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樓市新變化:購房者從“搶著買”到“挑著買”

“這一陣子中介隔幾天就給我打電話,讓我把掛牌價再往下降50萬元,不然根本沒人來看房。”家住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某小區的胡磊(化名)告訴記者,去年底,他就打算賣掉手裡的大兩居,在市區內買一套位置、學區好點的房子。

“當時來看房的人實在太少,今年‘五一’,我把掛牌價從620萬元降到590萬元,但來看房的人仍不多。”胡磊說,“知道二手房行情不好,但沒想到會差到如此地步。”

實際上,在限價、搖號、限購、限貸等多重作用下,上海樓市的降溫也已由二手房市場傳導至新房市場。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滬上部分建案後發現,新盤的去化速度明顯放慢,部分建案的價格明顯松動,購房者的心態也出現分化,開始由“搶著買”變為“挑著買”。

“現在買房能挑了”

年初至今,胡磊都在一邊著手賣房,一邊看新盤。“3月時,看中了閔行區中環附近一個建案,緊貼中環,大牌開發商,關鍵是均價不到7萬/平方米,當時比周邊二手房便宜1萬左右,性價比確實不錯。”胡磊告訴記者,“但當時手裡的房子沒賣出去,也只能先看看行情。”

因為限購,單身的胡磊在上海只能買一套房。這意味著,他如果不賣掉手中的這套房,就無法在市區再買房。

“大半年看了六七個盤,明顯感覺到一手房行情越來越冷。”胡磊說,“上半年日光碟還挺多,買房基本靠搶,但最近再去看房,很少有日光的了,同時置業顧問不僅態度好了,關鍵是還能挑了,這個盤沒合適的就去其他盤看。”

事實上,新盤去化速度的確在放慢。9月19日,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走訪了寶山區羅涇鎮某項目。公開資訊顯示,該項目距離人民廣場約37公里,車程需要1個小時左右;距離最近的地鐵7號線終點站美蘭湖站約10公里。

記者來到其行銷中心時看到,包括記者在內,前來看房的只有2組客戶,多名置業顧問都在閑聊。一名置業顧問“熱情”地接待了記者,在常規性地介紹完項目情況後,該置業顧問表示,目前,其項目主要推的是89平方米左右的3房,均價在3.6萬元/平方米左右,為精裝交付。

當記者詢問是否有優惠時,上述置業顧問表示:“如果當天認購的話可以打九六折,一個星期內付首付款的話還能額外享受九八折優惠。”以此來算,3.6萬元/平方米的單價,在折扣完後能“降”到3.4萬元/平方米。

儘管在享受到各種折扣後單價不高,但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該單價仍較周邊多個項目二手房價格高近5000元/平方米。

雖然,該項目有意通過優惠加快去化速度,但是,目前來看效果仍不理想。“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該項目自今年3月底開盤以來,350套房源僅網簽16套。

樓市入秋 涼意漸濃

搖號政策實行一年多以來,在限購、限貸、限價以及收緊企業購房資格後,上海樓市逐步降溫,且這一行情已傳導至中心城區部分高價建案。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自7月以來,上海有70個新盤上市,共推出房源22041套,認籌人數20845組,綜合中簽率1.06。

從各月情況來看:7月認籌的24個新盤,推出房源8288套,認籌人數8626組,綜合中簽率0.97。其中外環外區域房源7551套,認籌7169組,中簽率1.05;內外環間房源156套,認籌369組,中簽率0.49;內環內房源581套,認籌1138組,中簽率0.51。

8月認籌的38個新盤,推出房源10387套,認籌人數10192組,綜合中簽率1.02。其中外環外房源7083套,認籌4172組,中簽率1.7;內外環間房源3053套,認籌5687組,中簽率0.54;內環內房源251套,認籌333組,中簽率0.75。

9月上半月認籌的8個新盤,共推出房源3366套,認籌人數2027組,綜合中簽率1.66。其中外環外房源2907套,認籌1719組,中簽率1.7;內外環間房源459組,認籌308組,中簽率1.5。

顯然,無論是從綜合中簽率看,還是從區域中簽率看,總體都呈現出逐月提高的特點。而這對購房者來說,意味著買房難度越來越低,已從過去的“搶著買”轉變為現在的“挑著買”。

總體上看,入秋的上海樓市,已涼意漸濃。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目前,上海樓市整體上呈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特點,一些位置、產品、品牌上有劣勢的項目確實在價格上出現松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