在能耗方面,2019年要求能耗最低要優於10%(含)-20%才可以按照0.8倍起進行補貼,比2018年0-5%的門檻有了較大提高。此外,在帶電量方面,部門電池電量補貼上限降低,由1200元降至550元/kWh。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相比於2018年,今年補貼政策取消了地方補貼,同時將補貼傾向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上,這也是新政策調整最明顯的變化。

補貼降半背後有何考慮?

總體來看,今年的補貼新政策大幅退坡調整是在為2020年的補貼退出市場做準備。那麽,決策者又是如何考慮的?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

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和125.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59.9%和61.7%,產業已經由起步期進入到成長期。但是,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一些新問題開始出現。

一是“補貼依賴症”存在,產業競爭力不強;二是一些地方對使用環節投入不足,充電等配套基礎設施不健全;三是地方保護依然存在,不利於形成公平競爭環境,也不利於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四是保有量的增加帶來了產品運營安全風險增大的問題,亟需加強安全監督。

考慮到這些問題的存在,新的補貼政策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以盡可能解決這些切實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並提出了相應解決措施。

一是要“扶優扶強”;二是加大補貼退坡力度,以適應2020年補貼退出的節奏,使產業平穩過渡;三是優化清算制度,今年開始,先給完成銷售上牌的車輛預撥一部分資金,滿足2萬公里後再予以清算,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四是設施3個月過渡期,過渡期的補貼為2018年補貼標準的0.6倍,燃料電池車為0.8倍;五是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地方頒布不限行、免限購和上牌等非補貼措施;六是取消地方購車補貼,同時將購置補貼集中用於支持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環節;七事加強產品質量監管。

而不少業內人士則認為,扶優扶強是補貼大幅降低和接下來退出市場的關鍵所在,中國目前已有汽車品牌多達上百家,產品多樣,品質參差不齊,優勝劣汰則是產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2019補貼調整將如何影響新能源車走勢?

直觀來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幅度退坡最大的影響主體在於車企。對車企的核心影響在於成本和技術上,成本收縮迫使車企調整車型終端售價、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而技術門檻提高則有利於企業加大自身研發投入,以為應對外資、合資汽車品牌的競爭積蓄能量。

(一)A0級純電動乘用車的春天來了?

前文提到的汽車行業分析師對新政策提出兩點預判。其一是,他認為,生產和銷售續航裡程越高的車型,車企的虧損就越大。例如,今年一輛續航5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搭載約60度電,可以享受2.5萬元的國家補貼,以電池每度電1000元的市場行情價格算下來,25度電以上則需要車企自掏腰包了。但是,按照去年補貼和1200元每度電來算,基本上電池是不花錢的。

實際上,“按照補貼續航的兩個等級,1.8萬元和2.5萬元僅相差7000元,但車企要將續航裡程提升100km,車輛設計、電池和能耗所帶來的成本遠不止這些。”該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考慮到補貼和成本問題,250km以上續航的A0級純電動乘用車將是更為權宜的車型,並且他還表示,A0級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在三四線城市,更有助於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但是,對此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專家崔東樹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250km續航裡程純電動車不利用市場銷售,而300km續航以上的車型更為合理。“為此將裡程降低50km,沒有實質性意義。”崔東樹表示。

筆者看來,新能源汽車補貼等級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些車企的產品結構,但更多的是影響還針對一味地追求補貼的車企。真正的產品結構調整還應該回歸市場需求,以及競爭對手的策略,這也正是補貼大幅退坡的重要作用所在。

(二)新能源車銷量會下滑嗎?

其二是,上述分析師表示,“初步估計,補貼殺得有點太狠了,目前很可能沒有車企有更好的應對方案,普遍會采取漲價措施。”他進一步說,“一旦漲價,對於已經實施限行、限購的剛需城市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對於那些非先行、限購、限牌的非強製性購買新能源車的城市來說,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購買積極性,因為同等級別的燃油車價格在往下走,而這部分潛在新能源車增量會因此而明顯下滑。”他認為,“如果這些城市沒有限行、限購等托底政策,新能源車銷量今年很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但前提條件是,在行業洗牌期,巨頭企業和頭部企業為了打持久戰,而可能選擇虧本銷售或自補貼,並采取進一步刺激消費的措施等,而這些頭部企業在前幾年通過補貼已經儲備了足夠豐富的食糧,即便接下來砸錢,也不會虧多少。而當中小型企業經受不住成本考驗之後,頭部企業便會羽翼更加豐滿,行業的淘汰賽也將加劇。

對接下來銷量走勢,崔東樹卻表示,過渡期後,即便車型價格提高,也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影響,因為車企也會綜合考慮消費者的選擇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編輯點評: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幅度退坡,根本出發點還是促進產業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而車企在根據補貼調整戰略的同時,還應該更多考慮市場需求的根本,而非政策需要。

singl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