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腸打來的「求救電話」,你一定要及時接

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說感覺「吃飯不香了」、「吃得不舒服」,你知道嗎?長時間吃飯不香,小問題可能會變成大毛病。看看你有沒有下面這些癥狀?

1.進餐前腹痛,餐後疼痛消失,有疼痛→進食緩解→疼痛的典型規律,可能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2.食欲不振,有早飽感,上腹不適,缺乏規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並伴有消瘦乏力者,應警惕胃癌。

3.自覺食慾很好,但反覆出現進食時食管內有異物阻擋,發展到吞咽困難,由吃固體食物到吃流食,並逐漸消瘦,應警惕食道癌。

4.飽餐或吃油膩食物後,感到右上腹脹痛,並放射到右側肩胛骨下方或肩部者,很可能患有膽囊炎或膽結石症。

5.飯後、站立和勞累後腹脹加重,平臥時減輕,經常厭食、氣短,有時便秘或腹瀉,身體較為瘦弱者,可能患有胃下垂。

6.飯後半小時發生腹痛,有飢餓感,同時上腹隱痛,吐酸水,很可能有早期胃炎或潰瘍。

7.飯後1小時發生上腹部或胸骨後燒灼感或灼痛,吃飯過程中出現嘔吐 情況,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

8.飯後不久即發生嘔吐者,可能出現了胃與十二指腸病變。

大便中的胃腸病信號

健康的便便是什麼樣?

從大便的重量來說,正常成人在一般的飲食條件下,大多每日可排便1次,其重量為100~300克,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具體情況可隨食物種類、數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狀態而不同。以攝取細糧及肉食為主者,糞便細膩而量少;進食粗糧特別是多量蔬菜後,因含粗纖維質多而糞便量增大;若胃腸、胰腺有炎症或腸道功能紊亂時,因分泌、滲出及消化吸收不良而使糞便量增多。

從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來說,正常成人糞便為黃褐色、圓柱狀軟便,嬰兒糞便則呈淺黃色或金黃色。

判斷健康糞便有幾條標準

頻率:每天不超過3次,每周不少於3次。

顏色:淺黃色到黃褐色。因為受到膽色素的影響,深淺不一。

形狀:香蕉形,含水量60%~75%。

時間:3~5分鐘內排泄完畢,不需太用力,有充分的黏液包裹,不會 有排不盡的殘便感。

從便便看出你的胃腸疾病

大便量多,呈稀薄樣:見於小腸腹瀉。

大便伴鮮血:見於腸道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痢疾、痔瘡、直腸癌、 直腸息肉。

大便呈黑色:軟而富有光澤,如柏油樣,多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上 消化道出血。

棕黑色球狀硬便:常見於便秘。

大便惡臭:可能患慢性腸炎、胰腺疾病,或直腸癌潰爛繼發感染。

如何養好你的胃腸?

胃酸過多應多吃麵食

「稀飯養胃」,這種說法早已是深入人心,其實也不盡然。以前生活條件差,吃不飽,患萎縮性胃炎的人比較多,導致胃酸分泌不足,所以吃稀飯能夠促進胃酸分泌,有助於食物消化,所以才有了「喝稀飯養胃」一說。但是現在,人不但吃得飽,也吃得更好了,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這部分病人並不適宜喝稀飯養胃。胃病患者能否用「稀飯養胃」最好根據病情顧問醫生意見,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現代都市人而言,應多吃饅頭、包子、麵條等麵食,麵食屬鹼性,可以讓胃的酸鹼達到平衡,有助於減少胃病的發生。

常吃夜宵易引發胃癌

首先是因為胃黏膜的上皮細胞2~3天會更新一次,這一再生修復的過程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黏膜修復也就無法順利進行。其次,夜間睡眠時,吃的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會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抵抗力減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例如常吃一些油炸、燒烤、煎製、醃製食品,長時間滯留在胃中,就更容易對黏膜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引發胃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