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夥網購「割包皮神器」,自己動手,結果……長啥樣的包皮才要割?

男性身上有塊皮膚,很小但很重要。沒錯,它就是——包皮。

俗話說:「包皮過長,什麼都短」。怎麼辦?切!

這不,7、8月份快到了,又該到一年一度排隊切包皮的時候。

然而,瞅瞅電視、報紙那鋪天蓋地的廣告▽

圖源:網路

額,切個包皮也要找個好基友一起?怎麼說,有點羞澀啊……

再看看時不時蹦出來的社會新聞▽

這麼貴?還被騙?怕了怕了,聽說網上有賣工具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真的有人這麼做,還不是個例。

小夥自己切包皮,結果……

二十齣頭的小李,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知道了「包皮環切」這個手術。他回家查了查,確信自己包皮過長了。

他去醫院諮詢了下,得知手術差不多要大一千。為了省錢,他網購了一個割包皮神器,只要300多塊,並且自帶教程,據說「簡單易學,包教包會」。

產品圖片太兇殘,就不放上來了。

於是收到貨後,他照著教程哢嚓哢嚓給自己的下面來了一刀,全程沒有麻醉(隔著螢幕都覺得疼)。

只是這一刀下去,當晚就疼痛難熬,還有些滲血。賣家:正常操作,沒問題。

第二天情況沒有好轉,丁丁明顯脹痛,還有些淤青發紫。賣家:吃點消炎藥和止痛藥就成。

硬生生撐到了第三天,完了,褲子穿不上、路也走不動了,不得已來到了醫院。

醫生表示,雖然手術切口有些不平整,會影響到外觀甚至「使用」,但還好沒傷到重要血管、神經,實屬不幸中之萬幸。

本該是專業醫生的活兒,小夥自己給包攬了,沒消毒沒麻醉的,敢拿自己的「命根子」開玩笑,實屬「膽大」心大,各位切不可效仿!

「包皮」,真是讓許多男同胞們心頭一悸的詞。不都說「十男九包」麽,在他們看來,自己早晚都難免挨一刀。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包皮過長都要切!不懂下面這些知識點,下面這刀很可能白挨。

長這樣的包皮才要切

包皮,是覆蓋在丁丁頭部、有雙層褶的那塊皮。總的來說,男性的包皮可以分成4種情況:

①正常

②包皮過長

有些包皮雖然長,但不一定非割不可。

比如,當包皮開口還能適當外翻,沒有影響到生活和健康時,可以不割。

但是!前提是要注意清潔和衛生,每天都要把包皮翻出來徹徹底底清洗一番才行。

因為包皮中的皮脂腺非常豐富,一天下來(尤其是夏天),包皮內側容易形成又白又黏糊糊的包皮垢,不僅惡臭,還容易滋生病菌,日積月累會引發炎症,甚至陰莖癌。

而這病菌還會通過性生活,殃及另一半,導致伴侶出現陰道炎、宮頸炎,嚴重的,還會惹來宮頸癌。

③包莖

也就是包皮口狹小,包皮無法外翻,「丁丁」頭部也始終沒辦法露出來,連尿尿都受影響。

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割了。

④包皮嵌頓

這多由性生活或手淫所引起,使得包皮口卡在「丁丁」頭部下面的那條溝(想想看手指頭被橡皮筋緊緊箍住的感覺),會導致「丁丁」供血不足。

這種情況,也是一定要把包皮割掉,並且要快。

給大家做個小結:

  • ③④的情況一定要割;
  • ②視情況而定,若反覆引起包皮龜頭炎、泌尿系感染,或者經常引起性伴侶的婦科炎症——割;若可外翻,並注意清潔——可不割。

割包皮,幾歲比較好?

有些男孩的媽媽擔心:兒子3歲了,「小雞雞」的包皮翻不上去,要割嗎?

先別急。

通常來說,寶寶在3歲以前都是包莖,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叫做生理性包莖。

3歲以後,一部分孩子的包皮會自行向上退縮,包莖一般就自動解除了。

等到包皮完全翻起來,家長要教孩子好好清潔,每天將包皮推到冠狀溝以上用清水沖洗,可以避免不衛生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而如果等到10歲左右,龜頭和尿道口還是露不出來,小朋友總說自己的丁丁癢、痛,不舒服,或者尿尿比較費力,則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由專業的小兒泌尿外科醫師進行手術。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特別提醒:小胖子不要急著割包皮。

胖孩子的小雞雞大多埋藏在肉裡,外面只露出一點點,只要減減肥,小雞雞就能露頭了。

播放GIF

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是單純的包皮過長或包莖,而是隱匿性陰莖。

如果因為誤診而切了包皮,不但丁丁的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而且將導致丁丁的皮膚變得更加短缺,甚至加重為中、重型隱匿陰莖或對丁丁形成束縛,再想手術就難了。

總之,對小朋友切包皮這件事,家長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不要讓一次包皮手術,在孩子心裡烙下深深的陰影。

來源:家庭醫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