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口口頭限價17300元劇情: 購房人毀約,開發商著急

中房報記者 陳標誌丨海口報導

“17300”這個數字,最近成為海口樓市“網紅數字”,也成了購房者衡量房價高低的標尺。無論是中介網絡線上推薦房源,還是建案售樓中心線下實體操盤,“17300元/平方米”絕對是一組不能忽視的數據。

而這把價格標尺,源於海口市有關部門約談部分房企時,口頭表達了“海口建案備案價不得超17300元”。政府部門認為,該政府指導性備案價,其目的是讓房價虛高的房企能真正擠掉“水分”,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導精神,讓真正剛需購房者能夠買得起房,住得上房。

“因為政府部門是口頭表達‘限價’,並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及預案,所以後期引發一系列矛盾和焦點問題。”當地一位不願具名的房地產開發人士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達他的看法。他說,比如近期引發的消費者較為集中的購房維權,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由此帶來的矛盾焦點問題,也在考驗著海口樓市價格調控的智慧。

━━━━

一個市民的購房風波

9月13日上午,在再三做出利弊權衡之後,海口市民黎武濤決定去找開發商好好談談。

兩個月前,黎武濤在市中心某房地產項目售樓處,看中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建案。

“我目前有一套住房,想再買一套面積稍大的房子,作為改善性住房。”黎武濤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他在海口找了一個多月,比較來比較去,覺得這處房子比較適合自己,“當時售樓員告訴我,我看中的這套房,房價在16000元/平方米左右”。

事實上,該建案好的樓層和朝向的房子,對外售價在18000元/平方米以上。黎武濤考慮到自己手頭的資金問題,他折中選擇了這套房源。

為此,黎武濤當場在該建案的售樓處交了5萬元定金,作為認購的誠意金。

但在8月下旬,海口房地產業界曝出建案要“限價”的傳聞。隨後,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也就此傳聞向海口市有關部門進行了求證,得到的答覆是:“海口建案備案價不得超17300元,只是政府部門口頭指導價,沒有硬性規定。”

此消息剛剛傳出,原本遲遲未通知黎武濤簽購房合約的開發商,卻心急火燎般多次催促其趕緊去簽購房合約。

黎武濤後來才想明白:開發商有可能要重新進行價格備案,如果在此前簽了合約,他只能按照之前的價格購房。後來事實證明,與海口市其他在售建案一樣,此建案開發商也重新到海口物價部門進行了價格備案。

“我的認購的價格是16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且是毛坯房,開發商重新備案價不超過17300元/平方米,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購買,我無形中是吃了虧。”黎武濤決意找開發商“談判”一下。

黎武濤與開發商的談判,顯然沒有實質性的效果——開發商根本就不見他。“我的想法是,要麽房子我不買了,開發商退還我5萬元認購金;要麽開發商相應降價,我將房子買下。”事後,黎武濤一臉迷茫地告訴記者。

━━━━

“17300”是購房者的“梗”

黎武濤的遭遇並不是個案,自從8月下旬以來,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就接到多起類似的谘詢和投訴,反映他們在海口購房遇到的苦惱。

“買房子是好事,但遇到這種事很鬧心,我與老公因買房的事吵了無數回了。”海口市民葉麗萍告訴記者,今年4月底,她在海口濱海大道某建案認購了一套約90平方米的建案,單價約24000元/平方米。但葉麗萍在交付30%房款,卻在貸款上遇到了困難。

“海口不是說建案備案不能超過17300元/平方米,像我這種情況,能不能要求開發商降價?或者能不能退房不買了?”按照葉麗萍的理解,如果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價格備案,同一套房子總房款前後相差了60多萬元。

“如果開發商還是按照原價賣給我,我寧願單方違約,再到別的建案去購房。”葉女士向記者表示。

與購房者李先生、葉女士情況不同的是,海口市民盧海逸僅僅是一個意向購房者。他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他在海口西海岸片區看中了一處在建建案項目的房子,但目前只是在銷售人員那裡登記了個人資訊,尚未交定金。

“那個地方距離海邊近,地理位置不錯,但銷售人員對我講,預計項目開盤時,單價在25000元左右。”盧先生稱,他最近也看了多個建案,銷售人員報出的價格都在17300元/平方米,“這種情況下,我是現在入手,還是等等看呢?”

記者了解到,上述購房人都涉及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海口大多數預售或在售建案,幾乎統一口徑對外報價“17300元/平方米”。

━━━━

調查:離奇的統一房價

那麽,海口房地產市場情況,真如上述購房者所反映的那樣嗎?連日來,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在當地先後走訪了10余個建案。

在海口椰海大道某在建項目售樓處,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建案預計在下月開盤,帶精裝修,對外銷售價格統一為17300元/平方米。至於為何要定價為“17300元/平方米”,該銷售人員面對記者的提問,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

該項目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項目下月開盤,不可能一下子將所有的房源放完,“我們公司負責人已經去跟海口有關部門交涉了。周圍的房價是什麽情況,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據記者了解,以海口椰海大道為中軸線的“椰海商圈”概念帶,兩側的房價近兩年來一路看漲,一些建案建案由當初均價幾千元一平方米,到如今已突破2萬元。

在海口西海岸片區的美林路,記者也走訪了兩個在建房地產項目,其中一個建案的售樓處正在改建,另外一個建案壓根兒連售樓處都沒修建。

“你是來買房的吧,從工地旁邊進去,到開發商的辦公室去問一下。”一名正蹲在路邊休息的建築工人告訴記者,最近不斷有人來打探情況。記者好不容易找到該項目的銷售人員,卻被告知目前暫無房源,價格也沒有出來。

但記者通過多種管道獲悉,這兩個在建建案,均有房源對外銷售,價格在21000~24000元/平方米。

記者還在海口海甸島、觀瀾湖旅遊度假區等進行實地走訪。兩個待售項目的銷售人員均告訴記者,房價為17300元/平方米。

“我們有101(平方米)到130(平方米)的房源,目前處於凍資驗資階段,享受開盤優惠,17300(元)單價樓層任意選,精裝修交付,預計本月開盤。”海口觀瀾湖某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

海口“限價”的思考

在最近一段時間,“17300”數字組合,似乎成為了海口的一種流行房價,也成為了購房者衡量房價高低的標尺。而這把標尺源於海口市有關部門約談部分房企時,口頭表達了“海口建案備案價不得超17300元”。

當地有關部門認為,這僅僅是政府的指導性備案價,其目的是讓房價虛高的房企能真正擠掉“水分”,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導精神,讓真正剛需的購房者能夠買得起房,住得上房。

“因為政府部門是口頭表達‘限價’,並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及預案,所以後期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和焦點問題。”當地一位不願具名的房地產開發人士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達他的看法。他說,比如近期引發的消費者較為集中的購房維權,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

記者在最近的採訪中,也證實了上述人士所述的相關問題。

9月12日,數十名業主在海口市海榆中線某房地產項目拉橫幅維權,開發商被指“虛假宣傳、變相收取認籌金、捂盤炒作及哄抬物價”等。

在海口市美林路某在售建案,業主怒揭開發商在售房過程中,每套房源變相收取購房者30萬元不等的“指標費”。為此,開發商在售樓處張貼《聲明》予以否認,並表示客戶向中介公司或個人交納的“指標費”或“轉讓費”,與開發商無關。

“購房者近期維權較為集中,從維權理由和形式上,雖然表面上呈現多樣化,但實質上還是對房價的情緒宣泄。”上述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消費者此前是20000多元/平方米買的房,正常手續還沒走完,開發商又將價格降到17000多元,這些購房人肯定不願意,只能針對開發商采取維權方式對抗。”

截至記者發稿時,經協商,開發商已與購房人黎武濤達成了一致意見,開發商願意在房價上讓步;購房人葉麗萍與開發商未達成一致的意見,葉女士將以補齊尾款的方式進行購房;正在購房中猶豫不決的盧先生,繼續在一個個建案之間奔走、徘徊。

(為尊重個人隱私,本文所涉購房者均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