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加繆:沒有對生活絕望,就不會熱愛生活

麥家陪你讀書

在昨天的共讀裡,我們介紹了默爾索在接受庭審前的故事。

詭異的是,不論是律師還是預審法官,他們所關心的都是默爾索在母親葬禮上的冷漠,而不是他殺了一個阿拉伯人。

這意味著,不服從社會規則的嚴重性,遠遠大於殺人所犯下的錯誤。

看似荒謬,而這些不過是他經歷的預審階段。真正的庭審階段默爾索會面臨什麽樣的判決,他的朋友們和律師在其中又產生什麽樣的作用?

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共讀,去書中尋找答案。

法庭上,首先是對默爾索的詰問,默爾索被迫又一次自報身份,談及自己與媽媽的相處。接著終於問到了案子,默爾索認為自己重返沙灘殺死阿拉伯人,不過是巧合。

但檢察官並不相信,一個如此冷漠之人會意外地殺人嗎?他一定包藏著某種禍心。

下午則是對證人們的詢問,首先是養老院院長。院長的證詞表明默爾索的母親曾經對默爾索有過埋怨,並對“被送去養老院”的安排很不滿。

葬禮那天也極為冷靜,沒有流過一滴眼淚,也不願看一眼媽媽的遺容。儘管院長補充說,埋怨家人是每個院友的習慣,但檢察官並沒有理會。

緊接著門房和母親男朋友的證詞中證實默爾索在守靈時抽煙、喝牛奶咖啡,甚至睡著的行為,則進一步證明了默爾索為人冷漠的本性。

檢察官認為:“在守靈時陌生人遞上咖啡,為人子女者應該拒絕。”

之後瑪莉在檢察官的引導下,證明默爾索在母親的葬禮結束後一天,與她在海邊浴場相遇,接著和她看了一場喜劇電影,並發生了關係。

在檢察官的口中,整個事情的經過變成了:母親下葬後第二天,這個男人到海邊戲水,開始一段新的男女關係,而且還在放映喜劇片的電影院裡哈哈大笑。

而馬頌作為一個和默爾索接觸不多的人,在證詞中對默爾索將母親送去養老院的行為表示理解,並解釋了緣由,但卻很快就被帶離了證人席。

最後一個是雷蒙,雷蒙覺得這一切都是巧合,畢竟默爾索和阿拉伯人無冤無仇,根本沒有殺人動機。

檢察官卻乘勝追擊:默爾索在雷蒙毆打情婦沒有沒有進行調解,是否是巧合?而後來在筆錄中,單方面偏袒雷蒙,又是否還是巧合?

又鑒於雷蒙有一個“拉皮條”的壞名聲。於是檢察官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默爾索是雷蒙的共犯兼好友。

整件事情的經過是:

默爾索和雷蒙串通寫下了那封信,好引來他的情婦,讓她遭受一個“道德品質極為可疑”的男子的虐待。

在沙灘上,默爾索向雷蒙的兩個對頭挑釁,結果害得他受傷。緊接著又千方百計地騙來手槍,返回沙灘報復。

一如心中預謀的那樣,朝著阿拉伯人開了一槍,“為了以防萬一”,又開了四槍,犯下了冷血的殺人勾當。

眼看著默爾索的處境愈發艱難,律師終於坐不住了,大聲控訴道:“請問被告到底是犯了殺人的罪行,還是埋葬了自己的母親?”

這時檢察官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我控訴這個男人帶著罪犯的心埋葬了自己的母親!”律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默爾索明白:大勢已去。現在罪行已經定了下來,接著就是對“怎麽判”的討論,這一切都沒有詢問過默爾索的意見。

而被汙蔑“預謀殺人”,默爾索自然是不甘心,有幾次他也想為自己辯解,但律師卻說:“盡量別說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默爾索似乎是被整場訴訟排除在外的人,幾乎沒有他參與的余地。未來的命運就這樣被別人掌控著,而他本人的看法一點都不重要。

這時檢察官突然提到明天要審理的“謀殺親夫”案,這在當時看來是一項千夫所指的大罪。但緊接著話鋒一轉,默爾索的無動於衷比弑父還要可恨。

一個在精神上殺害了自己母親的人,和雙手沾滿鮮血的人一樣不為社會所容,因為前者的因很有可能會造成後者的果。

言下之意是,要是這次不好好懲治默爾索,像他這樣一個毫無人性的家夥,指不定未來會乾出什麽傷天害理之事,所以他必須受到嚴格的懲治——死刑。

同時檢察官還不忘說,從前自己給犯人判處死刑時總是覺得很艱難,而這一次他心中坦然,沒有絲毫的懊悔。

接著是律師的發言,為了增強說服力,他甚至取代了默爾索使用了第一人稱辯護。但在默爾索看來,律師的陳述很荒謬。

本來“預謀殺人”是案子的核心,只有推翻它才能扭轉局勢。而律師卻將重點放在默爾索的靈魂上,這就等於律師也同意他是“預謀殺人”。

結果可想而知,最終的審判結果是:在廣場上斬首示眾。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默爾索的“醜事”,這比簡單的死刑還來得嚴苛。

回到監獄後,默爾索心中極為不甘,整場審判存在著荒謬與失衡,一直考慮著到底要不要上訴。首先他設想最壞的結果——上訴被駁回,接受死刑。

這沒有什麽大不了的,死亡就像是一個必將來臨的盛大節日,只是不同的人有早有晚。

如果上訴成功,獲得減刑,那這樣還能多活二十年。一想到能夠多活些日子,默爾索就感覺全身都彌漫著喜悅的氣息。

默爾索就在這樣翻來覆去的反思中,又一次拒絕了監獄牧師的來訪。

但這一次,監獄牧師直接進來了,企圖感化默爾索,說服他向上帝懺悔。監獄牧師認為,人一生下來就被上帝判了死刑,我們每個人都要贖罪。與之相對的,人類的審判一點都不重要。

但默爾索不願意相信上帝,他說:“可恰恰是人類判了我死刑,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罪,只是被告知有罪。”

牧師還想說些什麽,卻被默爾索打斷了。

他將自己滿腔的憤懣一股腦地宣泄出來:

雖然牧師看起來信心滿滿,但同時我對自己的未來和即將來臨的死亡亦有把握。

我一直在等待那個被證明無罪的凌晨,只是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生活的一切都是假象,每個人遲早都會死亡。

一個謀殺犯被處以死刑,僅僅是因為他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哭泣,那又如何?這是我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直是對的。只要我願意,它也完全可以是另一種。

在這裡,默爾索終於完全認同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無需因為其他什麽而改變自己,也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死刑——因為不迎合世人而被判處死刑的結果。

同時也突然明白,母親在瀕臨死亡之時,必然有一種解脫之感,準備好再活一次。所以沒有人有權利為她哭泣。

而對於黎明的死亡,他只希望有一群充滿了憎惡和厭惡的觀眾來看他的死刑。因為,他也準備好了,再活一次。

至此,《局外人》的共讀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將帶領大家共同梳理這本書中,那些令人感動和給人以啟迪的精彩瞬間,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讀。

領讀人:羊子姑娘,願筆含情,努力前行。

主播:甄大甄。微博@甄大甄,一個擁有執著夢想的假文藝青年,騎馬唱歌的日子,還有我的聲音陪伴你。

責編:黃蝶

插圖:文中插圖來源於網絡,著作版權屬於原作者。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