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後32種反應,代表32種疾病,教你32種處理方法!必看

瀕湖山人健康寶典

您的私人健康顧問

很多人質疑艾灸就是利用艾條點燃後的溫熱刺激局部,猶如烤火,沒有傳說的治療效果。

但是,《黃帝內經》中《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艾灸真的如此神奇?

其實,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到了今天,艾灸療法依舊能夠在各大電視節目中得到大幅度的宣傳,比如:不能下床的重症肌無力病人,艾灸後可以下床走路,照顧自己;化療後白細胞下降至600的卵巢癌患者,艾灸後白細胞升至正常等等,有很多實際案例,均說明了艾灸的醫用療效。

艾灸並非溫度越高越好!

但是,有的人在做艾灸時,為了追求效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病治好,覺得溫度越高越好,距離穴位越近越好,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灼傷了自己,甚至還受到感染。

可見,艾灸並不是溫度越高越好。艾灸的溫度越高,皮膚就會形成一個耐受反應,效果就不會太明顯!再加上溫度升高,皮膚毛孔會自動關閉,只是表面熱,深處不熱,艾性以及藥性難以滲透。所以只是做無用功,未必能達成效果。

艾灸的目的在於加快經氣的運行,以達到把病邪排走的效果。如果一直是表面熱、表面燙,病邪更會往裡走,即往內臟走。這樣表面的病邪被趕走了,但身體內部卻受傷了!

艾灸不是烤火,二者有區別

從熱傳導的原理來說,艾灸與烤火一樣,形式上都是通過「燒烤」獲取熱量,進而產生熱感。不過,從本質上來說,艾灸可和烤火不一樣。

同樣具有熱力,艾灸到底有何不同呢?

實際上,艾灸並不只是簡單的用艾條在穴位表面熏烤,它更注重一個「透」字,穿透的透。

艾條燃燒產生的獨特紅外短波,能穿過皮膚、肌肉進入穴位、經絡,具有超強的穿透性。而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艾灸感覺燙、沒有效果,都是因為沒有發揮艾條的穿透性。

所以,不要以為艾灸就是烤火,艾灸遠不是這麼簡單!

覺得艾灸太燙?一定有原因!

如果艾灸時感覺很燙,一定是出問題了,比如:

皮膚表面燙,可能是因為寒氣太重了;

經絡裡面燙,可能是經絡堵塞比較嚴重;

灸器選擇和火力不適合你;

艾條的艾絨過於新鮮,不夠陳。

如何艾灸才正確?

1

得氣是關鍵!

「灸之要,氣至則有效。」

意思就是:灸療的要點,是通過艾灸某一個敏感的地方,並且這個地方發生了「感傳」的現象,傳到了其他地方去了,就是針灸所謂的「得氣」了。如果發生了這種感覺,那麼就算是「氣至」,就是有效的。

如果沒有發生這個感覺,僅僅是下面的皮膚感到了「燒灼、燙痛」的感覺,就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2

艾條要有穿透力,要有後勁

灸也有久的意思,指的是火候:一個是指艾灸需用陳艾,才能得到它溫和敦厚之氣;另外一個就是指艾灸需要時間,需要長久灸。

新艾會比較躁烈,灸起來會感覺燙,所以能用作灸的艾,以陳年的為上品,最常見的就是三年陳艾。而陳艾對保存是有要求的,時間太長容易壞,保存不合格,也不行,這些都會影響效果。

如果艾灸一離開皮膚,熱的感覺就消失了,這就屬於後勁不足了。所以,艾條好不好,不僅要看穿透力,還要有後勁。

艾灸後,不同反應代表不同疾病!

不同人艾灸後會有不同的反應,而有的反應代表了一定的疾病,以下有32種不同反應代表的32種疾病,另外附有32種處理方案,一定要看!

1、不熱

代表疾病:表明體內寒氣極重,體內寒氣與熱抵消,因此感覺不到熱;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勞,氣血虛弱。

處理方案:加大灸量(即增加單穴艾灸時間和頻率)

2、燙

代表疾病:經絡有瘀堵現象,熱無法滲透下去,燙的部位大多是有問題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結節的部位,或是平時不舒服、平時疼痛的部位。

處理方案:用手揉,提高高度,疏通經絡

3、局部皮膚涼

代表疾病:相應經絡不通,陽氣到達不了,相應的臟腑功能就會下降。

處理方案:通絡、艾灸

4、粘汗

代表疾病:濕氣重(多有脾臟方面問題)

處理方案:繼續灸

5、冷汗

代表疾病:寒氣重(表明腎有問題)

處理方案:繼續灸

6、手心, 魚際穴、百會、湧泉,冒涼風

代表疾病:體內瘀,有寒氣

處理方案:繼續灸

7、關節冒涼風

代表疾病:關節內有寒氣,容易患關節炎

處理方案:繼續灸

8、三陰交冒涼風

代表疾病:有婦科炎症

處理方案:繼續灸

9、上火

代表疾病:表明體質熱,或灸的時間長,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處理方案:艾灸湧泉、太溪、足三裡等下焦穴位,引火歸元

10、百會冒熱風

代表疾病:虛火旺

處理方案: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後再灸;灸滋陰的穴位及下焦為主

11、魚際冒熱風

代表疾病:肺部有熱

處理方案:疏通手太陰肺經,經下焦為主灸或湧泉

12、手心冒熱風

代表疾病:心肺火旺

處理方案: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轉反應後正常灸

13、膝蓋冒熱風

代表疾病:胃火旺

處理方案:灸中脘瀉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14、湧泉冒熱風

代表疾病:腎陰虛

處理方案:繼續灸

15、左熱右涼

代表疾病:血瘀或血虛

處理方案:右側疏通時多加強

16、右熱左涼

代表疾病:氣虛或氣瘀

處理方案:右側疏通時多加強

17、忽冷忽熱

代表疾病:陰陽不協調(晚上不睡覺,白天想睡覺)

處理方案:繼續灸

18、癥狀加重

代表疾病:艾灸時間或灸量不夠,身體太過虛弱

處理方案:局部刮痧,點刺放血

19、返病

代表疾病:過去得過的病,沒有去根

處理方案:加強營養,繼續艾灸

20、染病

代表疾病:本身的慢性病,正氣足了以後的正邪相爭

處理方案:專業艾灸師,指導配穴

21、灸後皮膚紅白相間點

代表疾病:有風邪(與肝有關),且濕氣重

處理方案:紅白點會自動消失

22、煩躁

代表疾病:體內有虛火

處理方案:繼續灸,但灸時不灸上焦部位,適當刮痧、拔罐

23、癢

代表疾病:體內有風邪(與肝有關)、與濕有關

處理方案:用手揉

24、酸麻脹痛

代表疾病: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時的反應

處理方案:加大灸量;疏通相關經絡

25、越來越涼或冷

代表疾病: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

處理方案:加大灸量

26、頭暈、頭脹

代表疾病:下焦部位經絡堵塞,艾灸補進的氣血全擁到腦部,加上原本腦部經絡不通,而導致頭暈、頭痛現象

處理方案:頭部和手臂進行適當刮痧、按摩;秩序漸進灸,可灸大椎

27、想睡覺

代表疾病:氣血補充足後,改善了腦部缺氧狀態,使腦部放鬆進入自然睡眠狀態

處理方案:繼續灸

28、鼻流清涕

代表疾病:肺部有寒氣,身體免疫力差,近期感冒未愈

處理方案:加大灸

29、排尿多

代表疾病:身體毒素和寒邪從身體排出

處理方案:在原有穴位上加腎俞穴

30、腹瀉

代表疾病:體內有寒濕,艾灸之後,陽氣提升,體內運行時,腸胃功能開始恢復,腸蠕動增強,寒邪化開,排出體外。

處理方案:繼續艾灸,臟腑中濁氣排出體外,癥狀就會消失

31、月經異常

代表疾病:調理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補液不足,此時氣血虛弱,出現的假象

處理方案:適當減少艾灸時間和力度,艾灸前後補充溫水,適當吃一些山藥等補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氣血的轉化這種癥狀就會得到緩解。

32、白帶異常

代表疾病:寒邪循經而走,經脈繞於陰氣。陽氣增強之後,陰邪驅逐,正邪相爭中,細菌暫時滋生,出現炎症。

處理方案:保持外陰乾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