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利潤下滑或致大眾汽車裁員 電動化進程加速

騰訊證券3月13日訊,據路透社報導,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周二表示,隨著大眾汽車加速推出勞動密集度較低的電動汽車,大眾汽車將削減工作崗位,並將對其龐大的品牌組合進行審查,以扭轉利潤率下滑的局面。

該公司表示,計劃到2028年推出近70款新型電動車型,旨在經歷2015年美國柴油機排放測試醜聞後,將自己置於向零排放駕駛轉變的行業前沿。

不過,大眾汽車表示,為重組工廠進行投資、不利的匯率變動以及新的排放認證測試引發的銷售放緩,導致去年大眾,斯柯達,奧迪和保時捷品牌的營業利潤率下降。

其最暢銷大眾品牌的利潤率從2017年的4.2%下滑至2018年的3.8%。

Evercore ISI分析師表示,“儘管有這些言論,但由於降低了歷史上較高的固定成本基數,2018年實際上創下了利潤率新高。”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5:50,大眾汽車股價下跌2.1%至143.54歐元。

該集團表示,它將通過使管理層薪酬和獎金更緊密地與盈利能力保持一致,降低製造的複雜性並減少員工人數來做出回應。

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表示正在審查其品牌組合,其中還包括藍寶堅尼,杜卡迪和賓利等品牌,以決定是否剝離一些非核心業務。

他說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做出某些決定,但他補充說他並沒有考慮出售斯柯達或保時捷,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更廣泛的車輛平台。

迪斯表示,由於無法與工會達成協議,使其在2018年提高大眾品牌的盈利能力。目前該集團專注於大眾品牌和奧迪的成本削減。

“勞動力成本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這是我們目前與工會存在分歧的一部分。 我們的計劃是提高生產率並降低成本,這在2018年沒有成功,”迪斯在公司的年度業績報告結束後告訴分析師。

大眾汽車正準備在2020年推出一款新型緊湊型電動汽車,並預計將在2028年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儘管此類汽車的需求水準存在不確定性。

“現實情況是,生產電動汽車所需的工作量比生產內燃機驅動汽車少30%,”迪斯說。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裁員。”

奧迪的挑戰

該公司表示,大眾品牌已經提出了實現到2022年6%銷售回報率的目標,但仍然會進行裁員。

但是,直到2025年該品牌已經排除了強製裁員,並指望自然減員和自願退休。

此外,該集團正在提高生產效率。 大眾品牌將其車型變數減少了25%。 在奧迪,該比例達到30%。

大眾汽車表示,它正在加大對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的投資,與當地公司以及一汽有合資企業。 它將把它在中國提供的SUV車型從6個增加到14個。

大眾汽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Stephan Woellenstein告訴分析師,大眾汽車計劃與當地合作夥伴一道在2019年投資40億歐元, 他補充說,該集團在中國擁有4,200名研發工程師,他們希望在中國研發連通性,自動駕駛和智能基礎設施專業知識。

大眾汽車還宣布推動招聘軟體工程師,以便更好地與像特斯拉這樣的新技術競爭對手展開競爭,後者已經通過無線汽車軟體更新取得了行業優勢。

“今天,我們的20,000名開發人員中90%以硬體為導向。 到2030年,這一格局將徹底改變。軟體開發將佔我們開發成本的一半,”迪斯說。

他補充說,大眾汽車的規模將成為電動汽車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我十分看重像特斯拉那樣的新生勢力,但歸根到底這是一場規模比賽,我認為我們很有可能成功。”

大眾汽車在上個月公布了一些數據之後公布了2018年的詳細結果,該公司稱其集團營業利潤增長0.7%至139.2億歐元(158億美元),低於民意調查預測的145.3億歐元。

奧迪和保時捷分別佔集團營業利潤份額的前兩位,分別為47億歐元和41億歐元。大眾品牌貢獻了32億歐元。

但是由於12億歐元的柴油相關費用以及為符合更嚴格的排放測試標準WLTP而延遲交付導致奧迪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奧迪受到了特別嚴重的打擊。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在第一季度結束,“迪斯說。

去年,豪華賓利品牌的運營虧損達到了2.88億歐元,而上年同期利潤為5500萬歐元,這主要是由於推遲擴大新大陸GT的生產和匯率的影響。

大眾汽車堅持其對收入的預測,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5%,而集團的營業收益率將達到6.5-7.5%。(崔斯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